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羅春梅 楊蘭 胡紅青 黃展林 魏來
摘要:硫酸鉀鎂肥是一種天然的礦質(zhì)肥料,能提供鉀、鎂、硫等養(yǎng)分元素。為明確硫酸鉀鎂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試驗方法研究了不同硫酸鉀鎂施用量對水稻產(chǎn)量和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施用硫酸鉀鎂肥對水稻有增產(chǎn)作用,增產(chǎn)幅度為0.8%~13.9%,最高產(chǎn)量可達11.58 t/hm2,比施用硫酸鉀增產(chǎn)4.7%;硫酸鉀鎂肥可以有效減緩有機質(zhì)分解,緩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效總氮、磷、硫含量,增強水稻吸收利用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的能力。
關鍵詞:硫酸鉀鎂肥;水稻;產(chǎn)量;土壤養(yǎng)分
中圖分類號:S511.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5-1025-04
為減輕人口增長對糧食需求的壓力,確保水稻的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我國一直將提高單產(chǎn)作為水稻生產(chǎn)的重要任務[1,2]。我國水稻施肥存在氮肥用量大,施肥結(jié)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不高的現(xiàn)象,在沒有顯著提高水稻單產(chǎn)的同時還造成環(huán)境污染[3,4],因此科學合理施肥是確保水稻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有效措施之
一[5]。
鉀是水稻生長的必需營養(yǎng)元素,缺鉀會導致減產(chǎn),鉀有“品質(zhì)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稱,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眾多功能都有重要的影響[6]。水稻對鉀的需求量較大,高產(chǎn)水稻對鉀的吸收量可達200~250 kg/hm2[7]。鎂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亦有一定的影響[8-10],目前全國約有54%土壤需不同程度補充鎂肥[11]。被稱為“黃金搭檔”的硫酸鉀鎂肥含有鉀、硫、鎂等營養(yǎng)元素, 與傳統(tǒng)的化學鉀肥相比, 養(yǎng)分更全面[12]。國外一系列研究表明,硫酸鉀鎂肥含有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其應用可以改善土壤環(huán)境,為促進作物豐產(chǎn)提供有利條件[13-15]。在國內(nèi),鮑賽紅[16]研究表明,施用硫酸鉀鎂肥比當?shù)爻R?guī)施肥增產(chǎn)10.7%;王飛等[17]、蔡鐵明等[18] 研究表明,施用硫酸鉀鎂肥不僅明顯提高水稻對氮、磷、鉀、硫、鎂養(yǎng)分的吸收,而且養(yǎng)分吸收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進行硫酸鉀和硫酸鉀鎂肥的對比施用從而探討水稻產(chǎn)量及土壤養(yǎng)分變化的研究尚少,硫酸鉀鎂肥還沒有在我國得到普遍的推廣運用。為此,以硫酸鉀和硫酸鉀鎂肥兩種肥料作對比,探究硫酸鉀鎂肥用量對水稻產(chǎn)量及土壤養(yǎng)分變化的影響,以期為合理施用硫酸鉀鎂肥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位于湖北省荊門市團林鎮(zhèn)團林村,供試土壤為黃棕壤性水稻土,其基本理化性狀為pH 6.28,有機質(zhì)23.38 g/kg,堿解氮118.5 mg/kg,有效磷9.1 mg/kg,速效鉀80.0 mg/kg,交換性鎂3.16 cmol/kg,交換性鈣14.98 cmol/kg,有效硫3.40 mg/kg,陽離子交換量(CEC)23.03 cmol/kg。
