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照
【摘要】不同于其他首先必須保證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書本知識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更側重于能力指標的實現(xiàn)。本文以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課《班徽設計·凝聚記憶》為例,截取該課的構思及實施過程,闡述了綜合實踐活動應先確定活動目標,再尋覓適合的活動資源,然后進一步地預設流程,選擇對課堂生成的評價與導向……這一課堂構建的觀點。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設計制作 班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14-02
不同于語、數(shù)、英、音、美等首先必須保證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更側重于能力指標的實現(xiàn)?;诖耍斎握n教師明確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乃至一個主題的系列活動,期待幫助學生獲得哪些綜合運用的能力,觸摸怎樣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再回過頭來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使用《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甚至根據(jù)目標所需自主尋覓適合的活動資源;以活動資源作為載體,進一步預設流程,選擇對生成的評價與導向……一堂課、一個主題系列活動都將更為有的放矢。
※針對目標,尋覓綜合載體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在于將已有的直接、間接經(jīng)驗融會貫通,在實踐中獲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和社會實際中有了主觀上的需要,學生綜合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與知識,將有更強的自主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需要選擇合適的活動資源作為載體,這樣的載體將幫助學生擁有綜合運用已有經(jīng)驗的意愿,也更有利于在活動過程中悟得該年齡層次所需擁有的方法。
“徽章設計”是“設計制作”方法指導中的一種。一份成功的徽章設計背后,一定隱藏著設計者對徽章代表物深刻的情感與了解,這也將作為這次“徽章設計”方法指導課的目標,作為學生,屬身邊事物又能有深刻的情感與了解的可以是自我、家庭或班級。這三種內容適合作為徽章設計的載體。六年級的孩子即將畢業(yè),設計班徽吧,這將成為班級共同的圖騰。
課堂伊始,一張班級參加校歌詠比賽的照片呈現(xiàn)屏幕上,背景音樂是孩子們當時的參賽曲目。那一場比賽剛過不久,全班為之精心準備、也為之歡呼、為之落淚……一張圖片、一段音樂的呈現(xiàn),將孩子帶入對這次活動的回憶,勾起情感,繼續(xù)拓寬思緒:六年的學習生活中還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憶。通過全班交流,共同的經(jīng)歷在孩子的腦海重現(xiàn),進一步梳理班級的特點,水到渠成。
“時間匆匆而逝,六年的小學生活,滿載著回憶,卻即將隨著畢業(yè)考的到來告一段落,同學們也將各奔東西,每一位同學都對自己所處的班級充滿著感情,也擁有著相同的,不同的回憶。在這即將告別的時刻,我們可以根據(jù)班級留給自己的最深刻的印象,為班級設計一個班徽。將來不論身處天涯海角,看到這個徽章,總會回憶起曾經(jīng)一起奮斗過的這個班級,這個班級里的種種記憶?!?/p>
有情感,為班級設計班徽成了孩子的共同需要;立足于學生對班級的了解與情感,與本次徽章設計的構想吻合,這一載體,合適!
※圍繞目標,預設實踐流程
同主題的實踐,可以有不同的實踐目的:同一項班徽設計,可以尋求讓孩子通過體驗,掌握一種或幾種設計方法,然后嘗試做出一份相對滿意的設計方案;也可以借助這個載體,通過體驗,獲取一些處事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實踐目的,實踐的進程設計也將呈現(xiàn)各自的特點。
眾所周知,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班徽設計,與其教給孩子一種技法,不如幫助孩子建立一種思維方式。我們的設計制作課,擁有這樣的目標定位,“設計制作”就不再簡單地為能“設計制作”而學“設計制作”了!
聽到設計制作班徽,學生躍躍欲試,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皩σ患聸]有概念的時候,借鑒模仿是個不錯的主意!”犯其至難,圖其至遠,我在屏幕上呈現(xiàn)了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讓孩子展開討論,嘗試解讀這一徽章里的涵義。北京奧運會,作為中華民族的一次盛會,學生也感受至深,觀察會徽聯(lián)系已有的了解,一枚“京”印學生做了很精彩地解讀,我也用相機在學生的回答中提煉出“象征”“表象”“模擬”“寓意”等設計方法,這些設計方法的名稱對六年級的小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抽象的,但通過上述的觀察與分析過程,孩子們擁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更重要的,習得這些設計方法的同時,“借鑒模仿”這一思維方式在活動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后者,也許更是這堂課的追求。
設計方法還有“視感”,這個理論非常的抽象。面對小學生這一方法本可以直接跳過,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價值所在。學生對了解徽章設計手法有很強的意愿,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有了疑惑,有什么辦法獲取答案?咨詢廣告從業(yè)人員,尋求幫助;利用網(wǎng)絡讓圖文結合,直觀范例……學生知道了,插圖這些常見標志正是“無特殊含義的簡潔而形態(tài)獨特的抽象圖形、文字或符號,給人一種強烈的現(xiàn)代感、視覺沖擊感或舒適感,引起人們注意并難以忘懷”這一理論的直觀表現(xiàn)。了解“視感”這個知識固然可喜;獲取這個知識的過程,才是綜合實踐活動課最重要的目標追求。
設計課堂流程時明確了這堂課的重點在于獲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和能力,實踐中自然也將呈現(xiàn)出細雨無聲卻潤物的活動狀態(tài)——在習得設計方法的過程中對習得過程有所感悟,比習得的設計方法更為重要。圍繞目標,設計的實踐流程,將讓流程取得的成效更接近課前的預期。
※根據(jù)目標,關注活動生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是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課程。班徽設計,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載體,也可以作為美術課、品社課的內容,但在不同的課程中卻有不同的導向。且對比美術與綜合實踐活動兩門學科,查閱美術教育的總目標:“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泵佬g課追求的核心價值是美——審美;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重視的是經(jīng)驗重組與改造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以及在經(jīng)驗生成與改造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乃至生活方式的變革。追求目標的差異,必然導致課堂教師引導及評價方式的差異。課程目標的不同,“班徽設計”在不同課程中,自然就會有明顯不同的生成評價方式與導向。就以課堂過程中的一個提法和兩處生成為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