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同義詞“再”與“又”的辨析及其相應泰語詞對比

    2014-07-11 11:22:32葉桂瑛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 2014年3期
    關鍵詞:泰語偏誤副詞

    葉桂瑛

    (廈門大學中文系,福建 廈門 361005)

    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詞匯教學中,同義詞是第二語言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之一。漢語中同義詞的數(shù)量很豐富,這給學習漢語的泰國學生造成偏誤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的同義詞是常用的詞語,它們的意義很復雜的?!秾ν鉂h語常用詞語對比例釋》也列出了很多意義復雜的同義詞,如:把一被、不一沒、能一會、常常一通常、又一再一還、正一在一正在、剛才一剛一剛剛等[1],泰國學生使用時很容易混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注意對這類詞語的辨析。漢語副詞中很多的成員具有非常相近或者相同的意義,難以辨析它們異同的意義,例如:同義副詞“再”和“又”的意義很復雜,所以本文把兩者作為研究對象。

    一、“再”和“又”詞匯意義的辨析

    根據(jù)呂叔湘(2009)《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又”的定義分為“又1”表示一個動作(狀態(tài))重復或兩個動作繼續(xù)或反復交替,用于已實現(xiàn)的動作;“又2”表示幾個動作、狀態(tài)、情況累積在一起;“又3”表示語氣;“又4”表示相加;“又5”表示另外;“又6”表示程度高?!霸佟钡亩x分為“再1”表示一個動作或狀態(tài)重復或繼續(xù),多指未實現(xiàn)的動作;“再2”表示一個動作將在某一情況下出現(xiàn);“再3”表示程度增加;“再4”表示語氣,與否定詞在后,有“永遠不”的意思;“再5”表示另外[2]。根據(jù)呂叔湘(2009)關于“又”和“再”的詞匯意義,我們可看出兩者的意義有相同和不同之處,本文以呂叔湘(2009)“又”和“再”的詞匯意義為依據(jù),把兩者的詞匯意義分析如下:

    (一)“再”和“又”詞匯意義之同

    1.“再”和“又”都可以表示重復或繼續(xù)。如:

    (1)(a)萬一又遇見追兵呢?

    (b)萬一再遇見追兵呢?

    (2)(a)我怕他又放出黑狗,拿起東西就走。

    (b)我怕他再放出黑狗,拿起東西就走。

    例(1)和(2)“再”和“又”都可以用來表示一個動作(狀態(tài))重復或繼續(xù)發(fā)生,一般的語法書都認為“再”用于未發(fā)生或未然的重復事件,而“又”用于已發(fā)生或已然的重復事件。如果仔細地分析會發(fā)現(xiàn)“再”與“又”的基本區(qū)別除了“未然/已然”以外,還可以在于它們的基本作用不同。黃主俠(1998)指出“又”的基本作用是“量化”,表示將同類動作、狀態(tài)、性質(zhì)加合在一起的相關性積聚,而“再”的基本作用是“順序”,表示一先一后的兩件事情。“量化”注重的是粘合關系,不注重時間關系的聯(lián)系,而“順序”是上下承接、是配合,注重時間關系的聯(lián)系[3]。我們可看出盡管“又”和“再”都可以用于例 (1)和例 (2)中,但是帶“又”的(a)句強調(diào)的是兩件事發(fā)生的積累性,而帶“再”的(b)句強調(diào)的是一件事接在另一件事后發(fā)生的順序性。

    另外,本文發(fā)現(xiàn)帶“又”的(a)表示客觀性,表示說話人陳述自己的動作。而帶“再”的(b)表示主觀性,表示說話人自己繼續(xù)某動作的打算。

    2.“再”和“又”都可以表示語氣。如:

    (3)他再也不來了。

    (4)他再沒說什么,掉頭就走了。

    (5)心里有千言萬語,嘴里又說不出來。

    (6)他又不會吃人,你怕什么?

    (7)這點小事又費得了多大功夫?

    根據(jù)例(3)到例(7)“再”和“又”都含有表示語氣的意義。如果要仔細得分析,兩者的用法有所不同,本文發(fā)現(xiàn)“再”只可以表示否定的語氣,常用“再(也)不、再沒”旳句式,例(3)和(4)的“再”是加強否定的語氣。而“又”可表示轉(zhuǎn)折、否定(常用“又不”旳句式)和反問的語氣,例(5)表示轉(zhuǎn)折的語氣,例(6)表示加強否定的語氣,例(7)加強反問的語氣。

    3.“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另外。如:

    (8)懂英文的有小王、小李、老張,再就是老孫。

    (9)又:前次所寄之書已收到,勿念。

    根據(jù)例(8)和例(9)“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另外”的意思,但是有不同的用法。例(8)“再”用于連接單句,有連接的功能,表示另外的意思。例(9)“又”用于加在書信或文章的額外補充的話前,后加冒號或逗號。

    4.“再”和“又”都可以表示程度增加。如:

    (10)難道沒有比這個再合適一點的嗎?

