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淺析伊朗兒童電影中的童心、童真、童趣
張馳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近年來,伊朗兒童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異軍突起,受到廣泛關(guān)注。清新質(zhì)樸、回歸本心的伊朗兒童電影有其獨特魅力。童心未泯,講述兒童世界簡單的小事;童真展露,聚焦兒童眼中的每一點真實;童趣盎然,表現(xiàn)兒童內(nèi)心的純真與樂趣。伊朗兒童電影正如伊朗社會的童話,美麗而真實。本文著力從敘事、影像及情感表達三個角度分析伊朗兒童電影獨具魅力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伊朗兒童電影 童心 童真 童趣
筆者對伊朗兒童電影的關(guān)注開始于阿巴斯導演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這是阿巴斯第一部引起世界性關(guān)注的作品。這位電影大師從兒童角度出發(fā),講述著最真實的、童年生活中一件又一件小事,像是在聽兒童自己講故事,把話語權(quán)交還給單純的孩子。兒童的喃喃細語,天真的童言無忌,卻能迸發(fā)出讓全世界認真聆聽的力量。
在許多著名的伊朗兒童影視作品中,童心二字貫穿始終,筆者認為童心二字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聚焦兒童世界簡單的小事,這位著名的伊朗導演阿巴斯曾說“孩子們對生活有著自己的解釋,那就是單純地過日子”①。由他導演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講述了一個孩子還同學作業(yè)本的故事,這部影片圍繞阿默為了歸還同桌拉扎的作業(yè)本,獨自上路開始尋找拉扎的家這樣一個過程而展開。由馬吉德導演的《小鞋子》講述了一對兄妹和一雙鞋子的故事,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哥哥阿里意外弄丟了妹妹的鞋子,在跑步比賽中,阿里知道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而參加了比賽,可最后他得了冠軍,十分沮喪。同樣由馬吉德導演的《天堂的顏色》講述了一個盲人男孩無助而尷尬的短暫人生,盲人男孩默罕默德是盲人學校一位優(yōu)秀聰明的學生,學期結(jié)束后被接回家中,父親多次想將他拋棄,最終因為一次斷橋意外,孤獨的默罕默德結(jié)束了他短暫的生命。而帕納西導演的《白氣球》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納西亞渴望得到一個氣球,當哥哥苦心向媽媽要來500塊以后,兄妹兩人卻弄丟了錢。隨后電影講述了兄妹倆一路尋找丟失的錢的故事。這些影片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描寫的都是童年時代的小事,丟失一雙心愛的皮鞋,拿錯了同學的作業(yè)本,很想得到一個白氣球,這些故事一開始就會讓兒童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一種親近感,仿佛這是專屬于孩子們的小世界。
二是從兒童視角敘事,不僅寫兒童故事,更是通過兒童視角看待事物,通過兒童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情節(jié)隨兒童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轉(zhuǎn)變,這才是真正的富有童心的敘事。俯下身和兒童處于一樣的高度,把話語權(quán)真正交還給兒童,尊重兒童是伊朗兒童電影在敘事上最有吸引力的一大特色。在影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主人公阿默因為拿錯了同學的作業(yè)本擔心又害怕,害怕同桌明天會因為沒有完成作業(yè)而被老師責罵,因此他連飯都沒有吃,也不敢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便跑出家門尋找同學的家,一找就是一夜。