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歌
摘要:所有世界級的雙簧管演奏家都一致認為,一場成功的音樂會和所使用哨片的好壞是不可分割的,擁有一支演奏員能夠駕馭的哨片,才會使演奏員的演奏水平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從而把最好的演奏狀態(tài)發(fā)揮出來。由此可見,一支專業(yè)的雙簧管哨片會對演奏員本身產(chǎn)生巨大的提升。演奏員若想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演奏狀態(tài),就需要學會了解哨片,學會如何優(yōu)化哨片。本文通過三個方面論述哨片對雙簧管演奏的重要性,也結合筆者對哨片制作自己的見解進行論證。
關鍵詞:葦片 哨座 調整 演奏風格
一、自制哨片的必要性
所有世界級的雙簧管演奏家都一致認為,一場成功的音樂會和所使用哨片的好壞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擁有一支自己完全能夠駕馭的哨片,才會使演奏員的演奏水平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從而把最好的演奏狀態(tài)發(fā)揮出來。由此可見,一支專業(yè)的雙簧管哨片會對演奏員本身產(chǎn)生巨大的提升。一個優(yōu)秀的演奏員若想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演奏狀態(tài),了解哨片以及如何優(yōu)化哨片是不可或缺的。
學習雙簧管之初,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哨片,哨片是雙簧管的聲帶,是發(fā)音的基礎。只有良好的震動哨片,才會把樂器真正的聲音吹奏出來。前柏林愛樂首席雙簧管演奏家謝倫伯格說過:“一個優(yōu)秀的演奏員只有吹奏自己制作的哨片,演奏出來的聲音才會是他真正想要的聲音。”
另外,不同時代的音樂作品對雙簧管的演奏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時代的作品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風格。那么,要把握好演奏曲風的多樣化,掌握多樣化的演奏方法,就必然要求演奏者的哨片,需要根據(jù)演奏風格的音樂作品做出適當?shù)恼{整。由此可見,哨片對于雙簧管演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演奏者應該充分利用哨片來提高演奏水平。
二、制作哨片的步驟
要想制作專業(yè)的雙簧管哨片必須要了解哨片的機制,只有充分了解哨片機制,才會制作出適合自己的哨片。制作雙簧管哨片具體的程序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擇葦片
1.優(yōu)質葦片的外形特點
制作雙簧管哨片前,要選擇好制作所用的葦片,葦片的選擇是整個哨片制作中的關鍵,葦片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哨片的好壞,因此,挑選葦片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蘆葦?shù)淖匀簧L情況來看,好的葦管通常都以表面平滑、有光澤、顏色呈金黃色中稍微帶一點點青色、纖維細膩緊密。把葦管分成三份劈開后,在刨葦機上進行刨葦片,一般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刨出 0.56 -0.60MM 的厚度,葦片的硬度要適當,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有彈性的葦片為佳,用這種葦片做出的哨片,音色飽滿圓潤,控制性非常好,音質具有很強的穿透力,使用這種哨片進行演奏,會對演奏員的演奏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在以往有關雙簧管哨片制作的論文和期刊中,有不少作者都提到偏愛于帶有斑點或者條紋的蘆葦來做葦片,實際上,符合這種特點的蘆葦并不都很適合用來制作哨片。因為這種帶斑點和條紋的蘆葦制作哨片,其實條紋和斑點是因為葦管在經(jīng)過干燥處理后沉淀在蘆葦表皮下的糖分,這些糖分所掩蓋的部分會影響其部分的纖維,從而影響到整個葦片震動的連貫性。因此僅僅知道選擇這種特點的蘆葦還遠遠不夠,需要進一步明確哪一種才是真正適合制作專業(yè)的雙簧管哨片的優(yōu)質蘆葦。訣竅就在于避免條紋和斑點出現(xiàn)在震動部分。這樣,即避免了對哨片震動部分的影響,也利用了這種葦片的優(yōu)點。
2.統(tǒng)一葦片的尺寸
