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慶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1)下承層檢查與準備
在進行正式的混合料攤鋪施工之前應當先對基層檢測,對于稀漿封層以及大橋或隧道的混凝土鋪裝層都應當嚴格按照相關的檢驗標準進行檢驗,確定其質量合格才能夠進行攤鋪。如果發(fā)現(xiàn)其存在破損應當及時修補,只有修補到位以后才能夠進行下一項工序。
對于標記的預鋸縫和處理的裂縫,跨縫1.5 m 粘貼單面燒毛不透水土工布或玻璃纖維格柵。粘貼前灑適量的乳化瀝青以保證能浸透土工布,粘貼時燒毛面向上,如使用玻璃纖維格柵則需用水泥釘和鐵片帽固定好格柵。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并經(jīng)監(jiān)理簽字確認后方能鋪筑瀝青面層。
(2)找平方式
下面層攤鋪時采用導線找平方式。按每10 m 一個斷面,每個斷面三個點測量下承層頂面高程根據(jù)中線和高程測量結果掛導線,彎道處適當加密。鋼絲繩的張拉力不小于100 kg。
施工中小橋中面層時采用鋼絲繩導線找平系統(tǒng),兩端延伸到路基各100 m。施工大橋、特大橋中面層時,只在搭板、埋板處前后100 m 采用鋼絲繩導線找平系統(tǒng),其它段采用平衡梁或非接觸式找平系統(tǒng)。
(3)攤鋪方式
上面層采用1 臺攤鋪機全幅攤鋪;中面層可采用全幅攤鋪也可以采用梯隊攤鋪;下面層采用梯隊攤鋪。隧道面層采用全幅攤鋪。全幅攤鋪必須使用瀝青擺渡車。梯隊攤鋪必須采用2 臺同一型號的攤鋪機,前后相距10 ~20 m,搭接寬度為3 ~6 cm,搭接縫設在行車道的中部。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堅持四個原則:高溫緊跟高頻低幅振動碾壓;宜多用膠輪碾壓;碾壓速度要慢而均勻,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不得隨便調頭;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可過分追求平整度指標而犧牲壓實度要求,也不可過壓而使剩余空隙率減少。
嚴格掌握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以及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集料溫度應比瀝青高10 ~20 ℃,熱混合料成品在貯料倉儲存后,其溫度下降不應超過10 ℃,貯料倉的儲料時間不得超過72 h。具體施工溫度應根據(jù)到場瀝青粘度試驗確定。
透層油灑布有兩種時機:一是緊接在上基層碾壓成型后表面稍變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況下噴灑;二是當上基層養(yǎng)生結束,已經(jīng)部分硬化形成強度,清掃浮漿和灰塵后噴灑,但與上基層施工完畢間隔不得超過1 個月。
稀漿封層采用BC -1 乳化瀝青,即陽離子慢裂或中裂拌和型乳化瀝青,殘留固化物含量≥55%,設計厚度為5 mm。稀漿封層采用二次破碎加工的石灰石3#料和4#料,其中合成礦料的砂當量≥50%。填料采用礦粉或水泥。
施工單位具有工地試驗室和試驗工程師,能夠獨立完成稀漿封層的配合比設計和質量檢測工作。如果不具備條件的可以委托權威試驗檢測機構作為其技術支撐單位,共同完成配合比設計和質量檢測工作。
表1 配合比設計
根據(jù)經(jīng)驗選初始乳化瀝青用量為12%,或瀝青用量為6.5%,變化用水量進行稠度試驗,確定合適的用水量。確定瀝青用量范圍,以滿足濕輪磨耗試驗磨耗值確定最小瀝青用量,滿足負荷輪試驗粘附砂量確定最大瀝青用量。通過手工拌和確定拌和時間。以濾紙表面沒有褐色斑點判斷初凝時間。通過粘聚力檢查確定初凝時的粘聚力,以及固化時間和固化時的粘聚力。
表2 稀漿封層混合料技術要求
表3 控制指標
采用瀝青灑布車噴灑。在上層施工前兩天,沖洗下承層干燥后,灑布粘層油。灑布時氣溫不應低于10 ℃,下雨天不能施工。漏灑或少灑的地方應采用人工補灑,多灑的地方應予以清除。灑完粘層油后,嚴禁任何車輛、行人通過。待粘層油破乳后嚴禁除攤鋪施工以外的車輛、行人通過。噴灑區(qū)附近的結構物應加以保護,以免濺上瀝青受到污染。
對橋面和隧道混凝土鋪裝層的要求:橋面和隧道混凝土施工要求平整、粗糙、潔凈。平整包括縱向平整和橫向平整。粗糙是指混凝土表面不準拉紋要壓紋,特別是施工時不能在混凝土表面反復抹水泥漿以追求驗收時外觀光滑。潔凈指必須鑿除混凝土表面浮漿,鑿除過高的突出部位,清洗干凈,晾曬干燥。
指標 橋面混凝土 隧道混凝土平整橫向3 m 直尺最大間隙 ≤5 mm ≤5 mm橫坡 ≤±0.15% ≤±0.15%縱向平整度 ≤1.8 mm ≤1.2 mm粗糙構造深度0.8 ~1.2 mm 0.8 ~1.2 mm
預拌碎石必須采用2.36 ~4.75 mm 單一粒徑碎石,SBS改性瀝青,油石比為1%,拌和出廠溫度為170 ~185 ℃,撒布面積為50%,主要使用在攤鋪機和運料車容易粘輪破壞防水層的地方。
公路路面的壓實度、摩擦系數(shù)以及平整度是衡量一項公路工程質量的重要指標,因而在公路施工中一定要做好路面的各項施工工序,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施工標準進行施工。并且緊跟時代的潮流,不斷引進新的技術,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施工技術與水平,最大程度上確保施工質量,為人民的生命以及財產(chǎn)安全提供保障。
[1]周雷. 高性能瀝青混合料在濟南西外環(huán)高速公路上的應用[J].鐵道建筑技術,2000,(1).
[2]范偉. 淺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J]. 民營科技,2009,(7).
[3]代中利.淺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質量控制[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4).
[4]王淑鳳.談太舊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組成設計[J]. 山西交通科技,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