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滟
摘 要:隨著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問題突顯。從分析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問題出發(fā),就大學英語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了分析討論,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培養(yǎng)優(yōu)秀大學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情感教學;反思性教學
盡管國內外的研究者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策略及途徑提出了許多可行性建議和方案,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由于歷史、地理、經(jīng)濟、文化等的差異很大,這就使得我國高校的背景、文化底蘊、教學環(huán)境、師資力量以及學生英語水平大不相同。由于這樣的客觀條件,大學英語教師不能照搬國外,甚至國內任何一所學校的發(fā)展模式,而必須探索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途徑。這里我們就大學英語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分析討論。
一、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
教師職業(yè)道德,是從事教師職業(yè)的特殊道德要求,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過程中比較穩(wěn)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的總和,是調節(jié)教師與他人、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在特定時期對教師行為的基本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全校大學生的重任,只有提高自己的職業(yè)道德品質,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yè),順應時代的要求,調適自己的心態(tài),不抱怨,不懼怕變化,才能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大學英語教師。
二、不斷提高全面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1.全面的英語專業(yè)知識
大學英語教師傳授的是語言知識,而我國大學生缺少本土英語表達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使用規(guī)范的英語。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具備基本的詞匯、語法以及相當?shù)目谡Z能力和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還應具備文學、語用學、詞匯學、心理語言學及二語習得的相關理論知識。這樣,大學英語教師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增強信心,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期望。
2.一定的教育專業(yè)知識
英語教學畢竟不同于其他專業(yè)的教學。語言是動態(tài)變化的,是文化的承載與反應。英語教學史上曾出現(xiàn)過許多流派,他們主張不同的教學法,如聽說法、交際法、直接法、語法翻譯法、古恩系列教學法等。盡管這些教學法不一定適應現(xiàn)代大學英語教學,但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必須了解外語教學法的歷史,從中汲取適合且能提高目前教學的方法手段。同時,大學英語教師要達到“雙專業(yè)”(學科教學與專業(yè)教學)特點的客觀要求,還必須掌握包括教育學、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心理學、教育史等在內的教育學知識。這樣,大學英語教師才能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科學地進行課堂教學。
三、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2004年1月,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規(guī)定: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而且隨著中國迅速、全面地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各種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需要英語為他們未來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礎,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jīng)成為大學英語教育的主要目標,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成為外語教學改革的方向,這些都給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如英語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的歷史、宗教、風土人情等,還要不斷提高自身對本土文化的修養(yǎng)。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母語和英語在語言結構和文化兩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才能把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機地付諸于課堂實踐當中。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多種途徑來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例如,參加各種本土文化和跨文化培訓、積極申請訪學、出國進修的機會、積極參加科研和外事活動。總之,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利用一切機會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并將其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四、特別重視情感教學
情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它與認知都是由客觀事物的刺激引起的,認知反映客觀事物本身,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和體驗,有消極和積極之分,積極情感對教學能產(chǎn)生不可低估的積極影響。當代人本心理學家羅杰斯十分重視情感因素,他認為學習本身就包括認知和情感兩方面,情感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贊可夫也指出:“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與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變得高度有效?!?/p>
教學過程是一種雙邊活動,其中必然涉及情感交流。大學生面臨學習壓力、人際關系、職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壓力等,而公共英語教師與他們接觸的時間較其他專業(yè)教師要多,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而且在課外以各種方式與學生取得聯(lián)系,交流各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他們的積極情感、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對課堂教學及知識傳授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而且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自信、寬容、樂觀、向上的品質。
五、提倡反思性教學
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主要源自杜威的反思性行為(reflective action)觀念。根據(jù)杜威的看法,反思性行為與常規(guī)性行為(routine action)相對。常規(guī)性行為乃是順從行動、傳統(tǒng)和權威的引導,在任何環(huán)境中,對問題、目標和解決辦法,都用理所當然的方式來界定。反思性行為則是以開放的心靈、負責任與專心誠意的態(tài)度,對任何信念與實踐的先前基礎與后果,作主動、持久與審慎的思考。
反思性英語教學將會為大學英語教師提高科研能力,拓展科研方向開辟一條新路。它克服了以往強調想教師灌輸外界專家觀點和權威理論的缺點,倡導由教師自己負起教學責任,探究教學目標與工作環(huán)境的特點,自己構建知識與理論,然后在課堂里實施它們的原則,這樣教師將會學習在教學中自我引導與調控,通過對重要議題的反思與實踐,促進教師自我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以達到全方位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大學公共英語課程建設與發(fā)展的關鍵。大學英語教師素質的提高以及專業(yè)的成長還有不同的方式途徑,如,給大學英語教師辦培訓班,學習語言學、外語學習理論、測試理論學等;學校也可采取脫產(chǎn)學習、在崗進修等方式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大學英語課教師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及所處環(huán)境,采取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及效果。同時,必須指出,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社會、學校、個體教師的綜合努力才能逐漸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National Board of Teach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cus on World Languages:World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Standards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1(3).
[2]Richards,J. C. Beyond Train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吳一安.優(yōu)秀外語教師專業(yè)素質探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
[4]蔡基剛.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壓力[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