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學蘭
(江蘇省濱海縣中醫(yī)院,江蘇 濱海 224500)
糖尿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治療依從性和預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蔡學蘭
(江蘇省濱??h中醫(yī)院,江蘇 濱海 224500)
目的觀察予以糖尿病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及預后的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資料選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3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予以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及預后的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依從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1%,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糖尿病患者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同時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
糖尿病;綜合護理干預;依從性;預后生活質量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得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不斷的上升。本文主要對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其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選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3例。研究組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患者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38±10.43)歲;對照組中男性25例,女性28例,患者年齡27~74歲,平均年齡(36±10.8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無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患者臨床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患者經空腹血糖檢測,血糖值≥7.0 mmol/L。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所入選患者經臨床診斷為糖尿??;所入選患者自愿簽署相關文件同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并發(fā)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神經性疾病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4 護理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并耐心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的長期治療與積極配合的重要關系。同時對有嚴重焦慮情緒的患者予以心理疏導,消除其顧慮,并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使患者樹立長期和疾病抗爭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②用藥指導:仔細囑咐患者關于胰島素的安置需放置于3 ℃左右的冰箱內,胰島素的用藥劑量需精確,使用時應搖勻但避免劇烈的振蕩,如發(fā)生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yī)。③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身體情況及年齡予以科學的運動指導,一般多選擇慢跑、體操、游泳等。合適的運動時間是餐后的1 h,在開始階段運動的時間由20 min/d,逐漸增加。運動時應隨身攜帶糖分高的食物,以免發(fā)生低血糖。④飲食指導:遵從醫(yī)囑嚴格控制飲食,每天定量定時控制三餐,同時應合理搭配飲食,多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的食物。⑤定期隨訪: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定期的電話隨訪或上門隨訪,為患者進行血糖監(jiān)測,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具體變化并予以指導。
1.5 療效標準和觀察指標:依從性的評價標準,完全依從: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正常服藥、定期進行血糖監(jiān)測、遵醫(yī)囑進行飲食控制和運動;部分依從:患者一定程度上遵醫(yī)囑服藥、監(jiān)測血糖、但不能控制飲食及運動;不依從:不遵醫(yī)囑用藥,自行停藥。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1]。
預后生活質量評價標準:護理后的1年后,為患者發(fā)放SF-36生活質量量表,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填寫調查表,包括軀體功能(PF)、軀體的角色功能(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感覺(GH)、精力(VT)、社會功能(SF)、情緒角色功能(RE)及心理健康(MH)等內容,綜合評價兩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2]。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及預后的生活質量。
1.6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研究組患者對治療的完全依從有28例(52.83%),部分依從為22例(41.51%),不依從為3例(5.66%);對照組患者對治療的完全依從有12例(22.64%),部分依從為25例(47.17%),不依從為16例(30.18%)。對比兩組資料,研究組患者的依從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1%,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根據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發(fā)現,研究組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有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異常性疾病,高血糖一般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分泌異常,導致患者機體的生物作用遭到破壞。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而致使患者的腎臟、心腦血管及神經功能受到損害,嚴重可能致殘甚至死亡,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給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帶來嚴重的負擔。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一些患者由于對糖尿病相關病理與治療的不了解,對其治療予以的重視不足,對治療的依從性不高,特別是一些糖尿病癥狀不明顯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時,一些患者是出現很高的血糖時才會服藥,血糖不高時則不會服藥,這會造成患者的血糖值波動很大。甚至有些患者對血糖藥物認識不清,認為長期使用降血糖的藥物,會產生依賴,因此不能遵從醫(yī)囑堅持服藥或擅自停止服藥。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應采取適當的方式,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以改善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
表1 兩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分,n=73)
表1 兩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分,n=73)
注:*P與對照組比較,P<0.05
相關研究發(fā)現,予以糖尿病患者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手段,不僅能夠有效地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現,同時也能夠提高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3]。本文中予以研究組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其療效十分顯著。予以患者心理健康指導,有計劃詳細為患者解釋糖尿病的誘因、治療及影響恢復的因素,讓患者充分正確了解糖尿病的知識,幫助患者正確面對糖尿病的治療,同時通過積極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合理飲食、適當鍛煉并定期檢測血糖值,堅持治療,減少發(fā)生并發(fā)癥。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預后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幫助糖尿病患者樹立科學的治療觀念,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控制血糖值,改善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與賈巧等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糖尿病患者對臨床治療的依從性,明顯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減少發(fā)生并發(fā)癥,同時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李維春.全程護理干預提高中老年糖尿病生活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3,34(18):391-392.
[2] 李冬.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163-164.
[3] 李燕君.綜合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雜志,2012,10(10):276.
R473.5
B
1671-8194(2014)36-0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