這樣的情節(jié)可能在成年觀眾看來過于簡單也過于幼稚,但其實這正是影片想表現(xiàn)的兒童的單純可愛之處,在大人們的眼中,只有很復雜的事情才可以稱得上難題,而在孩子們眼中,一件小事也可能成為讓他們煩惱一夜的難題。在他們看來,不能完成作業(yè)是生活中最糟糕的事之一。影片正是還原了兒童的思維,聚焦于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敘述得真實而不顯刻意。在《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小主人公馬哈瑪?shù)碌膯渭兞钊擞洃洩q新,尤其當一個做門的男人問他從本子里借一張紙的時候,他怕被老師罵,眼里充滿了淚水,希望那個男人可以作罷,讓人不禁心生憐愛。在影片《小鞋子》中,小主人公阿里參加長跑比賽,當他拼盡全力沖到終點,后急忙問老師是否得了季軍,可得知得了冠軍,他反而留下了傷心的眼淚。這些簡單單純的、看起來有點傻的想法,卻能給人深深的觸動,觸發(fā)回歸本心的力量。
在小演員的選取上,伊朗電影中的小主人公都是非職業(yè)演員,沒有受過任何培訓的孩子們不僅用自己的思維演電影,更在電影中做回自己。影片導演知道小主人公的語言是幼稚的,行為也是幼稚的,卻是最真實自然的,這種自然使他們的夢想呈現(xiàn)出最純凈的色彩,使他們的渴望具有灼人的力量。正如《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那個錯拿同學作業(yè)本的男孩,“他們不僅自然得完全不像演戲,而且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之間,都把人類與生俱來的那種至善至真的純真表露無遺”②。從兒童視角看待問題,簡單其實蘊含深刻,幼稚卻能凸顯天真。
兒童電影通過銀屏呈現(xiàn),兒童影視的文學因素具有可見可聞的直觀性,它不像語言藝術(shù)的文學形象那樣,需借助讀者的二度創(chuàng)造構(gòu)成內(nèi)心映像,方能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因此,視覺造型成為影視的銀屏語言③。在伊朗兒童電影中,鏡頭語言無不體現(xiàn)著童真,影片《小鞋子》中阿里在比賽中贏得了第一,但由于沒有拿到第三名的新鞋而萬分沮喪,他脫下破爛不堪的舊鞋,把磨出水泡的腳伸進水池,幾條金魚調(diào)皮地圍繞著他的雙腳嬉戲,似乎在安慰著這個不斷遭受困境卻始終堅持不懈的男孩。這樣一個鏡頭體現(xiàn)了兒童內(nèi)心的誠實,因為沒有幫妹妹贏得鞋子而感到難過,將孩子內(nèi)心的童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特寫鏡頭拍攝也是體現(xiàn)童真的一大特色所在,這時攝像機好像就是兒童的眼睛,跟小主人公一起感受那份最單純的喜怒哀樂。如影片《小鞋子》一開頭就是一個大特寫鏡頭,鏡頭里只有一雙破舊不堪的小鞋子,這樣的鏡頭表現(xiàn)出在兒童的世界中,孩子的雙眼經(jīng)常聚焦一件很小的事物,如一雙鞋,卻是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這樣的開頭是伊朗兒童電影的一大特點,這樣的真實只有通過兒童的雙眼才能看見,簡單的畫面不僅真實地反映兒童生活,更透露出一種童真,一種社會民族的真誠和兒童視角下的誠實。
在影片《天堂的顏色》中,這點更突出。小主人公盲童默罕默德在盲人學校等著爸爸接他時,獨自在樹下玩耍,他無意間在地上觸碰到一只小鳥,他知道可憐的幼雛從樹上的鳥窩里摔了下來,便小心翼翼地爬上大樹把幼雛送回樹上的鳥窩。這一個完整的過程都是默罕默德靠雙手一點點感知完成的,這時在影片的視覺語言上,攝像機鏡頭就好像默罕默德的雙眼,在陪他認識觀看世界、記錄生活。在默罕默德回到鄉(xiāng)下之后,他興奮地拉著妹妹和奶奶到處逛、到處看,雖然他看不見,但攝影機記錄下的美麗鄉(xiāng)村風光、溫暖的陽光、愜意的午后、發(fā)芽的小花等,好像都是默罕默德親眼看到的,這般美好而真實的童年場景,正是默罕默德內(nèi)心最美好的記錄。
