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輝
摘 要:只有總結出適應學生實際的好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預習;引導;總結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課上,教師應經常性地利用實驗器材、自制教具等展開教學。一節(jié)實驗課,學生、老師忙得不停,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是效果并不很好。就此現(xiàn)狀,結合本人幾十年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物理實驗課教學效果,談一些粗淺做法。
一、做好預習,明確目的
實驗前學生必須做好充分的預習和準備,以便有目的實驗。如課前布置預習任務:
1.在實驗題目中找出相關的物理量,并用紅線畫在其下,然后弄清這些物理量的因果關系,知道哪些是要控制不變的物理量,哪些是需要改變的物理量,哪些是結果物理量。
2.弄清控制不變的物理量用什么器材顯示和控制,改變的物理量用什么器材顯示和改變,結果物理量用什么器材顯示出來,把器材和實驗題目中的物理量畫線連接。
3.根據(jù)實驗題目中物理量設計實驗表格(如:所要的物理量、要顯示物理量、要記錄的物理量),分析實驗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用比較法)得出結論。提示:只說實驗題中要的物理量,并且先說不變的物理量,再說改變的物理量與結果物理量的關系(用控制變量法)。
在物理實驗中要始終緊扣實驗題目,回歸實驗題目中的物理量,根據(jù)實驗題自己分析要用什么器材及各器材的作用,自己設計實驗表格,實驗應該怎樣做,觀察記錄什么,怎樣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什么是控制變量法,怎樣控制;轉換法怎樣轉換;比較法怎樣比較等。不再是玩游戲,湊熱鬧,而是科學實驗,這樣一來,在不知不覺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物理并不難學,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實驗,并不斷反思總結,就一定能學好。自己幾十年一直就是這樣指導學生實驗的,教學效果一直很好。
二、反復對比,注重引導
由于初中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在實驗教學中對那些易混淆的、難理解的、抽象的物理規(guī)律等要注重引導,反復正反對比實驗。如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讓蠟燭火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與在同一高度看有什么不同,以便理解在同一高度上,成像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中心。
三、勤歸納,多總結
在物理實驗課堂上要指導學生不斷歸納,不斷總結。這樣能把分散的、零亂的、很多的知識系統(tǒng)化,便于學生記憶,真的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如自己在講《顏色之秘》時,引導學生總結,得出三點結論:(1)人能看到物體的顏色由進入人眼的單色光顏色決
定;(2)白光是復色光;(3)同種顏色的光不會吸收,不同顏色的光全都吸收。
總之,只有總結出適合學生實際的好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州區(qū)板橋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