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濤 蘇麗婧 蔡惠鳳 梁月娥 吳永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1442)
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分析
宋 濤 蘇麗婧 蔡惠鳳 梁月娥 吳永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手術室,廣東 廣州 511442)
目的對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間于我院采取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患者66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而觀察組患者采取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術后進食、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及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等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中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少,術后進食時間、術后使用抗生素時間及住院時間均較短,且觀察組患者家屬對于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給予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者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治療情況,值得臨床推廣。
腹腔鏡;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手術室全期護理
給予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患者腹腔鏡下根治術有較好的臨床意義,同時給予患者手術室全期護理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文通過比較常規(guī)護理干預和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臨床療效,對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間于我院采取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患者66例,隨機分為兩組,所選患者均經肛門直腸測壓等檢查確診。對照組中有33例先天性巨結腸患者,其年齡段在2個月~3.5歲,平均年齡為(2.4±0.2)歲,其中男性先天巨結腸患兒21例,占63.64%,女性先天巨結腸患兒12例,占36.36%。觀察組中有33例先天性巨結腸患者,其年齡段在2個月~3歲,平均年齡為(2.1±0.3)歲,其中男性先天巨結腸患兒24例,占72.73%,女性先天巨結腸患兒9例,占27.27%。兩組先天性巨結腸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及疾病情況均沒有顯著性的差異,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在采取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時,采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患者體位為平臥位,且頭低腳高,按照相應手術步驟進行手術治療,手術結束后于患者直腸內留置包裹了凡士林紗條的肛管或硅膠管進行引流。同時給予對照組先天性巨結腸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而觀察組患者采取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術后進食、術后抗生素應用時間及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等情況進行分析比較。其中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層次。
1.3 數據處理:將本次實驗所得數據輸入SPSS18.0軟件包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及例數(n、%)進行數據表示;組件數據檢驗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則組間數據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中數據可知,觀察組中先天性巨結腸患者的術中出血量(7.9±2.1)mL明顯少于對照組(40.3±2.4)mL,術后進食時間(18.6±5.6)h少于對照組(56.5±5.7)h,術后使用抗生素時間(4.5 ±0.5)d短于對照組(7.5±0.7)d,住院時間(6.4±1.5)d短于對照組(11.5±1.3)d,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2中所得數據資料可知,對照組患者家屬對于護理滿意的占84.85%;而觀察組患者家屬對于護理滿意的占96.97,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先天性巨結腸疾病作為常見臨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疾病,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時采取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給予患者相應的臨床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況[1]。由本文所得結果可知,在對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時,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采取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況,提高患者家屬滿意度。
表1 兩組先天性巨結腸患者護理觀察結果比較
表1 兩組先天性巨結腸患者護理觀察結果比較
表2 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在對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患者采取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時,第一,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1 d與患兒進行接觸,從而建立友好護患關系,同時向患者家屬進行手術治療相關注意事項,如禁食、皮膚護理及麻醉恢復期易出現的不適反應和措施等,從而使患者家屬能夠積極配合疾病治療[2]。另一方面,對手術治療所需手術器械及設備進行準備。第二,在患兒進入手術室前,相關護理人員應安撫患兒情緒,并且通過減少不必要聲響等措施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手術室環(huán)境,維持手術室室溫在24~26 ℃,維持手術室相對濕度在40%~60%之間。同時對患者術前禁食、禁水及睡眠情況進行了解,對于不能較好合作的患兒采取4~6 mg/kg劑量的氯胺酮藥物肌肉注射處理[3]。第三,患兒進入手術室后給予安氟醚藥物吸入麻醉,并且選擇患兒的上肢進行靜脈穿刺。于穿刺成功后安置患者上肢,并且保持患者體位舒適。同時于患兒臀部進行凡士林軟膏的涂抹,從而有效防止尿液滲透至其皮膚,減少臀紅情況發(fā)生[4]。第四,于患者麻醉成功后對患者的留置導尿管進行護理,進行導尿管留置時應嚴格按照無菌要求進行,并且采取尿路感染預防措施。取患者體位為平臥位,保證其肢體安全。同時采取控制輸液溫度及沖洗液溫度等措施,積極避免患兒出現術中低體溫情況。第五,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過程中,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若出現異常則應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有效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5]。第六,于患者手術結束后,患者處于全麻蘇醒過程中易出現躁動不安情況,應適當采取約束帶進行肢體固定,從而有效防止患者出現墜床等情況。同時相關護理人員應守護在患兒身邊,協助麻醉時進行蘇醒工作。另一方面,相關護理人員應于患兒手術結束后24 h對患者的體溫及傷口情況進行了解,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術后日常護理及注意事項的講解,從而使其能夠更好配合臨床護理工作[6]。
綜上所述,在對腹腔鏡下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采取臨床護理干預時,采取手術室全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況,同時能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積極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1] 來秀芬,郭榮芹,鄭麗萍,等.小兒腹腔鏡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護理[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4(3):217,220.
[2] 王穎,陸潔婷,林蓉,等.腹腔鏡輔助經肛門行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護理配合和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3,(25):3074-3075, 3077.
[3] 陳海燕,李志紅.腹腔鏡下改良Soave術式治療嬰幼兒巨結腸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9):1820-1822.
[4] 朱宏穎,吳麗玲,柯雅娟,等.小兒腹腔鏡輔助巨結腸根治術的手術配合[J].海南醫(yī)學,2013,24(7):1089-1090.
[5] 袁敏.小兒腹腔鏡輔助下巨結腸根治術20例護理配合[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7):2196-2197.
[6] 陳喜緘,洪華,鄭秀蓮,等.腹腔鏡輔助下改良Soave根治術治療小兒先天性巨結腸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9(8):682-683.
R473.72
B
1671-8194(2014)36-03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