光影和色彩也是童真的影像風格的一大體現(xiàn)。伊朗的兒童電影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制作,以清新質(zhì)樸、恬淡溫暖又充滿哲理的影像風格,以友誼、寬容、愛、和睦相處這些久違的主題重新?lián)軇游覀兊男南尧?。讓畫面的光影和色彩表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如影片《天堂的顏色》中,溫暖而金黃的色彩表現(xiàn)了童年生活應(yīng)有的美好純真,影片快結(jié)尾時,父親抱著默罕默德坐在海邊,隨著默罕默德小小手掌的慢慢打開,整個影片的色調(diào)一下子變成了閃爍有些刺眼的金黃色,這象征著雖然命運對小默罕默德不公平,但他并沒有被生活擊垮,他依然堅定地相信上帝會愛盲人多一點,他依然愿意張開雙手擁抱這個美好的世界,同時表現(xiàn)小默罕默罕命運的悲慘,令人心痛憐惜。這樣的光影和色彩的運用不僅襯托了情節(jié),更恰如其分地將小主人公的內(nèi)心感受表現(xiàn)了出來,童年的純真透過銀幕溫暖了每個觀眾的內(nèi)心。
另外,影片《何處是我朋友家》的光影和色調(diào)還融入了導演精心的思考,故事發(fā)生在小主人公放學后到第二天上學之間,這就決定了電影的光線和色調(diào)都要偏暗。就在小主人公找尋朋友家的過程中,天色漸漸變暗,導演將白天的赭石色暖色調(diào)轉(zhuǎn)為幽藍的冷色調(diào)。這種冷暖色的轉(zhuǎn)換既渲染了尋找中的一絲焦慮,又展現(xiàn)了小主人公執(zhí)著的品質(zhì),還暗示了影片的結(jié)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結(jié)尾夾在作業(yè)本中的那朵黃色的野花,顯得尤其搶眼,與整部影片的氛圍相互映襯,給人融融的暖意⑤。
除了視像特點外,伊朗兒童電影在物象的選擇上也十分獨特,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開頭一片黑屏,只聽到粉筆吱吱的響聲和老師的講話聲,黑屏代表了黑板,以一種較為壓抑和強勢的方式傳達了當下學校以老師為中心,一味教授和灌輸?shù)默F(xiàn)狀,老師顯得十分強勢。隨后老師挨個檢查每個學生的作業(yè)本,作業(yè)本象征了孩子對學校的服從,為后來主人公因為拿錯了同學作業(yè)本苦苦尋找同學家一夜埋下了伏筆。這些都是最真實反映兒童生活的場景與事物,導演用這些物象生動地還原了兒童的世界,那是每個孩子在童年最珍惜的心愛之物,可能是一雙小鞋子,可能是一只白氣球,可能是一場心心念念的球賽,這些在大人們看來價值并不昂貴的東西或者愿望,卻幾乎是每個孩子童年都有過的最寶貴的回憶,為了得到這個東西,孩子們愿意付出一切,可如果失去,也會伴隨著淚水,這些單純而美好的小愿望讓我們看到兒童世界富有童真的一面。影片《過客》講述的是一個在鄉(xiāng)間生活的孩子為了熱愛的足球,想方設(shè)法甚至不惜偷竊家中錢財逃課到德黑蘭看國家足球隊的比賽的故事。當他乘坐公共汽車日夜兼程趕到德黑蘭時已經(jīng)筋疲力盡,竟然在比賽開始前躺在草坪上睡著了。影片充滿了孩子們天真的童趣,片中調(diào)皮貪玩的孩子給我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并非頑皮,而是愿望落空后無盡的惆悵。雖然影片沒有交代球賽結(jié)束后,孩子看到空蕩蕩的足球場會是什么表情和心情,但我們可以從他的夢中看到他為了這場球賽將要付出的代價⑥。這就是孩子的天真和單純,也是影片著力表現(xiàn)的真實。在伊朗兒童電影中,沒有恢弘的場景,有的只是一個個生活片段,沒有華麗的道具,有的只是一件件童年的小玩意兒。這些物象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形象性、趣味性,為伊朗兒童電影的銀幕語言增添了童真的元素。
“趣味性是兒童影視文學作品的審美特征之一,也是其區(qū)別于成人影視文學之所在”。⑦筆者認為兒童電影的首要任務(wù)就是童趣十足,故事性應(yīng)該大于深刻性。我國有很多拍兒童電影的導演,給兒童電影加了太多的說教內(nèi)容,大人看來乏味,兒童看來無趣。而伊朗兒童電影摒棄以往大肆說教、大肆渲染的方式,著力表現(xiàn)兒童世界的純真,通過“零渲染”的方式清新質(zhì)樸地表達專屬于兒童的那份童趣,這正是孩子內(nèi)心的可貴之處。阿巴斯說:“兒童的生活觀吸引著我的興趣,這種觀念既狡黠又神秘,接近于伊朗神話的觀念,特別是海亞姆的觀念: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兒童想象著另一個世界,他們對日常生活抱有很好的態(tài)度。他們在感情方面不欺詐,喜怒哀樂毫不掩飾,打歸打罵歸罵,相互之間沒有仇恨。他們建設(shè),然后很快就破壞自己建設(shè)的東西。他們對生活的理解比我們好?!雹?/p>