1.1.2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為水稻,品種為當?shù)胤N植雜交稻。尿素(含N 46%)、過磷酸鈣(含P2O5 12%)、硫酸鉀(含K2O 51%)均從當?shù)刭徺I,硫酸鉀鎂肥由浙江浙農(nóng)愛普貿(mào)易有限公司提供,含K2O≥22%、MgO≥8%、S≥14%。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7個處理,分別為Ⅰ.不施肥;Ⅱ.NP+低量K2SO4;Ⅲ.NP+中量K2SO4;Ⅳ.NP+高量K2SO4;Ⅴ.NP+低量硫酸鉀鎂肥;Ⅵ.NP+中量硫酸鉀鎂肥;Ⅶ.NP+高量硫酸鉀鎂肥。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為20 m2。施肥量:N 150 kg/hm2,P2O5 150 kg/hm2,低、中、高3個水平的硫酸鉀和硫酸鉀鎂肥K2O用量分別為75、150、225 kg/hm2。過磷酸鈣、硫酸鉀、硫酸鉀鎂肥全作基肥,尿素60%作基肥,40%作追肥(其中20%作分蘗肥,20%作幼穗分化肥)。試驗于2011年4月27日播種,6月8日移栽,9月9日收獲。各小區(qū)田間管理一致。
1.2.2 測定項目與方法
1)水稻產(chǎn)量測定。水稻成熟后每小區(qū)取2塊面積為1 m2的小區(qū)作樣方測產(chǎn)。分別測定莖稈、谷穗、谷粒鮮重和干重,最后測得各小區(qū)實際秸稈重量、穗重和子粒產(chǎn)量。
2)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測定。土壤風干,磨細過1 mm和0.25 mm篩,采用常規(guī)分析方法測定。有機質(zhì):重鉻酸鉀容量法測定;pH:pH計法(土水比1∶2.5)測定;堿解氮:堿解擴散法測定;速效磷:NaHCO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計法測定;有效硫:Ca(H2PO4)2浸提,BaSO4比濁法測定;交換性鈣、鎂:1 mol/L NH4OAc浸提,原子吸收法測定;陽離子交換量(CEC):1 mol/L NH4OAc浸提,蒸餾法測定。
3)植物養(yǎng)分含量測定。秸稈和子粒樣品磨碎后,濃H2SO4-HClO4消煮,蒸餾法測定氮含量,鉬藍比色法測定磷含量,火焰光度法測定鉀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鈣、鎂含量,植物硫含量用濃HClO4- HNO3消煮,BaSO4比濁法測定[19]。
1.2.3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運用Excel軟件進行整理及計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
表1顯示,施肥各處理比對照處理水稻均增產(chǎn),處理Ⅵ與處理Ⅱ、Ⅴ產(chǎn)量有顯著差異,與處理Ⅰ、Ⅶ有極顯著差異,其他處理間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
施用低、中、高量硫酸鉀的3個處理相對于對照處理產(chǎn)量增產(chǎn)幅度分別為3.9%、8.7%、7.1%,有隨著施肥量增加產(chǎn)量呈先增后減的趨勢。施用低、中、高量硫酸鉀鎂肥的3個處理比對照處理水稻增產(chǎn)幅度分別為5.8%、13.9%、0.8%,其中施用中量硫酸鉀鎂肥的處理增產(chǎn)幅度最大。相對于施用含等量K2O的硫酸鉀肥處理,硫酸鉀鎂肥處理分別增產(chǎn)1.8%、4.8%、-5.9%,即施用含K2O 75 kg/hm2和150 kg/hm2的硫酸鉀鎂肥的兩個處理增產(chǎn)效果較好,但當K2O為225 kg/hm2時,施用硫酸鉀鎂肥的效果比硫酸鉀處理差,說明施用硫酸鉀鎂肥適量時水稻增產(chǎn)效果優(yōu)于硫酸鉀,但是當施K2O量超過150 kg/hm2時,硫酸鉀鎂肥處理僅比對照小幅增產(chǎn),比施用硫酸鉀的處理減產(chǎn)。
2.2 不同處理對土壤性質(zhì)和養(yǎng)分的影響
2.2.1 不同處理對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處理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22.01~23.38 g/kg,差異不大。水稻土經(jīng)施肥處理后有機質(zhì)含量普遍降低,降幅為1.7%~5.9%,其中施用中量硫酸鉀鎂處理有機質(zhì)含量降幅最小。在施用等量K2O的處理中,硫酸鉀鎂肥處理有機質(zhì)含量比硫酸鉀處理高,說明施用硫酸鉀鎂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土壤有機質(zhì)降低趨勢,效果比硫酸鉀好。
與對照比較,6個施肥處理pH均下降,幅度為0.14~0.34。施硫酸鉀量越大,土壤pH下降越明顯,但是施用硫酸鉀鎂肥的處理施肥量最高處理土壤pH反而較高(表2)。施硫酸鉀和硫酸鉀鎂肥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有影響。與對照相比,施硫酸鉀的3個處理CEC均呈下降的趨勢,下降幅度分別為1.1%、2.3%、5.3%。施硫酸鉀鎂肥低量處理CEC下降2.8%,中、高量處理分別增加3.3%、1.3%(表2)。