另外,由于哨片的使用時間有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換哨片,這一點對于演奏員來說是一大挑戰(zhàn)。因為每一個哨片使用的感受和控制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當一個演奏員找到了一個非常適合他的哨片,在需要更換哨片的時候就免不了要擔憂了。顯然,每一個人都希望每次更換的哨片都適合自己。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可以通過固定自己所使用的葦片尺寸來尋求解決,因為統(tǒng)一尺寸會使統(tǒng)一度相對提高。葦片的尺寸有很多種,直徑10-11毫米的葦管刨出來的葦片弧度適中。直徑的大小決定最后哨片風口的大小。葦片的厚度通常以中心厚度為0.56-0.60MM 兩側厚度為 0.4-0.45MM。船型片的模具有很多種,包括弧度和封口長度都有很多區(qū)別,可以選擇7-7.4MM寬的船型葦片。每一個演奏員適合的尺寸會有所差異,因此,在選擇好的葦片時得了解自己適合的葦片尺寸。
(二)前期準備
前期的準備工作的第一步是泡葦片,而且要用溫水浸泡。當葦片直沉到容器底部的時候,這說明它已經(jīng)泡透了,那么再過十分鐘左右便可以拿出來。取出之后,需要將葦片對等地對折起,并且要保證不折斷。而后再將其放在底座上進行尺寸的測量。通常,在開口之前是73或者74,這需要根據(jù)自己樂器的音準來決定,樂器高則哨片短,反之則長。量好尺寸以后,就得開始前期工作的第二步——修葦片。
從底座露出來的銅的部分往下開始修葦片(也就是從葦片寬的地方往窄的地方漸薄),修的位置是底座的頂端往下一點點,也就是線最后綁到的位置,(一般來說線的位置是底座的頂部往回一圈,換言之就是說線必須綁在銅的部分上,而不要超過銅的部分梆倒哨片上)。修得形狀象坡一樣,由上到下逐漸薄。完成這一步驟之后就可以開始梆了,也就是準備工作的第三步。此時,需要先用90度左右的熱水先浸泡一分鐘左右,再迅速拿出來開始綁。因為這樣哨片的肚子比較容易勒起來。需要注意的是,綁的時候不要讓葦片歪,否則很容易產(chǎn)生漏氣的情況。接下來需要放一放,一般來說,要放一周到兩周,讓哨片有充分的時間來變化,兩周之后基本定型,就可以拿來修了。在修哨片時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開始修的時候需要多泡一會,否則容易裂;另外,哨片不是一次就可以修好的,第一次修往往只需能發(fā)音即可,接著放兩天再拿出來修,這次可以把想要得聲音修出來,然后再放一天,之后拿出來吹一下,看如果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再作調整,切勿心急,其實修哨片就是磨哨片,慢慢的修就會成功率較高了。
葦片的壽命其實是根據(jù)葦片內含有的蛋白數(shù)量而定的,一般專業(yè)的哨片我們吹大概半個月左右就會感覺葦片沒有張力了,彈性也沒有剛開始那樣好了,這是因為葦片內的蛋白隨著我們的演奏和浸泡的時候都在流失,所以我們平時在吹完哨片后,應該盡量把哨片內部的水吹干,并且風干幾分鐘讓哨片干燥后再放進哨盒,這也是對哨片以及葦片保養(yǎng)的一種良好習慣。
(三)哨座的選擇
哨座的型號分為:42、45、46、47四種型號。不同的哨座代表不同的長度,需要結合自己的樂器以及要求的音準進行選擇?,F(xiàn)有國內主流的樂器品牌大概分為約瑟夫、馬里高斯、moniker、LF等等。每個品牌的樂器配合不同的哨座也會起到至關的良好效果。
馬里高斯:一般配合Chiarugi 2號的哨座音準以及控制都會比較好,如果氣息非常好的人感覺2號在高低音平衡方面有缺陷的話也可以使用Chiarugi 2+。
約瑟夫:這個樂器我個人感覺如果用Chiarugi 2號45毫米的哨座,這樣音準會更加穩(wěn)定,因為約瑟夫品牌的樂器要比別的品牌樂器稍長一點點,這樣就需要再哨座上把平衡找回來。一般來說約瑟夫用45毫米的哨座最后總長度哨片為70或者69毫米都可以。
Moniker和LF:這兩個品牌的樂器都屬于德式樂器,因為管體要比法式樂器稍微粗一些,在配備哨座的時候個人建議GLOTIN以及D12品牌的哨座會更適合德式樂器。
在《雙簧管簧片與樂器的關系》的文章中寫到:“雙簧管演奏者,哪怕是一位有著相當經(jīng)驗的演奏家都會發(fā)現(xiàn),同一支哨片用在不同的樂器上,其音高、音程關系、音質都會不同,由此,哨片在這支樂器上演奏得心應手,而到另外一只樂器上就顯得不盡如人意,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是哨片和樂器沒有配合好?!雹倨鋵?,導致這些問題的最根本就出現(xiàn)在哨座的選擇上,不同的樂器要對其選擇不同的哨座,只有配合好哨座才會充分發(fā)揮出樂器的特點。
三、哨片的音準、阻力、以及風口的調整
(一)哨片音準的調整
哨片音準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是音準過高,而導致這個問題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哨座的選擇;二是哨片過短。如果要對音準進行調整,一般比較常見的方法是修哨片葦片部分的長度。也可以通過調整哨座的長度來調整音準,一般都會在46MM和47MM兩種長度的哨座中作選擇。
