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先
【摘 要】作文評語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一種文字交流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文質(zhì)兼美的作文評語應該體現(xiàn)人文性,讓老師用良好的語言熏陶學生,故作文評語不應該是簡單的、生硬的說教,而應該是娓娓的交談。
【關(guān)鍵詞】作文評語 準確性 人文性
作文評語是老師與學生溝通的一種文字交流方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作文評語大多公式化、模式化,往往會挫傷孩子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恐懼心理,更談不上對學生健康的寫作心態(tài)的引導和高尚人格的培養(yǎng)。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寫好作文評語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一、評語要具準確性
1. 評語要體現(xiàn)階段性原則
《新課標》在作文教學方面,做出了富于層次性和階梯性的宏觀的和微觀的規(guī)定。作文評語就要遵循這一原則漸次指出學生的作文用詞造句是否恰當,連句成段是否完整,觀察生活是否準確,分析事物是否有力,這樣才能規(guī)范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其沿著良好的寫作方向進步成長。
2. 評語要體現(xiàn)差異性原則
不同年級的學生,同一年級不同階段的學生,同一階段能力不同的學生,寫出的文章都會不一樣,即便是低年級作文時的大同小異,“小異”也是現(xiàn)實的存在,更何況中年級的小同大異、高年級的獨自構(gòu)思取材。如果說課堂作文講評注重的是作文中帶有共性的問題,那么,作文本上的作文評語就應多抓一些個性的問題,根據(jù)每個學生、每篇文章的具體情況,提出具體的意見,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得。
二、評語要具人文性
教師要站在理解、尊重學生的角度,改變以往作文評語中作為說教者的形象,與學生進行平等的、耐心的心靈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我認為真正文質(zhì)兼美的作文評語應該體現(xiàn)人文性,讓老師用良好的語言熏陶學生,這對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 讓習作評語充滿愛心
如果說學生的作文離不開情,那么教師的評語更離不開愛。當學生把作文當作向老師表露情感的舞臺時,教師的評語就是展開教師對學生寄寓深情的天地。例如:有位學生,她自小由外婆撫養(yǎng),十歲后才返回家中。調(diào)皮搗蛋的弟弟、對弟弟愛護有加的媽媽和終日忙碌的爸爸使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造成了她的憂郁、敏感、自閉的性格。這一情況在《我告訴您一個秘密》中反映出來。為了讓她樹立生活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氣,感受圍繞在她身邊的快樂和幸福,我為她寫下了這樣的評語:每個人的幸福是因為有親人的存在,幸福著能住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經(jīng)歷風雨,幸福著能共同呼吸清鮮的空氣……當這一切消失時,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單和痛苦呀!試著敞開心胸接納并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幸福是這么的簡單。老師希望你能以微笑面對生活的每一天。這位同學看過評語后,心中的郁悶便漸漸消除了。當笑容重新回到學生的臉上時,她的篇篇文章又充滿了孩童的歡樂。事實證明,愛的力量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源泉。
2. 讓習作評語充滿快樂
一個高明的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更注意到按時施肥澆水,幫助幼苗迅速地發(fā)育成長。每個學生哪怕是有點滴進步,他都會歡欣鼓舞。只要此次習作有明顯進步,就應該正面肯定習作的可貴之處,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增強他們的信心。例如:“這個詞用得妙極了”“你這篇作文詞通句順,我為你的進步高興,愿你再接再厲”“可嘉可賀,又一篇佳作問世了!”“細致的內(nèi)心活動描寫,巧妙的前后照應,證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從你的這篇作文,我仿佛看到21世紀的巴金!”這樣的評語,既肯定了學生對作文技巧的靈活運用,又使學生體驗到作文成功的愉悅與滿足,讓他們覺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讓習作評語充滿情趣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準確的遣詞造句,運用新鮮多彩的語言,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進行新的探求活動。有位學生寫《小螃蟹的故事》,寫得惟妙惟肖,很富有生活情趣,最后還得出了“小螃蟹橫走可愛,人要橫走就煩人了”的道理。如果教師看完文章,就大筆一揮,寫上什么“觀察仔細,語言生動,主題思想深刻”等等,顯然沒什么意義,學生也不愛看。不妨可以這樣評:自然界有許多小精靈,只要你仔細觀察它,它就會給你豐富的聯(lián)想和有益的啟迪。有人觀察蜜蜂,贊美它無私的奉獻精神;有人觀察螞蟻,佩服它勤勞的品格;而你觀察小螃蟹,喜歡它的倔強。看,這些小精靈可真給了我們不少啟迪,真像你說的一樣,螃蟹橫走可愛,人要橫走就煩人了。這是你發(fā)現(xiàn)的道理,大人也得佩服。教師要采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語調(diào),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動評語中提高寫作能力,發(fā)展人格修養(yǎng),使他們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需要,同時也是享受生活、抒寫生活的方式。
總之,教師給學生寫的作文評語,不應該是簡單的,生硬的說教,而應該是娓娓的交談。因為,老師幾句贊美的話、真摯的話,會溝通兩代人的心音,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歡樂。而那些具有獨到的見解、深刻的哲理、誠摯的希望、富有情感色彩的話,也許將伴隨學生們度過整整一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