    (11)他對待子女真是嚴而又嚴。

    貿(mào)易份額主要集中在越南,與越南的密切往來主要得益于邊境貿(mào)易(見圖4)。2012~2016年,廣西與越南貿(mào)易往來總額共981.89億美元,占廣西與東盟國家貿(mào)易總額的79.68%。其次為泰國,占5.46%;印度尼西亞占比4.87%。

    “再”和“又”都可以表示“程度增加”但兩者的用法有所不同,就是“再”要用在形容詞前,而“又”前后要重復同一形容詞。例(10)“再”用在形容詞“合適”前,表示程度增加。例(11)“又”前后重復同一形容詞“嚴而又嚴”表示程度增加,是更嚴格的意思。

    (二)“再”和“又”詞匯意義之異

    1.“又”可表示幾個動作累積在一起,但“再”沒有這個意思。

    (12)這孩子又會寫又會算。

    (13)孩子們又是害怕,又是喜歡。

    根據(jù)例(12)動作“會寫”和“會算”累積在一起。例(13)動作“害怕”和“喜歡”累積在一起,表示共同發(fā)生的兩件事情。

    2.“又”可表示相加,但“再”沒有這個意思。

    (14)一年又五個月。

    (15)三小時又十五分。

    3.“再”可表示一個動作將在某一情況下出現(xiàn),但“又”沒有這個意思。

    (16)今天來不及了,明天再回答大家的問題吧。

    (17)好好休息,等傷完全好了之后再參加大賽。

    例(16)和(17)都表示一個動作將在某一情況下出現(xiàn)。例(16)的動作將在某一事件出現(xiàn),而例(17)動作將在另一動作結(jié)束后出現(xiàn)。

    二、“再”和“又”語法意義、語法功能的辨析

    趙元任(1968)指出“再”和“又”充當副詞,也可以充當連接詞[4]。曾守得(1977)也指出 “再”和“又”充當副詞,也可以充當連接詞[5]。例如:

    (18)買了些又酸又苦又澀的沙果兒。

    (19)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

    上述的例句,兩位語法學家認為“再”和“又”除了充當副詞,也可以充當連接詞,但是盧福波(2006)和劉月華等(2004)指出“再”和“又”只能充當副詞[6],我們可看出語法學家對兩者的語法意義、語法功能有爭論。

    本文認為例(18)“買了些又酸又苦又澀的沙果兒”,由“又”的功能來看有連接的功能,表示“酸”、“苦”、和“澀”之間是并列的聯(lián)合關系。但“又”基本上還是副詞,因為它不能放在主語前面,例如:我們不能說“又我又他都來上學”,因此“又”的連接功能是由漢語副詞“又”組成的連接成份,而不是“又”本來是連接詞。例(19)中的“再”有連接的功能,連接“學習”,“學習”和“學習”之間是并列的聯(lián)合關系,但是“再”基本上是副詞,不是連接詞。

    總的來說,“再”和“又”的語法意義是一樣的,就是兩者都是副詞,不是連詞。它們的語法功能是:一、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二、不受另一個詞的修飾;三、不能單獨成句;四、不能單獨回答問題;五、起關聯(lián)的作用。

    如果把兩者細分,我們發(fā)現(xiàn)兩者可充當重復副詞(見例1-2)、時間副詞(見例1-2)、語氣副詞(見例3-7)、關聯(lián)副詞(見例 18-19)、程度副詞(見例 10-11)。

    三、“再”和“又”相應泰語詞對比

    楊漢川(2003)在《泰漢雙解詞典》中指出漢語“再”和“又”相對應泰語的“”,“”的意義就是“Ik1”表示重復或第二次;“Ik2”表示重復或繼續(xù)的動作,用于已發(fā)生的動作;“Ik3”表示假設;“Ik4”表示程度更加[7]。本文發(fā)現(xiàn)泰語還有其他詞相對應漢語“再”和“又”就是“”,本文以楊漢川(2003)為依據(jù)分析,如下:

    (一)“再”、“又”與泰語詞的詞匯意義對比

    1.“再”、“又”與泰語詞的詞匯意義之同

    ①重復意義:泰語詞的“Ik1”表示重復或第二次,等于“再1”和“又1”表示重復或繼續(xù)。如:

    明天再試一次。

    這部書我前幾天又讀了一遍。

    泰語的“Ik2”等于“又1”表示重復或繼續(xù)的動作,用于已發(fā)生的動作。

    他拿著這封信看了又看。

    ②動作將在某一情況下出現(xiàn)的意義:泰語的“Ik3”表示假設,等于漢語的“再2”,表示動作將在某一情況下出現(xiàn),就是說有假設的條件。如:

    即使天再冷,風再大,我們也不怕。

    ③程度更加的意義:泰語的“Ik4”等于漢語的“再3”和“又6”,表示程度更加。

    再多一點兒就好了。

    希望工作順利而又順利。

    山又高,路又滑,困難是不少。

    又:前次所寄之書已收到,勿念。

    2.“再”、“又”與泰語詞的詞匯意義之異

    ①重復意義相關時間的限制:泰語的“Ik1”表示重復或第二次,等于“再1”和“又1”,但是泰語的“Ik1”使用時沒有時間的限制,可用于未發(fā)生的動作,也可用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動作,但是 “再1”只可以用于未發(fā)生的動作,而“又1”只可以用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動作。(見例20-21)

    ②重復意義相關搭配使用的詞:漢語的“又1”表示繼續(xù)或重復時,經(jīng)常跟助動詞“了”搭配使用。 “又1”相對應泰語的“Ik1”,但是泰語的“Ik1”有時沒有跟助動詞“了”搭配使用。(見例21)

    ③相加的意義:漢語的“又4”表示相加,沒有泰語相應的詞。如:

    一年又六個月

    (二)“再”、“又”與泰語詞的語法意義對比

    1.“再”、“又”與泰語詞的語法意義之同

    ①語法意義、語法功能:漢語“再”和“又”都充當副詞,有連接的功能,但是兩者不是連接詞。泰語相對應的詞“ ”、““三者的語法意義一樣,就是副詞,也有連接的功能。(見例20-27)

    2.“再”、“又”與泰語詞的語法意義之異

    ①語法意義、語法功能:“再5(表示另外的意思)的語法意義是副詞”,泰語對應詞是"(Lae)”,而“(Lae)”的語法意義是連接詞(等于漢語的“和”),連接單詞、短語。如:

    懂英文的有小王、小李、老張,再就是老孫。 (“再5”是副詞)

    ③虛詞功能的差別:漢語“再4”和“又3”都表示語氣,在句子中可以出現(xiàn),但泰語表示語氣的虛詞在句子中沒有出現(xiàn)。如:

    他再沒說什么,哭了就走了。

    他又不會罵你,你怕什么?

    根據(jù)上述的分析,本文把同義詞“再”、“又”與相對應泰語詞總結(jié)為下列表:

    表1 同義詞“再”、“又”與泰語詞對應表

    根據(jù)表 1,可總結(jié)為“再 1-3”和“又 1、又 6”相對應泰語詞的“”;“再 4”和“又 3”都表示語氣,意義比較虛,所以沒有相對應泰語的詞;“再5”表示另外,相對應泰語的“(Lae)”,(Lae)表示漢語“和”的意義;“又2”表示動作累積在一起,相對應泰語的”;“又4”表示相加,沒有相對應泰語詞;“又5”表示另外,加在書信或文章的額外補充的話前,相對應泰語的“”。

    四、泰國學生使用“再”和“又”的偏誤類型、偏誤原因分析

    漢語同義詞“再”和“又”的使用頻率比較高,泰國學生使用時錯誤率也比較高。本文從北京語言大學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找出泰國學生使用“再”和“又”偏誤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泰國學生易犯三種偏誤,即誤代、遺漏和誤加。

    (一)“再”的偏誤使用

    1.誤代“再”的偏誤使用

    (1)*她把工作辭退以后,再開始了學習。

    (2)*而且留學一年后,我再延長了學習時間。

    (3)*過了三個月,再來了一個和尚,這次來的和尚個子很小。

    由此可見,例(1)-例(3)學生沒有注意到動詞后面或句子后面的“了”,“了”表示動作已經(jīng)發(fā)生,所以正確的應該用“又”,因為“又”表示一個動作(狀態(tài))重復,用于已實現(xiàn)的動作。偏誤的原因是受到泰語影響的干擾,泰語的“Ik”沒有時間的限制,“已經(jīng)發(fā)生的動作”或“未發(fā)生的動作”都用“Ik”,所以學生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2.遺漏“再”的偏誤使用