當然,常見的方法并非屢試不爽,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調整哨片的音準還有如下幾種方法:
1.通過調整哨片總長度來調整音準;
2.通過調整哨片風口的大小來調整音準;
3.通過調整哨片震動部分最上面的部分比例來調整音準;
4.通過調整哨片的寬度來調整音準。
(二)哨片阻力的調整
哨片的阻力和發(fā)音的靈敏度是緊緊相連的。通常阻力稍小的哨片發(fā)音會變的很容易,但是這個阻力是一個需要自我控制的,過小或過大的阻力都是不可取的。阻力太大的哨片會使整個演奏狀態(tài)的變得緊張、疲勞。尤其是在處理顫音和吐音都會造成很大的障礙。但是沒有阻力的哨片會使演奏狀態(tài)變的力不從心,因為沒有一個恒定的阻力去約束嘴的控制。每個演奏員嘴唇的控制能力都不一樣,所有阻力的調整時因人而異的。所以適當?shù)淖枇梢詭椭葑鄦T盡可能高的效率演奏。這里需要一個阻力標準,但這個標準卻因人而異。
調整哨片的阻力可以通過修刮哨片震動部分和發(fā)音部分來實現(xiàn),當然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權衡好這個良好的比例也是需要對哨片震動原理的多多理解和對修刮哨片經(jīng)驗的豐富。如果只修刮這兩個部分的話,相比之下,其他區(qū)域的厚度在整個哨片比例的襯托下就變厚了。
另外,最重要的一個導致哨片阻力大的原因就是葦片整體的厚度,這就是在刨葦片的過程中對厚度的選擇,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情況下0.55-0.56MM為軟,0.56-0.58為中硬,0.58-0.60為偏硬。
在挑選葦片的時候還有一個工具可以讓我們直觀的看到葦片的硬度,硬度計是國外近幾年最新研制的葦片測量工具,它通過一個恒定的壓力讓我們有一個參考范圍來對葦片的硬度進行篩選,這對剛開始挑選葦片經(jīng)驗不足的朋友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三)哨片風口的調整
哨片風口的調整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挑選葦管直徑的選擇,二是在綁線的時候長度的選擇。葦管直徑如果偏大的話做出來的哨片口度會很小,相反如果直徑選擇適當?shù)脑?,風口會很理想。哨片在哨座纏線的位置占的越少風口就會越大,這個是根據(jù)杠桿的原理。
此外,用銅絲來控制風口大小也是一種方法,這個方法在現(xiàn)在的哨片制作中被廣泛使用。是哨片風口的大小。在演奏時,要求演奏員具有一定的耐力,對于音質的概念要有一定的見解,演奏這一時期的作品,哨片應該調整的充分震動,并且要易于控制,從而減少對耐力的負擔。演奏者可以通過把哨片修薄一些,從而提高哨片的發(fā)音,減少哨片的阻力,從而更好的演奏好作品。
(四)哨片精修比例的調整
哨片在精修的時候常常大家會遇到一種問題,前面發(fā)音部分已經(jīng)修道0.08MM了,但是哨片整體的震動還是不理想,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采用逆向的思維去修正哨片。如果前面的厚度已經(jīng)達到標準了但是震動還是不好,是因為哨片兩邊肋的位置過于太厚,相比之下前面發(fā)音部分很薄,但是帶不動后面的心臟部分。所以在精修哨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多看、多吹、少修。這樣時間長了積累了一定的精修哨片經(jīng)驗對于各種在精修哨片時遇到的問題我們就有靈活的方法去解決了。
參考文獻:
[1]朱同.雙簧管吹奏入門[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2]朱同.哨片的聚合物浸透[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90,(01).
[3]朱同.雙簧管簧片與樂器的關系[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98,(04).
[4]樸長天.雙簧管演奏教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5]祝盾.雙簧管演奏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6]陳建華.雙簧管的哨片的制作[J].樂器,2001,(05).
[7]陳建華.如何制作專業(yè)水準的雙簧管哨片[J].樂器,2003,(12).
[8]李晨光.雙簧管哨片的制作方法[J].樂器,2007,(11).
注釋:
①朱同:《雙簧管簧片與樂器的關系》,《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第27-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