2.2.2 不同處理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施肥處理土壤堿解氮含量變化不明顯,均以施中量鉀的處理最高。施用硫酸鉀鎂肥處理整體堿解氮含量略低于施用硫酸鉀處理。施肥有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趨勢,比對照處理增加11.7%~39.0%??傮w上施用硫酸鉀的處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施用硫酸鉀鎂肥處理,隨著施肥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有所降低,可能與促進水稻吸收有關。施肥處理降低土壤中速效鉀含量,速效鉀含量為65~75 mg/kg,比對照減少6.3%~18.8%;施用硫酸鉀的處理有效硫含量也低于對照處理,減少幅度為7.9%~17.6%,這些變化的原因尚不清楚。施用硫酸鉀鎂肥的3個處理中除Ⅴ處理有效硫含量略低于對照外,另外兩個處理均隨著施肥量增加,有效硫含量增加,增幅分別為7.6%、13.8%,說明施用硫酸鉀鎂肥能夠增加土壤有效硫含量,且提供的有效硫比硫酸鉀處理更高。施肥處理的交換性鈣含量除低量硫酸鉀處理略微增加外,其他5個處理均下降,其降幅分別為0.3%~6.9%。交換性鎂的含量變化亦有整體下降的趨勢,除Ⅶ處理稍增外,其余處理降幅為2.2%~7.9%。
2.3 不同處理對水稻秸稈和子粒養(yǎng)分的影響
2.3.1 不同處理對水稻吸收氮、磷、鉀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施用硫酸鉀鎂肥對水稻植株養(yǎng)分含量有影響,且兩種鉀肥及其不同施肥量具有不同影響。施鉀總體上減少水稻秸稈含氮量而增加子粒含氮量,植株總氮減少。施鉀肥后水稻秸稈含氮量顯著低于對照處理,減少幅度為31%~51%,含量最低的為處理Ⅶ,秸稈吸收的氮量僅28.8 kg/hm2,約為對照處理的1/2。隨著施鉀量增加,水稻子粒含氮量逐漸減少,但差異不顯著,且均高于對照??傮w上硫酸鉀處理可能更利于水稻植株吸收氮素,低施鉀量更促進水稻吸收氮素。
施鉀處理可提高水稻秸稈和子粒的含磷量。各施肥處理水稻植株總P增加5.5%~18.0%。兩種肥料對水稻含磷量的影響均隨著施肥量增加先增加后減少。
對照處理的植株吸收鉀的總量為156.5 kg/hm2,施用鉀肥后水稻植株中的鉀含量總體有增加的趨勢,增幅最高可達22.2%。在秸稈中兩種肥料處理表現(xiàn)為隨著施肥量增加先增后降,在最高用量時低于對照,但下降幅度不大,過多施肥可能導致秸稈的含鉀量低于對照處理;在子粒中,施肥處理含鉀量均高于對照,增加幅度為2.3%~20.1%。無論是秸稈還是子粒,施硫酸鉀的含鉀量要高于施硫酸鉀鎂肥。
2.3.2 不同處理對水稻吸收鎂硫鈣的影響 表5結(jié)果表明,施用硫酸鉀的處理子粒含鎂量增加5.7%~16.0%,秸稈含鎂量增加14.6%~31.7%;硫酸鉀鎂肥處理子粒和秸稈含鎂量均增加。施肥處理植株總鎂增加10.5%~21.8%。施用供試肥料對水稻植株的鎂吸收量有促進作用。相對于硫酸鉀,施用硫酸鉀鎂肥提高水稻子粒含鎂量更明顯。
施用供試肥料植株的硫含量明顯增加。施用硫酸鉀的處理中子粒和秸稈硫含量均增加,隨著施肥量增加,子粒中硫含量降低,但降幅不大,秸稈中硫含量先增后減,減幅也不大。施用硫酸鉀鎂肥子粒硫含量和秸稈硫含量均增加,整體效果優(yōu)于硫酸鉀。顯然,施用硫酸鉀和硫酸鉀鎂都可提高植株吸收硫,且施用硫酸鉀鎂肥效果較優(yōu),其中施用含K2O 150 kg/hm2硫酸鉀鎂肥處理的水稻吸硫量最高。
施用硫酸鉀植株的鈣含量比對照增加。對水稻子粒來說,施用低、中量硫酸鉀處理的鈣含量比對照處理高,施肥量繼續(xù)增加其含量反而低于對照處理;施用硫酸鉀鎂肥的處理子粒含鈣量除低施肥量處理略高外,其余處理均低于對照處理。對秸稈而言,低、中、高量硫酸鉀處理的含鈣量均比對照增加;施用硫酸鉀鎂肥的處理隨施肥量增加先增后減,除低施鉀量秸稈含鈣量減少外,其他處理均比對照增加。
3 結(jié)論
1)水稻施用硫酸鉀鎂肥后,產(chǎn)量較不施肥提高,增產(chǎn)幅度為0.8%~13.9%,其中150 kg/hm2 K2O的硫酸鉀鎂肥處理增產(chǎn)幅度最大。
2)所有施鉀處理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施硫酸鉀鎂肥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下降不明顯。施鉀處理使土壤酸化,pH下降幅度為0.14~0.34。
3)施硫酸鉀鎂肥處理水稻子粒的含氮量普遍增加。兩種鉀肥的施入都能提高土壤磷有效性。施鉀后土壤速效鉀的含量下降,施硫酸鉀鎂肥處理下降更甚。除高量硫酸鉀處理外,其余施鉀肥處理水稻植株含鉀量均比對照提高。
參考文獻:
[1] 袁隆平,唐傳道.雜交水稻選育的回顧、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稻米,1999(4):3-6.
