葉利紅
〓〓曲藝形式如相聲、小品等都是一般文娛活動中常見的節(jié)目,對語言藝術、表演功力等有較高要求,從這點上說,和我們老師的教學形式是很相通的。凡是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從事教學和學習活動的,我們都可將其稱之為“玩”,都是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所以將化學教學用曲藝形式來表現(xiàn),也是學習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主要包括下面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在課外活動、聯(lián)歡晚會中的化學相聲、化學小品。我校每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元旦節(jié)都會有文藝匯演。我們化學教研組都會派我以“化學”為題,精心排練化學相聲或化學小品。相聲、小品多以諷刺為主,可選擇環(huán)境污染重大事件、當前社會上食品衛(wèi)生等丑惡現(xiàn)象;也可以歌頌當前科技發(fā)展等。在元旦文藝匯演中筆者編寫并演出了一個化學相聲,選擇了侯氏制堿法與侯寶林先生、元素周期表稀有元素讀音、可樂和黑醋的比較、假酒的制造等幾個笑料串聯(lián)起來作為題材,讓同學們在莞爾之際也了解到化學史、生活化學、實驗室安全等多方面知識,得到了演出特等獎。當然,這些曲藝形式也不見得一定要在活動、晚會中出現(xiàn)。當前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必修)第六章就設置了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小品。正常的教學進度中,可安排這么一兩節(jié)課外活動課,在學生預習相關背景知識的基礎上,選擇兩名或多名化學學習標兵,依據(jù)現(xiàn)成的或原創(chuàng)的相聲小品劇本加以簡單排練,最終在課堂上表演給大家欣賞。我在講磷及其化合物時表演了《笑傲江湖》電視劇選段:令狐沖依靠死人骨頭中形成的鬼火在黑暗中擊敗強敵——從而聯(lián)系磷化氫的自燃。講硫和氧氣反應時表演了武俠電影中常見的暗器蛇焰箭。講氮氣的性質時帶大家回顧了《滿漢全席》中用液氮注射進熊掌制作佳肴的片斷并請大家分析原理……武俠小說中要涉及兵刃——必然可以聯(lián)系上金屬的性質和冶煉。我為了提醒大家金屬雖然堅硬但是有其延展性,就提到了《書劍恩仇錄》中這么一段:鏢頭韓文沖的鐵琵琶被紅花會的高手先捏成鐵板,然后卷成鐵筒,再捏成鐵棍……雖然表演情景夸張,但是足以說明金屬的延展性。
〓〓再如膾炙人口的《倚天屠龍記》其實就是圍繞一刀一劍——特殊的合金展開的故事。我和學生展示這么一段打斗:“謝遜屠龍刀一轉,兩朵金花都粘在刀上。原來金花以純鋼打造,外鍍黃金,鑄造屠龍刀的玄鐵卻具極強的磁性,遇鐵即吸?!睂W生們馬上捕捉到這段表演中的關鍵化學信息——玄鐵的磁性。我繼續(xù)提供“屠龍刀”的顏色——黑沉沉,學生不禁想:會不會是磁鐵礦四氧化三鐵啊?該書中還涉及金屬冶煉、加工等知識。比如我給學生安排了這么一個問題:連倚天劍和屠龍刀都無法折損的圣火令上的花紋文字是究竟如何刻上去的?有的學生通過查閱原書,了解到圣火令是用白金玄鐵混合金剛砂(SiC)等物鑄就,“在圣火令上遍涂白蠟,在蠟上雕以花紋文字,然后注以烈性酸液,以數(shù)月功夫,慢慢腐蝕。待到刮去白蠟,花紋文字便刻成了”。這種方法還可以和化學教材中玻璃刻字方法加以對比。讓知識如此呈現(xiàn)比傳統(tǒng)課堂的單調(diào)傳授要鮮活得多、有趣得多,學生記憶、理解得更深,自然應用得更加得心應手。
〓〓另外一種是將曲藝形式轉接到教學藝術中,寓教于樂,而教學效果一樣出色。相聲語言的幽默、小品表現(xiàn)的形象以及評書的有聲有色都值得教學借鑒。筆者常將閃爍著智慧思維的幽默滲透于教學,含而不露地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出神入化地推動對知識的領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講“碘的性質”時忍不住提及自己當年的糗事:“告訴大家一個生活小常識,碘酒和紅藥水是家庭常用消毒外用藥,但是它們不能混用,因為它們會發(fā)生反應生成有毒的碘化汞。當年我上中學時候,一位同學因為受傷到我家處理傷口,我起先為他涂上碘酒消毒,后來又自作聰明地為他傷口涂抹紅藥水以增加效果,(很沉重地說)結果害得他傷口糜爛,幾天都沒有好轉,讓我到現(xiàn)在一直愧疚于心……”(學生大笑)——自嘲自諷本是相聲中常用的表現(xiàn)形式,我在這里使用當然不只是為了博得大家一笑,而是通過展示自己的錯誤觀念、錯誤操作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再犯。筆者還曾經(jīng)使用傳統(tǒng)評書的手法作為自己課堂的開頭,比如經(jīng)典的開場白“上回說道……;花開兩朵,各表一支;今天我們這堂課……”或者是自編和本課有關的打油詩。也曾將網(wǎng)絡上流傳的化學笑話、化學謎語取來在課上與學生調(diào)侃一番,卻也能讓學生在笑聲中理解某個概念、記住幾個名詞。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