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
我與同事們常一起談論“幸福”,總覺得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很難提升,因為我們需要活在學生的喜怒哀樂之中。如何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呢?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和探索,我終于找到了答案。
開啟幸福的大門
2012年12月,我有幸?guī)ьI老師們參加了山東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觀摩研討會,會上的所見所聞,使我們深有感觸。課堂容量如此巨大,學生們卻學得精彩,老師也教得輕松,這樣上課真爽快!這點燃了我們渴望革新的激情,于是我們白天學習,晚上在賓館里商議著如何開展實驗。我隱隱地覺得學校教學改革的又一個春天要來了!
在常態(tài)課堂上,教師一般會反復對段篇章進行條分縷析,總怕教得不詳盡。一篇課文往往要教幾節(jié)課,而留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卻太少。為此,李希貴校長提出的實驗宗旨是: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松松學語文。第一,閱讀;第二,課堂閱讀;第三,課堂自主、自由閱讀;第四,課堂足量、海量自由閱讀。這種學習模式看似簡單,實則是返璞歸真。教師們對此很感興趣,積極調(diào)研,躍躍欲試,校內(nèi)形成了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
我們積極查閱“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并通過網(wǎng)絡收集資料,開展教研活動。參會的老師主動打破常規(guī)教學,嘗試單元整合教學,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解決了學生讀課外書的問題,效率明顯提高。一位老師說:“‘語文主題學習活動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老師領著一群喜歡讀書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過程。在這一行程中,學生的眼睛可以領略到無限的風光,心靈可以經(jīng)歷眾多情感體驗。于是,他們就產(chǎn)生了對美的追求和渴望?!?/p>
踏上幸福的大道
2013年5月,漯河市源匯區(qū)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全區(qū)中小學語文教師全部參加。區(qū)教育局肖瑤局長、漯河市及林州市教研室領導、課題組領導、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校長和老師等均到會交流指導。這給了我們極大的助推力和榮譽感。
我校張景、徐素華兩位老師作為代表上了兩節(jié)實驗研討課。課堂圍繞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作家筆下的人物”這一主題設計。教師先引導學生整體讀四篇課文,體會刻畫人物的方法,再去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七篇選文,自己去比較作品當中的文學人物。課堂上,學生讀讀說說議議,侃侃而談,竟然忘了下課。整個課堂設計簡單輕松、扎實有效,讀書量卻是平日課堂的數(shù)倍。這樣的課吸引了眾多參會教師咨詢了解。我們在交流中也更加清醒地認識了自己,努力加快前進的步伐。之后,我們把定準主題、文本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結合點作為研究重點,把教學模式作為研究難點,開始細化實驗研究的方向。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探討“語文主題學習”相關主題和讀物的選擇、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等。教師們集思廣益,想法頗多。有的說可以先引導學生細讀課文,再放手讓學生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這種“1+X”模式能夠鞏固課內(nèi)知識;有的說應該先讓學生自主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同類的多篇文章,自己總結規(guī)律方法,而后再學習課文,這種“X+1”的模式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其實,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像韓興娥老師所說的那樣,只要我們引領學生多讀書,培養(yǎng)他們讀書的興趣和習慣,使他們完成一定量的積累,效果自然會顯現(xiàn)出來。教師們通過實踐和思考,已經(jīng)搭上了“語文主題學習”這列幸福的快車。我們一起研討,與學生們共同讀書,樂此不疲。
前進的步子一旦邁出就不可阻擋。教師們開始引領學生涉獵更多的經(jīng)典名著,有的讀《論語》,有的讀名人傳記。書讀多了,視野自然就開闊了,確立學習主題的角度也多元化了。
在優(yōu)質課大賽中,六年級的徐素華、丁素娜兩位老師合作完成了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走近魯迅”這一單元的教學。兩位老師一人以寫魯迅的文章為主線、一人以魯迅寫的文章為主線,共同完成了課文和閱讀的完美結合,讓學生認識了一個立體、豐滿的魯迅。再如黃曉華老師在講教研課時,對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愛在人間”這一單元主題進行了大膽處理。第一節(jié)課以“品讀送別詩,感受朋友情”為主線,先引導學生細讀文中的兩首送別詩,再讓學生略讀自己收集的四首送別詩;第二節(jié)課以“品讀愛的故事,感受人間真情”為主題,引導學生品讀了四篇課文,有詳有略地感受了人間真愛。整體的課堂設計教師未做過多指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卻自然地受到了觸動,甚至自己仿寫了幾篇文辭優(yōu)美的小文章。
孩子們與文字撞擊出的美妙音符愉悅著我們的心靈。我們與學生在文字中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和升華,在文字旅行中收獲了諸多的歡喜。
邁向幸福的遠方
2014年1月,我區(qū)的“低年級語文主題學習研討會”在我校舉行,又是一次教學盛會。我校李丹、井鳳英、張艷娟、齊愛君、孟婧、王瓊、李紅敏、祁會華八位老師輪流登臺做個人實驗的經(jīng)驗交流報告。大家以翔實的實驗資料和直觀形象的課件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其研究水平和踏實態(tài)度令在場的人贊嘆不已。成名成家未必是我們的追求,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享受成長的快樂,才是我們共同的教育愿景!
家長的閱讀量和閱讀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的閱讀環(huán)境。為了營造好的讀書氛圍,做好孩子的榜樣,我們鼓勵教師帶動家長一起讀名家作品,如余秋雨、龍應臺、畢淑敏、張愛玲、林海音等名家大作。學習總是無止境的,不少家長對學校此舉大力支持,使得學校和家庭的聯(lián)系也更緊密了。
走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到:澄然做教育,引領學生安靜地讀書,這就是教師與每一位學生心靈對話的最好渠道。既可以享受獨自一人的寧靜,又可以分享眾多學生的精彩,這也許是我們?yōu)閹熣叩男腋V腊伞?/p>
(作者系漯河市源匯區(qū)實驗小學副校長)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