[2] FAO. FAO Production Yearbook[Z].Rome: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4.
[3] 高志紅,陳曉遠,張世龍.硫酸鉀鎂肥對水稻生長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J].華北農(nóng)學報,2008,23(3):194-197.
[4] 閆 湘,金繼運,何 萍,等.提高肥料利用率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8,41(2):450-459.
[5] SAHA G P K, MIAH M A M. Efficiency of IPNS-Based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wet land rice[J]. Bangladesh Agriculture Research,2009,34(1):5-13.
[6] 韋家幸,藍軍群,何天春,等.硫酸鉀鎂肥在幾種作物上的施用效應[J].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1998(4):178-180.
[7] 付 謹,鄭詩樟,胡紅青,等.幾種鉀肥對水稻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9(8):1826-1830.
[8] 戴平安,易國英,鄭圣先,等.硫鎂鈣營養(yǎng)不同配比量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J].作物研究,1999,13(3):31-35.
[9] 李曉鳴.礦質(zhì)鎂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2,8(1):125-126.
[10] 白由路,金繼運,楊俐蘋.我國土壤有效鎂含量及分布狀況與含鎂肥料的應用前景研究[J].土壤肥料,2004(2):3-5.
[11] 歐 飛,郭炳權.鉀鎂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試驗[J].廣西農(nóng)學報,2006,21(1):4-5.
[12] 白 木.我國推廣硫酸鉀鎂肥的必要性、施用情況及前景[J].硫磷設計與粉體工程,2008(2):8-12.
[13] BROHI A R,KRAMAN M R,TOPBAS M T,et al. Effect of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rice crop grown on artificial siltation soil[J].Turk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2000,24:429-436.
[14] MARCHEZAN E,CAMARGO E R,SEGABINAZZI T. Phosphate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pre-germinated rice system[J].Bragantia,2007,66(2):219-226.
[15] NEILSEN G H,NEILSEN D.Consequences of potassium, magnesium sulphate fertilization of high density Fuji apple orchards[J].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11,91(6):1013-1027.
[16] 鮑賽紅.硫酸鉀鎂肥對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9):115-116.
[17] 王 飛,李 昱,李清華,等.連續(xù)三年定位施用硫酸鉀鎂肥對水稻效應的研究[J].土壤通報,2008,39(3):619-622.
[18] 蔡鐵明,黃科延,彭志紅,等.硫酸鉀鎂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5):58-60.
[19] 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
[4] 閆 湘,金繼運,何 萍,等.提高肥料利用率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8,41(2):450-459.
[5] SAHA G P K, MIAH M A M. Efficiency of IPNS-Based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wet land rice[J]. Bangladesh Agriculture Research,2009,34(1):5-13.
