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婕
為了搞好初中音樂教學,我總結我的教學經(jīng)驗,提煉出了以下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在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師生關系三個重要的教學因素中,如果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那么音樂課教學就會是枯燥乏味,老師講的學生不愿意聽,學生想聽的老師又不清楚,既不能很好展開教學,又不能深入下去。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把具體任務分給小組,讓每個小組自主選擇音樂欣賞素材,并能把要欣賞的作品背景等相關知識和內容介紹給同學,讓同學們積極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老師作為主導的角色,適時地加入其中并進行指導。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們自己搜集掌握的資料,自己的討論結果,成立一個檔案庫,把學生自己的資料整理起來在進行互相學習,也可以讓同學們自己把自己所收集到信息和討論的結果介紹給同學們。一方面,學生查找資料、討論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這樣就豐富了自己的音樂知識,又開拓了自己的音樂視野,使音樂欣賞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上,又挖掘了音樂的內涵。另一方面,學生討論講解的過程,是對知識理解的加深,并且同齡人的講解更貼近學生們內心,易于接受,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變被動為主動,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激情,充分展示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二、運用多種教學工具進行教學,注重教學中的立體效果
音樂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聽覺藝術。先有聽覺上的效果,再有心理上的感知,后才能有所聯(lián)想,進一步發(fā)揮想象,從而才有審美的提高,情操的陶冶。因此,音樂欣賞的學習,必須通過“聽”,通過反復的“聽”,不只一般的感知的“聽”,還要達到理性的“聽”,甚至達到審美意義的“聽”。既然如此,們就可以先在“聽”上下功夫,讓學生能主動的被“聽”吸引住,而后才有“被教育”的可能,這是音樂欣賞實施美育的第一步。要實施此第一步,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可謂音樂教學之“核武器”,它集視、聽、唱、賞于一體,能全方位地滿足聽眾的感官刺激,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實現(xiàn)高標準的視聽同步。例如,欣賞《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時,由于歌曲意境較成人化,學生很難體會這種情緒,更別說引起共鳴了。在教學中若采用多媒體,當前奏響起時,畫面便展現(xiàn)出草原那蒼茫遼闊之美,還有如白云般的羊群,強悍奔跑的駿馬,綠毯上星星點點的帳篷,在一輪紅日的映襯下,如詩如畫,再加上雄渾、嘹亮的歌聲,學生的情趣就會被牢牢地抓住,他們會被優(yōu)美的旋律所吸引,為明朗的草原氣息所陶醉。在觀看畫面,聆聽音樂之中你就會一下子明白音樂表現(xiàn)的事物。當然,并非只有多媒體才可實現(xiàn)“視聽同步”,也可以采用錄像、投影儀、音響等多種措施,只要組合得好,效果同樣不錯。
三、適當?shù)剡M行現(xiàn)場演奏的欣賞
每學期可適當進行幾次教師親自演奏的欣賞課,這樣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人的審美感受首先起源于對美的事物的直接感受,現(xiàn)場演奏的形式能從外在吸引和打動學生,讓他們從聽覺上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使其產(chǎn)生強烈的聽覺印象,同時令他們的情感有所觸動,這種滿含著情感的想象和理解力,對于音樂欣賞這種自由的活動可以使課堂達到和諧的狀況,讓他們不自覺地就進入某種情景,外在上有所發(fā)現(xiàn),內在中有所領悟。這種對美感的個人直覺,對于學生來說可能非常重要。目前不少學生可能在課外接受了輔導班的某些專業(yè)音樂教育,也可以請這些受過專業(yè)教育的學生來做現(xiàn)場的演奏和講解,對演奏者是一個提高和激勵,對于欣賞者也能提高他們的興趣,兩者都將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善于運用情景導入,適時激活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音樂的重要動力,培養(yǎng)音樂興趣是音樂新課程的任務和目標之一?,F(xiàn)在,我們以李煥之的《春節(jié)序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為例,介紹一下為學生營造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一些方法。
在上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紅綢帶、鑼鼓等作為輔助教學的道具。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播放音樂的同時,熟悉并教導學生熟悉音樂的節(jié)奏,然后教一部分同學一起揮動紅綢帶學習跳扭秧歌,再讓部分學生在一旁敲鑼打鼓伴奏,這樣引起學生興趣,也能更好地進行課堂,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這個音樂作品。如果是欣賞歌曲《紅旗飄飄》,可以先播放中國運動健兒在奧運會上的摘金奪銀的精彩畫面,以及站在領獎臺上的運動員注視著國旗冉冉升起時激動人心的畫面,然后以此來啟發(fā)學生,此時立刻,學生們熱情高漲,喜笑顏開,教室里充滿了一種歡天喜地的氣氛。這樣一來,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五、鼓勵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看法
對于一首經(jīng)典的歌曲,它的旋律、主題和帶給人美的感受是難以用簡單的詞匯言明的,甚至不同人會有不同人的見解。對于歌曲的主題也可以讓大家在合理引導的情況下暢所欲言,對詩歌主題的了解掌握的過程,不僅可以捕捉音樂形象,而且采用自主學習討論的形式也會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聆聽質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所以,在欣賞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說”的參與,要引導學生大膽的說出聽過歌曲之后的感受,提高學生的欣賞音樂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欣賞古琴曲《流水》后引導學生談談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們暢所欲言。甚至可以給同學們介紹幾首古詩,講幾個典故,讓他們配合理解。有的人說:“感受到了清澈的潺潺流水?!庇械恼f:“體會到了江河的奔騰,波濤洶涌、驚濤駭浪?!边€有的說:“聽出了江水遠自天上來的氣勢。”還有的說“通過欣賞《流水》,想到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到濃濃的同學情誼。”……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得熱火朝天。
總結
提高中小學教學水平是重要而且必要的,但是方法確實多樣的,我們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適當?shù)夭捎孟鄳姆椒?,樹立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教學媒介,適當進行課堂導入,對主題反復歌唱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