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新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提出:教師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應大膽嘗試讓學生在班級中進行自主管理,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1. 建立相互信賴、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和學生之間不應該是服從與命令的關系,不是貓和老鼠的關系,不要把學生看成是老師的“對手”,如果這樣,一個班就有六七十個對手,不要說這么多對手,就是一個對手都難以應付。相反,如果讓每個學生成為班主任的助手,效果會如何呢?和諧的師生關系,班集體便有無窮的力量克服前進中的困難。
2. 引導學生自己制定班規(guī)
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獎罰分明的班規(guī),才能使班級走上自主管理的軌道,使全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真正做到“法治”而不是“人治”。班規(guī)要經學生討論,以校規(guī)為依據(jù),逐步完善。班規(guī)確定后,最好做到學生人手一份,并且連續(xù)三周由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結合實例學習。用一個時髦的詞語來說,叫做給學生“洗腦”,使每一位同學盡快了解、熟悉班規(guī)。
3. 選好班干部,指導其工作方法,充分發(fā)揮其才能
班干部好與差是決定一個班級能否成為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的關鍵所在。我的做法是,各主要班干部,以及科代表、小組長,均在全班“公開招聘”,競爭上崗,試用期一個月。這期間,班主任要指導班干部工作方法,培養(yǎng)班干部能力,做到能者上,不能者下。
4. 完善班干部工作環(huán)境,責、權、利分明
選拔、培養(yǎng)班干部后,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完善班干部工作環(huán)境,做到責、權、利分明?!柏煛保喊嘀魅我皶r給各班干部進行具體、明確的分工,使其職責分明,避免其互相推諉,當個別班干部辦事拖拉,工作不到位引起問題時,班主任可采取層層問責制,追究當事班干部的責任。“權”:下放權力給班干部,班規(guī)明確規(guī)定:對班干部職責范圍內的命令學生要堅決執(zhí)行,不理解的也要先執(zhí)行,執(zhí)行后不服者可向班級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得打擊、諷刺、報復班干部,違者一次扣2分并在全班通報批評。這條規(guī)則有力地樹立了班干部的威信,為班干部履行自己的職責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袄保耗茼樌瓿杀韭毠ぷ鞯陌喔刹棵恐芟硎艿掠炕?至2分的待遇,用待遇留人。這系列措施使班干部放心工作,大膽工作,樂于工作,甚至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有不少本來不想做班干部的同學也紛紛被吸引了。我曾經在班里公開招聘一名紀律委員,竟然有8名同學競相應聘。此舉充分調動了全體班干部的積極性。
5. 設立仲裁委員會
我們經??吹剑行┌嘀魅魏蛯W生之間劍拔弩張,個別的甚至差點打起架來。這固然有學生表現(xiàn)玩劣的原因,但也和班主任總是沖在第一線,矛盾逐漸累積有關。班級設立仲裁委員會能讓班主任笑看風云,置身事外,巧妙地化解班里的種種不和諧行為。班級仲裁委員會,成員由2至3名公平公正的普通同學自愿報名擔任,當接到同學的仲裁申請時,仲裁委員會要找相關當事人進行調查,盡快給出答復,做到有錯必糾,公平、公正處理每一件事情。有效地防止了個別班干部濫用權力,同時也讓一些同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有地方投訴。使同學之間、班干部與同學之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讓班級成為和諧班級。
6. 開好每周的班會課
星期五中午放學后由班長召集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衛(wèi)生委員召開班委會常務會議,進行一周情況匯總,為下周一班會課做準備。班會課分別由各主要班干部做上周班級情況小結,學習委員主要是宣布缺交作業(yè)名單及早讀課、正課積極受表揚學生名單,紀律委員宣布上周各種違紀學生名單,衛(wèi)生委員宣布衛(wèi)生遲到或缺席學生名單,班長做全面小結并公布上周每個同學的加分、扣分、合計得分等情況。這樣,給了班干部一個良好的平臺,使他們既得到鍛煉,又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同時,班主任也很輕松,只要到場視察一下即可,如有必要,可對班內比較突出的問題或現(xiàn)象進行簡易點評。
7. 使用好德育量化統(tǒng)計表
及時公布德育量化統(tǒng)計結果,對扣分達到一定標準的學生要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或上報年級組、政教處進行處理,充分利用家庭、學校的力量,使管理形成一股合力。對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每個月要及時評出德育標兵、優(yōu)秀班干部。這樣,獎罰就能做到分明。
班規(guī)、班干部、德育量化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依靠,互相促進,是班級學生自主管理的三個重要因素。有了班規(guī)就能有法可依,有了認真負責的班干部就能做到執(zhí)法必嚴,有了德育量化便能做到獎罰分明。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