[6] 韋家幸,藍軍群,何天春,等.硫酸鉀鎂肥在幾種作物上的施用效應[J].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1998(4):178-180.
[7] 付 謹,鄭詩樟,胡紅青,等.幾種鉀肥對水稻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9(8):1826-1830.
[8] 戴平安,易國英,鄭圣先,等.硫鎂鈣營養(yǎng)不同配比量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J].作物研究,1999,13(3):31-35.
[9] 李曉鳴.礦質(zhì)鎂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2,8(1):125-126.
[10] 白由路,金繼運,楊俐蘋.我國土壤有效鎂含量及分布狀況與含鎂肥料的應用前景研究[J].土壤肥料,2004(2):3-5.
[11] 歐 飛,郭炳權.鉀鎂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試驗[J].廣西農(nóng)學報,2006,21(1):4-5.
[12] 白 木.我國推廣硫酸鉀鎂肥的必要性、施用情況及前景[J].硫磷設計與粉體工程,2008(2):8-12.
[13] BROHI A R,KRAMAN M R,TOPBAS M T,et al. Effect of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rice crop grown on artificial siltation soil[J].Turk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2000,24:429-436.
[14] MARCHEZAN E,CAMARGO E R,SEGABINAZZI T. Phosphate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pre-germinated rice system[J].Bragantia,2007,66(2):219-226.
[15] NEILSEN G H,NEILSEN D.Consequences of potassium, magnesium sulphate fertilization of high density Fuji apple orchards[J].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11,91(6):1013-1027.
[16] 鮑賽紅.硫酸鉀鎂肥對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9):115-116.
[17] 王 飛,李 昱,李清華,等.連續(xù)三年定位施用硫酸鉀鎂肥對水稻效應的研究[J].土壤通報,2008,39(3):619-622.
[18] 蔡鐵明,黃科延,彭志紅,等.硫酸鉀鎂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5):58-60.
[19] 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
[4] 閆 湘,金繼運,何 萍,等.提高肥料利用率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08,41(2):450-459.
[5] SAHA G P K, MIAH M A M. Efficiency of IPNS-Based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wet land rice[J]. Bangladesh Agriculture Research,2009,34(1):5-13.
[6] 韋家幸,藍軍群,何天春,等.硫酸鉀鎂肥在幾種作物上的施用效應[J].廣西農(nóng)業(yè)科學,1998(4):178-180.
[7] 付 謹,鄭詩樟,胡紅青,等.幾種鉀肥對水稻產(chǎn)量、品質(zhì)及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9(8):1826-1830.
[8] 戴平安,易國英,鄭圣先,等.硫鎂鈣營養(yǎng)不同配比量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J].作物研究,1999,13(3):31-35.
[9] 李曉鳴.礦質(zhì)鎂對水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影響的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2,8(1):125-126.
[10] 白由路,金繼運,楊俐蘋.我國土壤有效鎂含量及分布狀況與含鎂肥料的應用前景研究[J].土壤肥料,2004(2):3-5.
[11] 歐 飛,郭炳權.鉀鎂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試驗[J].廣西農(nóng)學報,2006,21(1):4-5.
[12] 白 木.我國推廣硫酸鉀鎂肥的必要性、施用情況及前景[J].硫磷設計與粉體工程,2008(2):8-12.
[13] BROHI A R,KRAMAN M R,TOPBAS M T,et al. Effect of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fertilization on yield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rice crop grown on artificial siltation soil[J].Turkish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2000,24:429-436.
[14] MARCHEZAN E,CAMARGO E R,SEGABINAZZI T. Phosphate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pre-germinated rice system[J].Bragantia,2007,66(2):219-226.
[15] NEILSEN G H,NEILSEN D.Consequences of potassium, magnesium sulphate fertilization of high density Fuji apple orchards[J]. Canadi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11,91(6):1013-1027.
[16] 鮑賽紅.硫酸鉀鎂肥對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試驗[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9):115-116.
[17] 王 飛,李 昱,李清華,等.連續(xù)三年定位施用硫酸鉀鎂肥對水稻效應的研究[J].土壤通報,2008,39(3):619-622.
[18] 蔡鐵明,黃科延,彭志紅,等.硫酸鉀鎂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5):58-60.
[19] 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