    (4)*我決定留在中國上本科,在這四年中提高自己回國。

    (5)*我想首先考上大學想別的事情。

    根據(jù)例(4)和例(5)偏誤的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好“再”的詞匯意義,而且沒有掌握“再”在語境中的使用情況。兩個例句的后面是沒有發(fā)生的事情,例(4)該改為“…再回國”,例(5)該改為“…再想別的事情”。

    (6)*他每次上課前先吸引學生的注意,然后好好地教我們。

    (7)*我認為應該先解決貧窮國家的饑餓問題,然后追求“綠色食品”。

    (8)*先考慮三次,然后去做吧,這樣就不會吵架,也不會出現(xiàn)社會問題。

    根據(jù)例(6)到例(8)應該把“再”放在“以后/然后”的后面,學生遺漏“再”的原因是因為受到泰語影響的干擾,就是如果把這些句子翻譯成泰語,就沒有錯誤的地方,泰語可以理解的,所以學生就容易遺漏副詞“再”,學生沒有考慮到“以后/然后”的后面是繼續(xù)的動作,也是沒發(fā)生的動作,所以要加副詞“再”。

    (9)*從此以后,那個壺里的水也不干了。

    根據(jù)例(9)應該改為“…,那個壺里的水再也不干了”,因為這個句子的“再”表示語氣,把否定詞放在“再”的后面,中間有時加“也”表示語氣更強,有“永遠不”的意思。學生遺漏“再”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握好“再”表示語氣的詞匯意義。

    3.誤加“再”的偏誤使用

    (10)*病人不是又再有新的希望了嗎?

    我們可看出例(10)學生把“又”和“再”一起使用,偏誤的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好兩者的語法意義、語法功能,就是“又”和“再”是同類的副詞,在句中不能共現(xiàn)。例(10)應該用“又”,因為“又”可表示加強反問的語氣。這句話應把“再”刪掉。

    (11)*母親的負擔也沒有以前那么再重了。

    (12)*可惜,現(xiàn)在鄉(xiāng)村變成一個小城市了,我都沒有機會再看到那田野的風景。

    (13)*凡事不要等別人做,或看別人再做,什么事都要自己行動。

    (14)*有的人看了老人的錯誤,批評他們,但是過了以后我們才明白,我們也是再犯了一樣的錯誤。

    (15)*這時,這個和尚聽到有聲音,轉(zhuǎn)身再看到了一個和尚正在接近他。

    由此可見,例(11)-(15)學生偏誤的原因是沒有掌握好漢語句子的意義和語境。例(11)的意義“負擔沒有以前重”,例(12)的意義“沒有機會看到田野的風景”,和例(13)的意義 “看別人做”這三個句子沒有重復的意義,所以應該把“再”刪掉。 例(14)和例(15)應該把“再”刪掉,因為例(14)中的“也”表示重復的意義了,不必要加 “再”了。例(15)中的“看到了”表示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所以不能用“再”,所以要把“再”刪掉。

    (二)“又”的偏誤使用

    1.誤代“又”的偏誤使用

    (16)*最后一次,又相信我吧。

    根據(jù)例(16)應該把“又”改為“再”,因為句子的意義表示事情未發(fā)生的,所以要用“再”。學生發(fā)生偏誤的原因是受到泰語影響的干擾,泰語的“”沒有時間的限制,而“再”和“又”有時間的限制?!霸佟北硎疚窗l(fā)生的動作,而“又”表示已發(fā)生的動作。

    (17)*父親大人影響我最大的是他一直以來都鼓勵我要求上進,一直邁向目標往前走,不要怕挫折,跌倒又爬起來,失敗乃成功之母,不要灰心,總有一天你一定成功的。

    (18)*我每次買書的時候,每當在書的封面上看到能吸引我的標題時,我一定先翻閱幾頁,看看它寫些什么,若還能吸引我就再翻閱幾頁看看才決定該不該買這本書,然后又思慮一下我看了這本書有無益處,才決定買不買它。

    根據(jù)例(17)和例(18)偏誤的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好“再”和“又”的詞匯意義,這兩個例句應該把“又”改為“再”,因為“再”的基本作用是“順序”,表示一先一后的事情,所以要用“再”。

    2.遺漏“又”的偏誤使用

    (19)*當她知道我的身世之后,對我同情又憐惜。

    (20)*我正在學習經(jīng)濟貿(mào)易,學的內(nèi)容多又復雜,一到晚上忙得不得了。

    (21)*我認為,生命是我們自己的,但同時不僅僅是自己的,而是被送給別人的。

    (22)*我看過一篇介紹這個問題的文章,其中有一句很有意思,但同時讓我很害怕的話就是每抽一根煙就會減少壽命的一分鐘!

