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敏
為了幫助學生找到政治學習的關鍵,順利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教師必須要深挖政治學科資料,多從根本上研究政治的基本特點,抓住最基本的規(guī)律與方法,提升政治學習的效度。筆者從多年的政治教學的特點出發(fā),展開學科自身特點的研究與分析,希望對從事政治教學的廣大同仁有所啟發(fā),以此和廣大同仁進行共同探討。
一、確立好內因與外因之間的關系
通過辯證法的學習我們知道,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因與外因相互起作用的結果,這是辯證法的真諦。同時我們也應清楚,兩者在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相互關系,提升學生的主導和教師的主體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和我們教學過程中都需要加以注意。
首先,因為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需要我們在學習中,落實好兩者辯證關系的運用,對于合理運用兩者關系,提升教學水平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從教育的價值看來,學生是發(fā)展的主體,教師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與教育等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在對學生積極性的促進上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擺正位置,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以教師教為中心到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轉變,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中來,落實政治課堂中的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實現上來。在課堂上采取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手段與評價機制,讓教師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促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與教學過程中落實合作學習的參與者,實現學生與教師的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構架,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和諧相處。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自己作為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所承擔的促進內因起變化的促進者的角色,教師欲充分發(fā)揮自己作為學生發(fā)展外因的推動與促進作用,必須要提升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分析,提升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升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教學設計更加趨于合理與科學,通過教師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提升對課程標準、教材、實時教育學生學情分析等諸多方面的思考與研究,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增加政治課堂的生動性和實時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處理好感性與理性之間的關系
所有的學科教學活動都是人類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是人類認識與實踐基礎上的再認知,并在實踐過程中加以修正和補充,逐步得到完善,提升認知水平。在政治教學中應該重點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注意對基本概念與原理的總結與分析,提升學生對總體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對社會問題與現狀最準確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學生進行認真的把握,不能用簡單的羅列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來替代對觀點和問題的準確描述。社會現象和問題只能作為知識講解的基本材料引入,而不能作為概念的描述,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必須在做題過程中進行直接的表述,不能用事實材料進行論述題的闡述,提升答題的準確度和得分。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參與度,沒有成型的理論,沒有最終形成恰當的知識脈絡,也不能視為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
第二,理論聯系實際,以實現知識應用于實踐。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實現對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提升,更需要在實踐基礎上進一步形成良好的理論基礎,再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實踐再去指導再認識,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水平,實現認識與實踐的相互提升。幫助學生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幫助學生通過設計具體問題并進行分析,實現問題的優(yōu)化、知識的構建和學生能力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