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建
科學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習慣和品質。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無處不充滿科學的身影。而科學本身又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幫助學生迅速掌握各種生存技能,增強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同時又會滋生學生諸多不良的習慣和惡習,如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給學生帶來了巨大方便的同時,也使得太多學生陷入網(wǎng)絡游戲、色情網(wǎng)站等不良的現(xiàn)象之中。因此,小學科學作為小學生系統(tǒng)接受科學教育的課程,應當將德育滲透其中,讓科學課堂充滿人文氣息,更讓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和現(xiàn)象的同時,習得科學的素養(yǎng)和精神。
一、課前準備:充分備好德育內容
從課程分類來看,畢竟小學科學與德育分屬于兩門不同的學科,再加上許多小學科學教師本身就不是德育教師,因此,要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應當要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性工作。一方面,小學科學教師應當深刻剖解科學教材的內容和目標,仔細斟酌課程資源結構,并從中提煉出所要滲透的德育內容;另一方面,應當做充分預設的工作,即思考如何將科學知識或技能與德育觀念和內容進行良好地整合,以促進雙方的共贏發(fā)展,才不會導致兩種教學目標分道揚鑣,讓學生不知所措。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照相機和眼睛”時,為了在本課滲透一定的德育內容,教師應當充分挖掘“照相機”與“眼睛”背后的工作原理,并從這些原理和配置中總結出德育內容。一要正確地使用照相機,如電池的使用、按鍵的使用以及相機的保養(yǎng)等;二要學會健康用眼,在引導學生通過認識近視等眼病后,引導學生適度用眼、注意休息和營養(yǎng)以及經(jīng)常做眼保健操等。這樣一來,教師心中明晰,既明白本課應當進行哪些德育滲透,又明白本課應當在哪里進行重點性的德育教育,做到胸有成竹。
二、課中滲透:無形傳輸?shù)掠R
教學階段是一堂課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它不僅決定了教師教學的成敗,而且影響著學生對既定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所以,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要巧妙地滲透德育內容,關鍵是要做好實際教學的組織安排工作,不能一味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科學技能和科學原理,而只留一小部分來單獨進行德育教育;也不能為了滲透德育,干脆將小學科學課變成了一堂死氣沉沉的訓導課。實際上,我們應當將科學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線索,而將德育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成分,恰到好處地結合相關科學知識進行無形中的傳輸。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骨骼、肌肉的保健”時,由于本課所要傳輸?shù)牡掠R非常多,教師應當正確處理好科學教學與德育滲透的關系,首先,教師可以用《健康歌》作為課堂的導入,并引導學生結合學過的知識。其次,感知骨骼與肌肉對人體的重要性,為學習后續(xù)的保健做奠基。再次,教師通過組織學生現(xiàn)場討論和交流“體育運動對骨骼、肌肉的影響”后,引導學生綜合概括出:適當?shù)捏w育運用能夠起到保健作用,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同時,教師還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認知營養(yǎng)的保健作用。
三、課后強化:注重鞏固德育觀念
道德知識和社會規(guī)范的養(yǎng)成需要一個長期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所以,如果教師單純地希望通過一兩節(jié)科學課的德育滲透,學生就能終身習得,那這種教師不能算作是“無限相信學生潛能”的優(yōu)秀教師,而只會讓學生顧此失彼,最終一無所獲。因此,在步步深入引導學生暫時性習得一定的德育知識和內容后,小學科學教師應當立即進行課后強化,通過各種有效任務的設計,讓學生完成一個個的訓練和實踐任務,以增強學生的德育觀念。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電與生活”時,教師在科學教學中通過各種有效方法引導學生樹立“安全用電”的德育意識后,為了鞏固學生這個基本的規(guī)則和觀念,教師為學生設置了一個課后活動任務:既然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安全用電和正確救助觸電者的方法,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周邊生活,看看對周邊人安全用電現(xiàn)象以及救助觸電者的調查情況以及基本結果如何,看看他們是不是比你聰明。在一星期之內,只要教師能夠督促學生進行真實的調查和實踐,學生就能在這星期中反復訓練和重復學習到的德育知識,從而在腦中得到不斷的強化和記憶。
總之,科學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科學的衍生物并非是完美無瑕的,缺乏一定的選擇力和判斷力的小學生,如果沒有施加必要的引導和幫助,他們容易陷入科學的反面道路中。所以,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在竭力傳輸科學知識的同時,應當將德育的滲透作為基本的線索之一,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所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