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萍
【摘 要】小學數學學科是我國小學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學科,但是小學數學課教育教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嚴重影響小學數學課的教學實效。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變現狀的有效策略,力求使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問題;有效策略
小學數學學科是我國小學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學科,它承擔培養(yǎng)四有新人良好素質的重任,幫助小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生活是小學數學課程的核心理念。小學數學課程將以促進學生培養(yǎng)與提高數學素質作為總目標,實現“三維目標”的內在統一。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常常偏離這一課程總目標。我從近幾年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入手,談談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體會與見解。
一、認識當前小學數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隊伍不夠穩(wěn)定,教學研究活動較少
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學校編制的限制,教學人員緊張。數學課就很少有??平處熑谓?,很大程度上都是隨意安排。這種隨意,大多是以課時的輕重搭配考慮教師任課情況,很少考慮教師的專業(yè)與教研能力,造成小學數學教師隊伍的不專業(yè)化。擔任小學數學課的教師一般不把它作為長期教研的主要方向,導致教師對數學教學缺乏熱情,教學研究活動較少。
(二)教學思想落后,教學過程脫離生活
小學數學教學由于缺乏組織專門的教研活動,新任課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理念與教學過程并不清楚。有的數學老師把數學課上成語文課,只注重講解教科書中的例題部分,根本不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嚴重違背小學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協調發(fā)展這一重要原則。有的數學老師為了簡單教學,竟然把數學課上成了算術課,整堂課都是空洞的說教,既沒有以學生的學習生活為課程教學的主要源泉,又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形成規(guī)律,還沒有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積極互動,更沒有有效通過課本中的社會鏈接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建立起一種有效進入的通道,積極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嚴重滯后
由于小學數學教師學習交流機會比較少,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大都還運用講授法,但是新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以學生直接參與課堂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一些農村小學受教學硬件的限制,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面臨很多不如意。這些不足與落后嚴重影響到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應對策略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小學數學學科
小學數學學科是國家重視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體現,更是對學生進行智力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小學數學的重視與否,課上得好不好,是學校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礎。提高認識,就是要從內心重視,加強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讓它觸及學生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下方面:
1.與學生平等交流,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
步入小學大門,有的學生已經感覺到自己長大了,本想給家里做一些家務但是父母卻不允許。于是,有的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不是自己不想做,而是父母不讓我做,那我就不需要做。面對這樣的想法,我適時組織他們討論,得出結論,然后多爭取實踐的機會。有了我們的支持與鼓勵、同學的建議,再加上親身實踐,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更多。我們要與學生平等交流,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與實踐
學生的一些認識與新的教育觀在生活中沒有得到有效認同,這是學生數學認知與學習行為產生沖突的主要原因。學生的一些正確的學習觀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對數學學習產生質疑。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而應是讓他們親自實踐,進而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并建立起認知標準。我認為數學教學應該面向生活,讓學生到生活中體驗與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fā)揮數學的重要作用。
(二)結合實際,讓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有特色
明確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準備有關材料。由于教學內容不同,學生需要課前準備的材料存在很大差異,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對學生講清楚課前預備材料的內容與用途,以便讓他們有目的地準備材料。例如我在講認識多邊形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多邊形,課前我要求他們查找身邊多邊形,并告訴他們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實物,但每個人都要發(fā)言。這樣的要求,目標明確,針對性非常強,學生容易接受,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指明路徑,讓學生有效獲取相關材料。由于學生年齡小,尤其是農村學生,社會交往能力不高。讓他們走出校門,走上社會收集相關教學材料,是有一定的難度。我們讓他們課前搜集相關材料,向他們指明獲取材料的路徑,盡量讓他們少遇挫折,圓滿地獲取相關的材料,進而產生成功的喜悅。因此,對學生獲取有效材料的路徑我們要心中有數,有時要先作嘗試與必要的準備工作,以確保他們材料搜集工作的順利展開。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育教學中現在還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不足,但只要小學數學教師立足學生實際,以學生為本,堅持學生課堂教學的主體性,力爭做到課內外有機結合,使小學數學課回歸社會生活,科學把握小學數學課程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提升教學水平,就能夠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而讓數學課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