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英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是一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下觀能動性的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注重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與水平??梢哉f,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化學實驗;重要性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科學,可見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學實驗是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主要手段之一,化學實驗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是最有效的途徑。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初中化學學科的學生學習狀況
目前,我國雖提倡素質教育,但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學生的素質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實現(xiàn),且存在一些缺陷,下要有以下幾點表現(xiàn):
首先,化學與語數(shù)外重點學科相比,處于小學科地位,學生通常在小學科所花的學習時間較少,但化學學科學習廣度、深度,均不亞于語數(shù)外大學科,學生如果想用較少時間,取得化學學習效果,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
其次,許多初中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學習過程主要重視考試分數(shù),而并非提高能力,受應試教育影響較深,學生通常認為化學為考試而學,只要保證化學不拉后腿即可。
第三,許多初中學生選擇學科時,并非按照自身喜好,而是按照老師情況,如某些學生喜歡溫和的教師,而有些學生喜歡個性點的教師。化學學習枯燥無味,教師是吸引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
二、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1.化學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根源,是思維的動力。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的魅力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源泉?!盀槭裁窗岩桓P的鐵釘放入鹽酸中常看到鹽酸溶液先是由無色變?yōu)辄S色,然后又看到有氣泡冒出?”“為什么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而且火星四射并產生的黑色固體?”化學實驗中那瞬間變化的現(xiàn)象,會讓學生感到新奇和興奮,并由此產生興趣,而且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能使學生獲得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第一手資料,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直觀、具體,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分析、比較、歸納,一些化學基本概念的形成就顯得順理成章,學生也易理解、易接受。
2.化學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進行化學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化學實驗中需要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設計,制定實驗方案這就要求學生要通過思考和分析對方案進行確定在對實驗過后的現(xiàn)象原理進行總結時,學生要利用自身的語言對內容進行綜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進行鈉與水反應的演示實驗時,可以先在小黑板上列出下列問題:
①鈉在水中的位置;
②鈉與水反應時形態(tài)的變化;
③鈉在水中的運動狀態(tài);
④鈉與水反應時是否有聲音;
⑤反應后溶液的顏色。
通過設置這此觀察點,可以使學生有目的地觀察,避免了學生觀察時的盲目性,也克服了隨意性,提高了觀察效果。經常這樣引導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一一做到有目的、有計劃進行觀察;訓練觀察方法一一有選擇按順序進行觀察,從而漸漸地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3.化學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實驗是以基木操作為基礎的,而且它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要使學生掌握規(guī)范并形成習慣,教師除了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加強檢查,及時糾正外,教師本身還必須加強課堂演示實驗的示范性,因為教師的實驗風格與習慣都將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一切操作,不論是連接裝置、加熱、振蕩試管、取用藥品、聞氣味等都要做到嚴密、規(guī)范,切勿為了節(jié)約時間、圖方便而出現(xiàn)操作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因為不合規(guī)范的操作會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以致無法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出嚴格的要求。因此,通過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通過化學實驗,還能夠使學生樹立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注重實驗過程的準確性和實驗結果的真實性。
4.化學實驗可以增強學生的的環(huán)保意識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將化學知識、化學實驗與環(huán)保知識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促使學生知識、理念、行動統(tǒng)一協(xié)調發(fā)展,切身實地的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并且較之課堂教學更具有直觀性。例如在做有毒氣體(如SO2、CO、NO、Cl2等)的實驗時,用SO2、NO2形成硫酸、硝酸的過程,可增加尾氣處理裝置,以減少有毒氣體的排放;對實驗結束后的廢液、廢物應放入指定地點等,這樣既可減少廢棄物污染,若很難用吸收裝置處理的,則反應物用量應盡量少,采用微型實驗,或直接用flash展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以環(huán)境污染物為實驗樣品,讓學生進行觀察、探究與分析,例如測定大氣飄塵的濃度、測定雨水的pH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經常向學生介紹常用化學試劑的有關性質、貯存和使用知識,以及預防環(huán)境污染的措施。實驗室小環(huán)境的污染,可以看作是整個地球大環(huán)境污染的一個縮影,學生只有在小環(huán)境中受到嚴格、規(guī)范化的環(huán)保實踐教育,將來才能更好的保護地球這個大環(huán)境。只有這樣,教育學生環(huán)境保護要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形成良好的環(huán)保習慣。
三、結語
針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而言,教師應該在講解過程中融入實驗,通過小巧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偠灾?,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觀察化學真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縝密性與開放性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同時,有利于教師提高自身組織教學能力,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賀攀科;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J];教師;2010年11期
[3]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教育部制訂2013.7
[4]《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文件匯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