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琴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人類生活的進步,人們對外語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外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能夠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進行交流,從而獲取信息。英語作為重要的外語語種之一,也應該跟隨著社會發(fā)展的腳步,進行變革與創(chuàng)新。于是,交際教學法應運而生。
關鍵詞 交際教學法 大學英語 教學 啟示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Inspir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CAO Qi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lture, Yunnan University, Lijiang, Yunnan 674100)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life, peopl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foreign talent. Foreign language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is able to communicate in a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crowd, in order to gain information. English as an important foreign language, one should also follow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change and innovation. Thus,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emerged.
Key words communicative approach;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spiration
交際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歐洲,它的出現有力地挑戰(zhàn)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學習外語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具有深遠的影響。其宗旨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重視語言的應用,以此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交際教學法,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
1 交際教學法概述
1.1 理論基礎
交際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有兩個方面,分別是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和Halliday的功能語言理論。Hymes指出,人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就是交際能力,包括操作性、可行性、得體性和可能性。Halliday則認為語言具有三大功能,分別是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總之,交際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交際能力,重在培養(yǎng)語言的應用能力。
1.2 原則
成熟的交際教學法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實施教學任務,達到交際的規(guī)定目標。在交際教學法中,應當遵循三條原則:第一,所有的活動以學生的交際為中心。第二,盡可能多地構建交際場景。第三,不要把重點放在糾正錯誤上。
1.3 特點
交際教學法具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以交際能力為教學中心,而不是局限于語法和語言。第二,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語言的使用,并非紙上談兵。第三,交際策略的兩點補充原則:流利性和準確性。第四,教學的終極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熟練使用語言。
2 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2.1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教師采用的是語法翻譯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主宰課堂,負責講;學生被動地學習,負責記。學生長期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下,就會感到枯燥疲倦,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采用交際教學法,課堂上語言的交流溝通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成為語言交際的主動參與者。成功的交流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充滿熱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英語,達到交流的目的。
2.2 強化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
語法翻譯模式下,學生是通過強制性的記憶學習詞匯和語法,完全脫離語境。而交際學習法,則是從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興趣入手,教師負責引導他們將知識點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聽讀材料或是對話的形式解決問題。一方面,學生能夠熟知語言結構和意義表達;另一方面,學生又能理解語篇語境,從而積累外語語言知識。經過反復練習,將書面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增強語感,加強口語交流,從而提升語言交際能力。
2.3 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對學生的交際能力不重視,造成了只會寫、不會說的“聾啞英語”現象,沒有遵守語言交際的實質性原則。交際英語法在教學時,將語言的結構和功能結合在一起,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還注重將語言技能靈活運用到日常交際中。
在交際教學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安排教學活動,學生主動參與執(zhí)行,從而提高語言和交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模擬不同的交際場所,努力還原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3 交際教學法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和教學環(huán)境,決定了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教與學的矛盾。第二,學校管理機構對教學目標的錯誤定位。第三,社會普遍關注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觀念影響。第四,學校內現有教學設備的落后制約了教學活動(下轉第112頁)(上接第97頁)的進行。
基于以上因素,交際教學法的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實行教考分離,即把四六級考試和教學活動分離開來,學校不再組織類似的考試。如此便可促使學生擺脫考試的困擾,從而做到專心學習。第二,學校的考試應該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出發(fā)點,將過程評估和終結評估結合起來。其中,過程評估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情感、方法等,終結評估指的是測試和考試成績。所以,評估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例如是否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第三,取消應試教學,確定正確的教學目標。教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課后練習。教師負責監(jiān)督與指導。第四,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水平,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教學模式上可以嘗試采用大小班結合,即讀寫時大班制、聽說時小班制。第五,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確學習的目標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出于交際的需要,增強自己的語言交流能力。第六,作為學校,應該改善教學環(huán)境,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發(fā)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時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少直至消除“聾啞英語”現象。
4 結語
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表達能力,交際教學法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能夠用流暢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就已經達到了外語教學的目標。所以,教師應該在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找出一套真正適合學生的交際教學法。
參考文獻
[1] 黎秋艷.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1(30).
[2] 李穎.簡談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25).
[3] 于利偉.交際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