    上述的例句,學生偏誤的原因是沒有掌握好“又”的詞匯意義。根據(jù)例(19)應該改為“對我又同情又憐惜”,例(20)應該改為“學的內(nèi)容又多又復雜”,“又”可表示幾個動作、狀態(tài)或情況累積在一起,要用“又…又…”的句式。 例(21)應該加“又”在“不”前,例(22)應該加“又”在“讓”前,因為“又”可以表示語氣,例(21)和“例(22)中的“但”表示前句和后句有轉(zhuǎn)折的語氣,所以要加“又”。

    3.誤加“又”的偏誤使用

    (23)*它不僅危害著抽煙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又影響了周圍人的身體。

    (24)*我越看她越有了一種不能說明的感情,她不僅是漂亮,而且又唱歌唱得也很不錯。

    (25)*我佩服他,又想要跟他那樣堅強。

    (26)*大夫、醫(yī)學專家經(jīng)常提到的是:聽音樂對又身體又和心理健康可以起良好的作用。

    (27)*孩子在跟父母一起生活中受很大的影響,我覺得父母必須教生活上又最基本的事兒、又最重要的事兒。

    (28)*她每天又幫她的丈夫又在店里做事。

    根據(jù)例(23)到(28)偏誤的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好句子中的意義和語境,例(23)-(24)句中的“不僅…而且…”的意義表示意思進一層,沒有表示重復或繼續(xù)的意義,所以該把 “又”刪掉。例(25)的意義表示“他堅強,所以我佩服他,我想要跟他一樣堅強”,這句話的意義是因果的關系,沒有表示重復或繼續(xù)的意義,所以應該把“又”刪掉。例(26)和例(27)的意義沒有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積累在一起,所以該把句中的“又…又…”刪掉,而且例(26)的“又身體又和心理健康”例(27)的“又最基本的事兒、又最重要的事兒”,它們的句式是“又+名詞結(jié)構(gòu)+又+名詞結(jié)構(gòu)”是不正確的,因為“又…又…”的格式要跟“形容詞”一起使用。例(28)中的“每天”表示動作經(jīng)常發(fā)生,是對客觀情況的描寫和陳述,沒有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積累在一起,該把“又…又…”刪掉。

    根據(jù)上述的分析,本文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找出泰國學生使用漢語同義詞“再”與“又”偏誤的例句,分為誤代、遺漏和誤加。基于語料庫的調(diào)查,“再”偏誤最多的是誤代45.56%,其次是遺漏 35.56%和誤加 18.89%?!坝帧逼`最多的是誤加 54.05%,其次是遺漏 35.14%,和誤代 10.81%。另外,根據(jù)上述的分析,本文發(fā)現(xiàn)泰國學生使用“再”和“又”偏誤的原因,就是:1.受到泰語影響的干擾(見例1-3,6-8,16);2.沒有掌握好“再”和“又”的詞匯意義(見例4-5,9,17-22)和語法意義、語法功能(見例10);3.沒有掌握好漢語句子的意義和語境(見例 11-15,23-28)。

    五、“再”和“又”的教學對策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對策很重要,因為很好的教學對策有助于留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要根據(jù)詞匯意義、語法意義、句子的意義和語境、搭配使用的詞等方面,提出教學的建議,如下。

    在詞匯意義方面:漢語教師該解釋“再”和“又”所有的詞匯意義,指出兩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辨析各自的表達意義,多舉例說明,讓學生打好掌握兩者的詞匯意義的基礎。泰國學生常出現(xiàn)的偏誤是“再”和“又”的重復意義,所以漢語教師應該仔細地解釋和強調(diào)關于“再”表示主觀性,用于重復或繼續(xù)的動作,多用于未完成,“又”表示客觀性,用于表示動作、狀態(tài)已經(jīng)或?qū)⒁貜?、繼續(xù)的情況,多用于已完成。學生發(fā)生偏誤的原因除了沒有掌握好兩者的詞匯意義,學生也受到泰語母語影響的干擾。泰語相對應的詞“Ik”沒有時間的限制,可用于“未發(fā)生的動作”也可用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動作”所以泰國學生使用時常常發(fā)生偏誤的現(xiàn)象。