伊朗兒童電影拍的是兒童世界,在他們的世界中,有時是做法有趣,有時是想法有趣,有時是說的話有趣,這些趣味性是最有吸引力的。在影片《小鞋子》中,阿里弄丟了妹妹的鞋,既沒有錢買新的,又不敢告訴爸爸媽媽,這時兄妹兒童想到一個好主意,便是兩人輪流換著鞋子穿去上學,兩個孩子輪流換鞋穿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也只有小孩子才能想出如此有趣的辦法,這正是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出彩之處。阿里每次放學便飛奔回家,妹妹每次站在巷子口等待著哥哥,等兩人換好鞋子,妹妹又飛快地奔向?qū)W校。在這段情節(jié)中,反復出現(xiàn)兄妹兩人來回奔跑在家和學校的路途當中的場景,每當看到這,心情都變得活潑明快起來,都覺得十分有趣,這兄妹兩人竟然想出了這樣的辦法,表現(xiàn)了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心里都感到十分開心,雖然跑來跑去很累,但兩個人都覺得很開心。有一次,因為學??荚?,妹妹特地準時交卷為了不讓哥哥上學遲到,可是路上鞋子竟然一不小心掉到了水溝里,妹妹著急得一直哭,好不容易才把鞋子撈上來,趕緊穿上濕漉漉的鞋子往家跑。誰知一回到家,哥哥看到又臟又濕的鞋子一下子生氣了,而妹妹也因為這件事情變得委屈起來,兄妹兩人于是大吵了一架。這段情節(jié)表現(xiàn)出了妹妹作為一個小女孩生氣撒嬌發(fā)脾氣時的俏皮可愛,也表現(xiàn)出了哥哥畢竟還是個小男孩的小沖動,用這樣的方式使人物的性格更鮮明立體,他們身上有著孩子最真實的特點,兄妹兩人的小爭吵也似乎變得可愛而富有童趣。在兄妹倆和好之后,他們一起在水池邊刷鞋子,妹妹在一旁吹著肥皂泡泡,這一刻兄妹兩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洗鞋子的肥皂泡泡成了兩個孩子這一刻的玩具,之前為了破舊的小鞋子爭吵的兄妹倆把哥哥的小鞋子刷得干干凈凈,孩子們?yōu)樽约合嗵幍霓k法感到開心,兄妹兩人嬉笑打鬧,好像無論發(fā)生什么,都可以盡情地玩耍,享受著單純的小世界里特有的童趣。每當看到這里,我就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們一起歡笑,我想這樣寶貴的瞬間才是導演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有趣而活潑,專屬于孩子們。
在影片《天堂的顏色》中,盲童默罕默德剛被爸爸從學校接回去時,心中對即將到來的假期生活充滿了欣喜和期待,在回家的大巴車上,默罕默德一直把手伸在車窗外面,他告訴爸爸他要抓住風,他一邊說一邊使勁感受著風的存在,對他來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奢侈的,必須要努力感受才能獲得,他問爸爸馬路的另一邊有什么,爸爸告訴他有樹木還有森林,他聽到后,臉上露出了欣喜快樂的微笑。這一段情節(jié)表現(xiàn)出雖然他是一個盲童,但他一直在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樂趣,并自己和自己交流以獲得快樂,他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憧憬,在他心里一切都是那么有趣、那么讓人驚喜。也許這樣的快樂只有在電影中,和默罕默德一起感受才會有,兒童率真性情及盲童的純真內(nèi)心,給影片要表達的情感增添了一味童趣。在默罕默德剛回到鄉(xiāng)下見到妹妹時,他伸出雙手撫摸妹妹稚嫩的小臉,并故作老成地對妹妹說:“哇!你都長這么大啦?!币姷侥棠虝r,他調(diào)皮地和奶奶玩起了捉迷藏,并且一定要讓奶奶閉上眼睛伸出雙手接受自己的小禮物,當他跟妹妹一起去妹妹學校上課,念到一篇自己學過的課文并得到老師的夸獎時,默罕默德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心里暗暗開心。這些細節(jié)都表現(xiàn)出了兒童內(nèi)心的童趣,影片因為有了這些細節(jié),才使要表達的情感多姿多彩、充滿樂趣,讓觀眾跟隨默罕默德一起沉浸在無雜質(zhì)的、充滿童趣的小世界里。
