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軍,蔣蒙,金生源
·短篇論著·
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停藥患者隨訪觀察
陳尚軍,蔣蒙,金生源
目的觀察在停止核苷類藥物(NUCs)治療后,CHB患者的病情復發(fā)情況。方法收集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79例,其中HBeAg陽性患者47例,HBeAg陰性患者32例。接受拉米夫定(LAM)治療者33例、阿德福韋酯(ADV)治療者27例、恩替卡韋(ETV)治療者19例。觀察停藥48 w患者生物化學和病毒學指標的反彈情況。結果在79例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在停藥48 w時HBV DNA轉陽43例(54.4%)。在HBeAg陽性患者,HBV DNA轉陽26例(55.3%),在HBeAg陰性患者,HBV DNA轉陽17例(53.1%),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LAM、ADV和ETV治療患者在停藥后血清HBV DNA轉陽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48 w時ALT再次升高36例(45.6%)。在HBeAg陽性患者,ALT再次升高20例(42.6%),在HBeAg陰性患者,ALT再次升高16例(50.0%),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LAM、ADV和ETV治療的患者血清ALT再次升高發(fā)生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不管應用現(xiàn)有的何種藥物,在停藥后仍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對這些患者的再治療問題值得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類似物;停藥;復發(fā)
雖然核苷(酸)類似物(NUCs)在臨床上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療,但在停藥后疾病復發(fā)的問題日益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和難點[1]。我們回顧性分析了2005年以來應用NUCs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達到停藥標準后停藥,其疾病的轉歸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來源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門診及住院的初次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79例,男性43例,女性36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1.2±11.7)歲。診斷符合2010年發(f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標準,停藥標準[2]為HBeAg陽性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復常、HBeAg血清學轉換后再鞏固治療至少1年,總療程超過2年;HBeAg陰性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檢測下限、ALT復常后再鞏固治療超過1年半,總療程超過2年半。排除其他肝炎病毒和(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重疊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害及長期酗酒者。所有病例既往均未接受過干擾素抗病毒治療。
1.2 檢測方法采用OLYMPUS(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肝腎功能;采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測HBV DNA(上海凱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HBV標志物(上海科華生物制品公司)。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情況在79例CHB患者中,HBeAg陽性47例,HBeAg陰性32例。接受拉米夫定(LAM)治療者33例,接受阿德福韋酯(ADV)治療27例,接受恩替卡韋(ETV)治療者19例。各組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資料未列出),具有可比性。
2.2 HBV DNA轉陽情況在79例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血清HBV DNA轉陽情況隨停藥時間的延長而升高,在48周時HBV DNA轉陽43例(54.4%)。在HBeAg陽性患者HBV DNA轉陽26例(55.3%),在HBeAg陰性患者HBV DNA轉陽17例(53.1%),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LAM、ADV和ETV治療患者在停藥后血清HBV DNA轉陽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1)。
2.3 ALT復發(fā)情況在79例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在48周時ALT再次升高36例(45.6%)。在HBeAg陽性患者,ALT再次升高20例(42.6%),在HBeAg陰性患者,ALT再次升高16例(50.0%),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LAM、ADV和ETV治療的患者血清ALT再次升高發(fā)生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各組患者停藥后HBV DNA轉陽發(fā)生率(%)比較
表2 各組患者停藥后ALT復發(fā)率(%)比較
NUCs的應用極大的推動了CHB的治療,但是追求實現(xiàn)有限治療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是醫(yī)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3]。在停止NUCs藥物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情復發(fā)。有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嚴格按照指南推薦的停藥標準,仍有44.0%~61.4%的患者在1年內(nèi)復發(fā)[4,5]。本研究收集了79例接受NUCs治療達到停藥標準的CHB患者,在1年的觀察過程中,雖然不同NUCs治療的患者在各時間點血清HBV DNA和ALT復發(fā)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隨著停藥時間的延長,HBV DNA和ALT復發(fā)率均呈遞增趨勢,在48周時HBV DNA和ALT復發(fā)率為54.4%(43/79)和45.6%(36/79),與既往的研究基本一致[6]。
盡管接受NUCs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療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復制,然而,由于HBV復制過程中要在細胞核內(nèi)形成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成為HBV復制及轉錄的模板,半衰期長,并可隨肝細胞再生進入到子代細胞中,且目前尚無一種有效的藥物能夠將其清除,因此應用口服NUCs抗病毒治療只能希望通過延長療程來使之耗竭[7]。治療CHB需要長期抗病毒,這一點在學界已經(jīng)達成廣泛的共識。目前,國內(nèi)外指南均推薦使用強效低耐藥的NUCs,但有關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和耐藥結果仍缺少大樣本的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8]。如何實現(xiàn)更為安全的停藥、減少停藥后的復發(fā)率,需要通過更多的探索來優(yōu)化現(xiàn)有的停藥標準。
[1]王宇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停藥問題.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0,3(1):68-72.
[2]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2): 81-89.
[3]毛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療的現(xiàn)狀與思考.實用肝臟病雜志,2013,16(4):289-292.
[4]Ha M,Zhang G,Diao S,et al.A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in hepatitis B e antigen-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stringent cessation criteria for adefovir.Arch Virol,2012,157: 285-290.
[5]Liang Y,Jiang J,Su M,et al.Predictors of relaps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anti-viral therapy.Alment Pharmacol Ther,2011,34:344-352.
[6]陳立,李孝樓,甘巧蓉,等.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停藥復發(fā)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其影響因素.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21(11):825-828.
[7]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19-23.
[8]侯金林,樊蓉,孫劍.持之以恒重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臨床研究.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21(3):161-163.
(收稿:2014-03-17)
(校對:陳宗炳)
Relaps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in patients after nucleos(t)ide analogues withdrawal
Chen Shangjun,Jiang Meng,Jin Shengyuan.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413nd Hospital of PLA,Zhoushan 316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
Hepatitis B;Nucleos(t)ide analogues;Withdrawal;Relapse
10.3969/j.issn.1672-5069.2014.05.021
316000浙江省舟山市解放軍第413醫(yī)院感染病科
陳尚軍,男,44歲,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感染性疾病診治工作。E-mail:csj858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