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輝
【摘 要】 目的 分析康復訓練配合舌三針對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60例腦卒中后吞咽困難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給予A組患者康復訓練治療,給予B組患者康復訓練配合舌三針治療。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與對比。結果A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3.3%,B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B組治療效果更為優(yōu)越,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訓練配合舌三針對腦卒中后吞咽困難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康復訓練 舌三針 腦卒中 吞咽困難
【中圖分類號】 R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9-0122-01
吞咽困難為腦卒中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因其極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脫水或誤吸誤咽,進而嚴重影響到患者生存質量或生命安全,致使患者病死率增加[1]。我院在康復訓練基礎之上,給予腦卒中后吞咽困難患者舌三針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總結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者均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腦卒中后吞咽困難患者。所有患者經(jīng)頭顱MRI檢查均確診為腦卒中。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30例。排除嚴重昏迷者、腦出血時間超過10天者、缺乏認知能力者、合并有肝腎功能者、不能完成相關治療者以及洼田飲水試驗所得分值不足3分者。A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齡46~74歲,平均年齡(58.9±3.2)歲;腦出血者5例,腦梗死者25例。B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8.6±3.0)歲;腦出血者6例,腦梗死者2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A組患者康復訓練治療。具體操作:由專業(yè)醫(yī)生對患者吞咽情況進行科學評定。護理人員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并做好口腔護理,對患者口腔分泌物進行清理,并協(xié)助患者進食。對于洼田飲水試驗為Ⅴ級的緩則,置入胃管進食,避免患者出現(xiàn)誤吸現(xiàn)象??祻蛶熋刻靺f(xié)助患者進行2次康復訓練,每次30分鐘。訓練內(nèi)容主要有:(1)吞咽訓練。將濕棉簽冷凍后,用其對患者咽后壁、軟腭等部位進行反復刺激。引導患者吸氣、憋氣,接著口含溫開水慢慢下咽,呼氣、咳嗽,此為聲門上吞咽訓練。引導患者吸氣、憋氣,并大聲發(fā)出“啊”的聲音,對患者進行閉鎖聲門訓練。(2)口腔、舌等訓練。引導患者舌頭依次向前、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伸展,反復訓練。然后引導患者進行咬合、鼓腮等運動,同樣反復進行。(3)進食訓練。對于病情穩(wěn)定、神智清醒并有咽反射、可有效進行咳嗽的患者,應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最佳食物形態(tài)、攝入量、體位等給予患者直接進食訓練。
給予B組患者康復訓練配合舌三針治療。在A組患者康復訓練基礎之上,給予患者舌三針治療?;颊呷⊙雠P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選取4.0寸28號毫針,對準廉泉穴,于舌骨上部正中位置向舌根方向扎入,深度為1.5~2.5寸,行針10秒后取針。于舌下位置以同樣的方式行針進行另外兩針治療。每天一次。兩組患者均10天一療程,持續(xù)治療2個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吞咽困難癥狀完全消失,對患者進行洼田飲水試驗,結果為Ⅰ級。有效:吞咽困難癥狀明顯改善,對患者進行洼田飲水試驗,結果比之治療前提升Ⅰ級及以上。無效:吞咽困難癥狀改善不明顯,對患者進行洼田飲水試驗,結果比之治療前未見明顯進步[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表示,對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對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患者顯效12例(40.0%),有效10例(33.3%),無效8例(26.7%),治療總有效率為73.3%;B組患者顯效16例(53.3%),有效11例(36.7%),無效3例(10.0%),治療總有效率為90.0%。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B組治療效果更為優(yōu)越,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腦卒中患者運動神經(jīng)元受到嚴重損傷,導致患者出現(xiàn)假性球麻痹,進而嚴重影響到患者吞咽功能,出現(xiàn)吞咽障礙,患者則多因出現(xiàn)誤吸、誤咽現(xiàn)象,出現(xiàn)拒食、營養(yǎng)不良、脫水、低蛋白等現(xiàn)象,嚴重的可出現(xiàn)窒息現(xiàn)象,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加強吞咽障礙治療,是保證腦卒中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條件之一[3]。
康復訓練為臨床改善患者吞咽障礙的主要方式,其主要通過對吞咽相關的肌肉進行功能訓練,在幫助患者逐漸改善吞咽功能,保證患者飲食正常,提高臨床治療效果[4]。舌三針主要通過對舌上、舌下廉泉穴進行刺激,以起到通舌利咽喉的效果?!躲~人》中稱廉泉為人體舌本,其主要位于舌骨體上緣中點部位。從現(xiàn)代解剖醫(yī)學來說,舌肌、咽肌是保證患者擁有吞咽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舌下神經(jīng)、舌咽神經(jīng)以及迷走神經(jīng)等舌咽肌群進行刺激,可起到通舌竅、利咽喉的作用,進而充分改善患者吞咽困難等現(xiàn)象。通過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知,康復訓練配合舌三針可明顯提高腦卒中后吞咽困難臨床治療效果,有效率達到90%,比之進行單一的康復訓練,效果明顯更佳,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焱平,張欽昌,魯娟.舌三針治療卒中性假性延髓性麻痹致吞咽困難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4(09):83-84.
[2]李寧.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的康復訓練[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09):33.
[3]金福英.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實施康復護理的實用性研究[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35(03)351-353.
[4]余志輝,胡建芳.針刺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 2012,31(09):64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