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
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現(xiàn)行的音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音樂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有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音樂欣賞知識,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音樂教學資源的良好利用,能夠達到更好的音樂教學效果。分別論述了校園內(nèi)外音樂課程資源的利用,強調(diào)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音樂課程資源的重要作用,為學校音樂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音樂;課程資源
課程是學校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知識載體,課程資源是知識的主要來源。隨著課改的深入發(fā)展,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得到進一步的細化,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讓音樂教育贏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音樂課程教學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是發(fā)展中學音樂課程的有效途徑。音樂課程教學資源豐富,有軟件資源,如,歌曲、CD、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學生群體的音樂修養(yǎng);硬件資源,如,音樂活動室、舞房、音樂廳、手風琴等等,人文古跡、自然環(huán)境中與音樂相關的原始風貌也屬于音樂資源的一種。
一、初中音樂課程的資源的作用
音樂課程教學資源需要與課程目標緊密聯(lián)系,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中學音樂教師的發(fā)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音樂教師內(nèi)涵和專業(yè)外延對中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實施者,因此,課程資源的拓展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形式多樣的音樂課程資源能夠有效地補充教科書和教輔資料在教學方面的不足,給學生提供了各種信息資源,讓學生收獲更多的感官刺激,不同類型的音樂資源也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課堂的參與主體之一,學生自身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情況以及音樂欣賞能力構成了課程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經(jīng)常接觸不同的媒體資源,還會主動吸收資源,因此豐富的課程資源可以促進學生成長,幫助學生建立較為豐富的音樂知識體系。
二、校園內(nèi)音樂課程資源利用
好的音樂教育是讓學生對音樂感興趣,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來,生動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豐富的音樂知識以及活潑的音樂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初中音樂教學的教學目標。除了固定的音樂教材,校園內(nèi)的音樂資源主要是音樂教育場所,如,學校禮堂、琴房、音樂教師、多媒體教室以及音樂練習場所和能夠向全校學生播放音樂的廣播站。學校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利用音樂資源。
在上課時,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內(nèi)容,如,在學習《黃河大合唱》時,書上有關于《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作背景簡介,教師可以結合歌曲本身傳遞民族文化和黃河地區(qū)認識地理環(huán)境,向學生介紹更為詳細的合唱知識以及歌曲作者冼星海的音樂素養(yǎng),激勵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傳遞的精神內(nèi)涵,同時認真學習,奮發(fā)向上。
要進一步吸引更多的學生認識到音樂的魅力,學校應組織各種形式的音樂興趣小組,如,合唱團、戲曲興趣小組,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選派專業(yè)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給予學生在專業(yè)唱功上的指導,定期展開各種形式的歌唱比賽,以此鼓勵學生提高歌唱技巧。
此外,營造良好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對音樂教育來說也非常重要,學校應當充分發(fā)揮校園廣播站、校園網(wǎng)以及校園海報的宣傳作用,開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互動,播放符合學生音樂欣賞水平的歌曲以及其他音樂曲目,同時可以介紹一些音樂理論知識,不少學校在課余期間,會播放十五分鐘的音樂,根據(jù)時間的不同播放不同的主題音樂,早晨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浪漫鋼琴曲,喚醒學生的一天的好心情,課間播放宮崎駿的插曲,讓學生的精神得以放松,下午下課播放流行歌曲,讓學生結束一天的緊張學習后愉快地回家,深受學生喜愛。校廣播站也可以專門選拔優(yōu)秀的學生播音員說介紹詞,簡潔優(yōu)美,如,“喜歡日光海岸的魅力,漫游在無限的海岸線,聽浪潮的低吟,吸日光的溫暖。風鈴、微風、日光、海洋……這些景象隨著音樂進入思緒中,很自然地,你會報以淺淺的笑,然后渴望真能有這么一次體驗。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來自班得瑞的鋼琴曲《淺笑》,這首舒緩的樂曲從一開始就給人這樣的遐想空間,排笛很稱職地圓滑出一道道上揚的曲線,順著風鈴的方向前去,就遇上了像風一樣清淡的弦樂,整座海岸在你的想象里鮮明浮現(xiàn),不管是偷閑或僅只是路過,多來幾次一點不奢侈?!碧鹈狼辶恋慕榻B詞流淌的是動人的音符,比起單純地播放曲目來說,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的魅力。
三、校園外音樂課程資源利用
校園外課程資源可以從電視和廣播入手,電視和廣播是當前學生接觸最頻繁的媒介,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教師要充分利用社會媒介資源,發(fā)揮校園外音樂課程資源最大的作用。以民族音樂教學為例,初中音樂教材以多元文化音樂資源為特色,以專題的形式,介紹了不同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供學生學唱、欣賞。這些歌曲不僅可以通過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也可以從其他資源獲得欣賞機會。
從人文主題上,新課改后的音樂教材上出現(xiàn)了電影主題曲,如《雪絨花》《大海啊故鄉(xiāng)》,還有電視主題曲《四世同堂》《走進西藏》。學生可以通過觀摩電影、電視劇進一步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從藝術素養(yǎng)上,音樂可以與美術資源、舞蹈資源相結合,讓學生尋找到音樂情緒與色彩的聯(lián)系、音樂節(jié)奏與肢體表現(xiàn)的關系,將從音符中聽到的東西,用色彩、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
從語言表達上,音樂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朗誦的學習,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力可以通過音符的跳動來表現(xiàn),如,在《鴻雁》的背景下,朗誦《天上的草原》這篇文章能夠得到更好的情緒表達,悠揚的音樂,優(yōu)美的辭藻,學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在腦海里描繪出翠綠的草原上,雄鷹在飛翔,牧民唱著民歌和羊群緩緩行進的美麗景象。
四、信息化音樂課程資源利用
音樂課程資源是音樂文化的寶貴財富,是音樂教育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開發(fā)和利用音樂課程資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音樂的功能。學??梢杂杏媱潯⒂羞x擇地購買音樂音像制品,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利用網(wǎng)絡,尋找符合學生欣賞水平的音樂學習材料。例如,最近非?;鸨母枨鹅泛臀枨督蟂TYLE》,這兩首歌超越了普通音樂理論框架,卻大受歡迎,我們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他們之所以如此爆紅的原因,討論其中吸引人的音樂元素,然后再引導學生了解這些音樂元素在傳統(tǒng)音樂中的應用。由此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補充學生的音樂知識結構。此外,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瀏覽優(yōu)秀的音樂教學論文、同行的音樂教學體會,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讓信息資源服務教師的音樂教學素養(yǎng),從而進一步提升音樂課堂質量。
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我們要以“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關注人文發(fā)展,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關注中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從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融和師生關系等各個方面逐步轉變教師的角色,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更好地進行校外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盡快適應“新課標”,成為“新課標”的有效執(zhí)行者和積極建設者。唯有這樣,我們才能讓音樂服務學生,讓音樂帶動學生成長,讓音樂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世界。
參考文獻:
[1]范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教育科學研究,2002(3).
[2]吳蕓,王紅主.基于資源自主式學習模式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02(3).
[3]吳少芹.淺談新課標下的中學音樂課教學[J].初級中學,2010(6).
[4]許冰.新課標指導下校外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鄉(xiāng)縣第三中學)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