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然
摘要:羅伯特·舒曼是德國杰出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其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聲樂作品,大大豐富了世界的聲樂藝術作品寶庫。同時,舒曼的音樂作品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其作品以《歌曲集》、《詩人之戀》、《蓮花》、《婦女的愛情與生活》等最為知名,這些藝術歌曲成為浪漫主義最珍貴的音樂成果??梢哉f,德國藝術歌曲的真正發(fā)展是以舒曼藝術歌曲的出現(xiàn)為標志的。因此,研究舒曼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羅伯特·舒曼 聲樂作品 創(chuàng)作特色
羅伯特·舒曼是浪漫派音樂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是世界音樂史上一位最杰出、最卓越的作曲家、鋼琴家,在舒曼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深刻地反映了德國浪漫主義的特點。同時,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涉及了各種音樂形式,并且都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藝術歌曲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紀元。
一、對愛情的追求與無奈
舒曼描寫愛情的作品比較多,《詩人之戀》、《婦女的愛情和生活》都是以愛情為主題的,并體現(xiàn)了愛情的“崇高”與“悲情”。比如,《詩人之戀》共由十六首歌曲組成,是浪漫派德國藝術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整部作品的第1-6首描寫的是對愛情的渴望及追求,第7-14首表現(xiàn)的是失戀后痛苦與無助,15-16首則更多的是在表達感慨之情,整部作品更多的表現(xiàn)的是一種沒有回報的愛與鄉(xiāng)愁,是一種令人痛苦而無奈的愛。而在欣賞《婦女愛情與生活》時,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這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隱喻。這是作者1840年創(chuàng)作的聲樂套曲,共由8首歌曲組成,分別是《自從和他相見》、《他,比任何人都高貴》、《我不明白,也不相信》、《戒指在我手指上》、《親愛的姐妹,快幫我裝扮》、《親愛的,為什么這樣驚奇地望著我》、《你在我心里,在我懷中》、《你如今終于給我?guī)砹藷o限悲痛》8個部分,講述了一位婦女從戀愛到結婚直至生子、亡夫的一段完整的情感經(jīng)歷,揭示了19世紀歐洲知識分子對民主、自由、幸福的向往。這既是作曲家的巧妙構思,也完全符合女性正常的情感歷程,可謂來源于生活,也可以說是作者自身生活經(jīng)歷的體驗,我們甚至可以說,這就是舒曼和克拉拉愛情故事與經(jīng)歷的真實寫照。這部套曲濃縮了他與克拉拉的感情經(jīng)歷,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種種體驗,其中包括酸甜苦辣,從而使整個套曲帶給人一種兼具“悲劇”與“崇高”的美感。盡管這部作品沒有刻意地去刻畫愛情的“悲劇”,但從套曲的結尾我們可以看到,愛情的幸福甜蜜最終以“無限悲痛”收尾,也正是因為愛情的“悲劇性”,才更能顯示出其“崇高”的一面,最終表達出作者視愛情為美、為“崇高”的思想內涵。
二、對心理、感情的刻畫
舒曼的聲樂作品具有抒情性、自傳性、注重心理刻畫的特征。他擅長寫感情深刻、細膩的抒情作品,他的藝術歌曲多數(shù)都屬此類。如《蓮花》全曲的主調是F大調,通過與附屬和弦的結合,細致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了主人公蓮花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之情。再如,《婦女的愛情與生活》中的第三首《我不明白,也不相信》,這首曲目以休止符和弦伴奏相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了姑娘的矛盾心理,即既驚喜又不知所措,把姑娘初次懷春而又略帶嬌羞的精神狀態(tài)刻畫的入木三分。又如,《兩個投彈兵》是舒曼藝術性和思想性很高的代表作,通過1812年從俄羅斯戰(zhàn)敗的兩個法國士兵的對話,來表達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敬仰之情。同樣,這一點在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中也得到了證實,作者以一位婦女第一人稱的內心獨白為視角,深刻、細致地刻畫了其愛情經(jīng)歷,進而充分揭示了女性內心情感中那份特有的細膩與敏感。
三、聲樂藝術的民族性
德國是藝術歌曲的故鄉(xiāng),是隨著抒情詩的興起而逐漸繁榮的,在這個過程中,德國歌曲逐漸形成了簡樸、內在、工整的特點,而舒曼的很多聲樂作品的旋律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其藝術歌曲也成為德國藝術歌曲的主要代表。以《蓮花》為例,其音調自然、簡潔,表達方式質樸無華,音樂旋律的進行平穩(wěn)而又舒緩,進而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德國藝術歌曲的特色。同樣,《兩個投彈兵》中,作者通過對作品旋律的設計,突出了歌曲的悲壯意境,表達了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和氣節(jié),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此外,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是舒曼在借鑒西方藝術歌曲傳統(tǒng)創(chuàng)作方式的基礎上,對德國聲樂藝術的繼承與發(fā)展,整個套曲音樂的表達及情感的抒發(fā)極其自然、混為一體,使作品簡樸但意味深長。而《詩人之戀》體現(xiàn)了靈活多變的曲風以及過歡快活潑的曲調,是對德意志民族在音樂方面的藝術風格的把握和發(fā)掘,也幫助了眾多愛好音樂的青年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念、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時代使命的肩負。
四、對藝術細節(jié)的不懈追求
首先,舒曼歌曲的表現(xiàn)手法十分細致靈活,一方面,他追求作品的美的情境,另一方面,他要求表達心理變化的細枝末節(jié)。其次,選詞方面,舒曼也是比較挑剔的,他選的歌詞都是出自著名的作家、詩人,比如海涅、歌德、拜倫、莎士比亞等,只有這些文學大師的經(jīng)典作品才有可能被舒曼所采納。第三,創(chuàng)作手法簡潔、洗煉。以《蓮花》為例,舒曼運用憂郁、柔美的旋律,用擬人化手法,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少女般可愛的蓮花的千姿百態(tài),也暗喻了人類美好愛情的曲折與艱辛。最后,對景色的細節(jié)描繪。比如,《萊茵河,圣潔的河流》中,作者通過對附點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共同使用,描繪出河流的景與情;而在《邪惡的舊曲》中,營造出了沒有陽光的海底的陰森黑暗色彩和氣氛。同時,舒曼擅長采用大小調交替以及模糊調性的離調手法,創(chuàng)設一種充滿幻想的意境,帶給人以朦朧的美,我們只有仔細揣摩,才能體會出這種虛無的、超脫塵世的意境。
綜上所述,19世紀是各種音樂體裁都得以極大發(fā)展的時期,特別是浪漫主義作為藝術中的一種潮流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其中,舒曼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獨特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手法,不愧是人類藝術寶庫中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值得我們不斷去研究、借鑒。
參考文獻:
[1]錢仁康.舒曼藝術歌曲精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英]邁克爾·肯尼迪,[英]布爾恩.牛津簡明音樂詞典(第四版)[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3]初海倫.詩意精神與幻想藝術的典范——舒曼《詩人之戀》創(chuàng)作圖景的解讀[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l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