    在語法意義方面:漢語教師應該講解漢語“再”和“又”的語法意義、語法功能,就是“再”和“又”是副詞,主要用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要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教師要強調(diào)的是它們不是“連詞”而是有連接的功能。另外,教師也要強調(diào)兩者不能同時出現(xiàn),因為基于語料庫的調(diào)查,學生有這樣的偏誤“*病人不是又再有新的希望了嗎?”教師應該仔細地講解關于“大部分的同類副詞不能共現(xiàn)的原則”,因為這些都是漢語中的語法特點,泰國學生可能見過,但是不明白它們的語法功能。

    在句子的意義和語境方面:除了教師要細致地講解“再”和“又”的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以外,教師應該更多舉例說明,讓學生了解句子的意義和語境。基于語料庫的調(diào)查,泰國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偏誤“*我想首先考上大學,想別的事情?!蔽覀兛煽闯鰧W生沒掌握好句子的意義和語境,所以遺漏了副詞“再”。教師應該強調(diào)這一點,然后在不同的語境中舉例,讓學生多做練習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句子的意義和語境方面。

    在搭配使用的詞方面:“又”表示已經(jīng)重復的動作時,常跟助動詞“了”一起使用。學生沒有掌握好,所以就出現(xiàn)這樣的偏誤“*我跟她說對不起,然后再開始喝酒了。”如果句子里有助動詞“了”,教師該強調(diào)的是應該用“又”來表示。教師也應該強調(diào)關于“又”表示動作累積在一起時,要用“又…又…”的句式,它要跟“形容詞”一起搭配使用。有些學生沒有注意到,就誤用為“又+名詞結(jié)構(gòu)+又+名詞結(jié)構(gòu)”的句式。

    再練習方面: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做練習。練習除了在內(nèi)容上有針對性以外,在形式上也應該是多樣的。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會使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從而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課堂上的注意力,有效掌握所學知識[8]。有關“再”和“又”的練習,可由淺入深地表現(xiàn)在如下幾種形式:

    1.在不同的句子、上下文中,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再”或“又”填空。

    2.給出使用了“再”和“又”的句子進行判斷和改錯。

    3.給正確地使用“再”和“又”的例句,讓學生從中體會并說出語義上的不同。

    4.給出一定的情景,讓學生依具體要求用“再”或“又”進行造句。

    5.利用“再”和“又”寫一段話或文章。

    通過以上由易到難的練習,相信能夠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全面掌握好“再”和“又”的意義和用法,也有助于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更恰當?shù)厥褂脻h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1]盧福波.對外漢語常用詞語對比例釋[Z].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2]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第五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黃主俠.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范大學,1998.

    [4]趙元任.中國話的文法[M].加利福尼亞: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1968.

    [5]曾守得.國語與英語AND類似的對等連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范大學,1977.

    [6]劉月華等.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修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7]楊漢川.泰漢雙解詞典[M].曼谷:Ruamsarn出版社,2003.

    [8]寇美睿等.越南學生學習漢語頻率副詞“再”和“又”的偏誤分析[J].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2).

    猜你喜歡
    泰語偏誤副詞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詞“好容易”及其詞匯化成因
    “一……就……”句式偏誤研究
    新HSK六級縮寫常見偏誤及對策
    《暹羅館譯語》與現(xiàn)代泰語讀音差異
    淺析提高泰語閱讀技能之我見
    淺談《泰語聽力》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課程《泰語聽力》系列論文
    亞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31
    副詞和副詞詞組
    介詞框架“對……來說”的偏誤分析
    泰語中的英語外來詞
    文教資料(2009年35期)2009-04-13 10:00:34
    克拉玛依市| 永顺县| 宁都县| 皋兰县| 乌兰察布市| 徐闻县| 略阳县| 富阳市| 乐山市| 柘城县| 高台县| 雷州市| 贺兰县| 恩平市| 雷山县| 乐亭县| 墨江| 遂溪县| 雷州市| 寿阳县| 二连浩特市| 丰顺县| 陵川县| 长葛市| 阿巴嘎旗| 林甸县| 保定市| 象州县| 定兴县| 友谊县| 宝清县| 库尔勒市| 博湖县| 西充县| 冷水江市| 吴桥县| 柞水县| 汝阳县| 塘沽区| 宜章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