筆者認為童趣不僅指有趣,在伊朗電影中更多地表現(xiàn)的是如孩子般的天真、善良、誠實、單純,這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童趣。在電影《小鞋子》中,阿里跟隨父親去大城市找園丁工作時,小阿里從容交流,不卑不亢,而父親面對富人卻唯唯諾諾,連話都說不清;在《天堂的顏色》中,盲人小男孩默罕默德一直渴望著被愛,對親人、對朋友、對自然都充滿的期待和感激,而他的父親卻因為懼怕生活的艱辛,拋棄自己的孩子;在《一次別離》中,當特梅得知父親的確知道瑞次懷孕之后,在車上淚流滿面、十分難過,而父親卻以種種生活的借口掩飾自己的錯誤等,這些對比,讓觀眾更清晰地領(lǐng)悟到只有回歸一顆本心,才能真正領(lǐng)悟到童趣。童趣是孩子們的天性,伊朗兒童電影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兒童世界的有趣,更多的是保持一份童心、培養(yǎng)一份童趣對待復雜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懷戀過往,這種寓教于童趣的方式如同和一個天真的孩子對話。伊朗導演馬吉德說:“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經(jīng)歷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不用墨守成規(guī),可以揮灑自如?!ぁ莾和澜缰凶盍钊苏鄯??!雹徇@才是兒童電影的精髓所在。
兒童處于成長的特殊年齡段,有獨特的審美需求。伊朗兒童電影秉承回歸兒童世界的理念,敘事上緊貼兒童主題,把話語權(quán)交給孩子;影像上盡情展現(xiàn)兒童的天真稚嫩;情感上傾聽兒童心靈最深處的聲音,真正表達孩子自己的想法。這使得伊朗兒童電影散發(fā)出本心的美好,更擁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注釋:
①轉(zhuǎn)引施燕飛,馬倩,王泱.淺析伊朗兒童電影的敘事特征.大眾文藝,2008(5):195.
②⑤俞敏武.清新質(zhì)樸的伊朗電影.世界電影,2010(2):180.
③⑦周桃敏.兒童文學.兒童戲劇文學與兒童影視文學,第十三章,第二節(jié).
④郭夢昕.電影.伊朗大師的兒童電影,2008(4):63.
⑥⑨林國淑,余佳麗.“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伊朗電影[J].電影評介,2008,5.
⑧轉(zhuǎn)引穆罕默德·哈西吉特.阿巴斯訪談錄.當代電影,2000(3).
[1][法]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么.崔君衍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2]袁玉琴,謝柏梁.影視藝術(shù)概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3][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伍菡卿,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2.
[4]張鐵偉.伊朗(列國志系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5]邢秉順.伊朗文化.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3,2.
[6]賀紅英,李彬.世界電影——管窺與瞭望.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
[7][加]戈德羅,[法]若斯特.什么是電影敘事學.劉云舟譯.商務(wù)印書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