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藍芩口服液治療慢性咽炎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我院門診自2013年06月~2014年05月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的患者共58 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28例,治療組:使用藍芩口服液,對照組:口服阿莫西林膠囊, 均于用藥后1w觀察其口咽部癥狀及體征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3.3%;對照組有效率85.7%。兩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治療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藍芩口服液具有較好的抗菌、抗病毒、消炎、鎮(zhèn)痛以及增強免疫的作用,無明顯毒副作用,適合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藍芩口服液;咽炎
慢性咽炎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其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 常因上呼吸道急性炎癥遷延或過度煙酒辛辣食物刺激而發(fā)病, 成年人多發(fā), 病程長, 易反復急性發(fā)作。我院使用藍芩口服液治療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取得了很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門診自2013年06月~2014年05月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的患者,共58 例,分為:治療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25~78歲;對照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齡22~77歲,本組病例均無青霉素過敏史。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患者可在原有的咽癢、咽燒灼感、咽異物感、咽干燥感、咽痛、干嘔、發(fā)熱和返酸等癥狀中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常見的誘因為上呼吸道感染、煙酒過度、抑郁、疲乏、生活無規(guī)律等。需排除 ①咽部的特殊感染: 如結核、白喉。②全身感染性疾病等。③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④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咽部表現(xiàn)。
1.2方法 治療組:使用藍芩口服液,3次/d,10~20ml/次。不配合任何其他治療,戒煙戒酒及辛辣食物。對照組:在同樣條件下口服阿莫西林膠囊, 3次/d,0.5g/次,1w為1療程。均于用藥后1w觀察其口咽部癥狀及體征的變化情況。
1.3療效評定 療效標準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標準》。治愈:臨床癥狀消失,檢查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消失,恢復原有光澤。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檢查咽部充血明顯減輕,咽后壁淋巴濾泡不明顯。好轉:臨床癥狀減輕,檢查咽部充血減輕,咽后壁淋巴濾泡減少。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與體征無變化。
2結果
治療組30例,治愈3例,顯效20例,好轉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3%;對照組28例,治愈2例,顯效11例,好轉11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5.7%。兩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治療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不良反應:治療組治療后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對照組出現(xiàn)過敏1例,胃腸道反應3例,更換抗菌藥物后癥狀好轉。
3討論
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的治療以全身抗感染為主,阿莫西林治療該病的臨床療效已肯定,故以此藥作為對照觀察藍芩口服液的療效。結果顯示藍芩口服液對慢性咽炎急性發(fā)作有明顯的療效;且消除了全身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及耐藥性。
中醫(yī)認為慢性咽炎屬\"喉痹\"范圍,亦稱\"梅核氣\",其總病機為陰虛火旺、煉津為痰。臟腑虛損,耗傷陰分,虛火循經(jīng)上擾咽喉,津液不足則咽喉失于濡養(yǎng),故而發(fā)??;或因風熱喉痹反復發(fā)作、外界有害物質(zhì)的刺激,以及嗜煙好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使得余邪留滯體內(nèi),遷延難愈。
有的學者認為本病多因風熱犯肺,暴怒傷肝,情傷日久,氣機失常,復感外邪,化熱熾津;或元陰虧損,無根之火,游行無制,客于咽喉所致。也有學者從病理產(chǎn)物方面論治,主張從痰瘀論治,認為慢性咽炎發(fā)病過程中,\"痰\"和\"瘀\"是最常見的病理因素,而且痰瘀是相互并存的。近年來研究者更多關注到中醫(yī)藥對本病的治療,中醫(yī)藥治療慢性咽炎毒副作用小,作用溫和持久,且具有辨證施治及綜合治療作用。
藍芩口服液成分有板藍根、黃芩、梔子、黃柏、胖大海等,其中板藍根可清瀉胃火、涼血解毒,用于火熱蒸灼所致的咽喉腫痛,具有很強的抗菌、抗病毒作用;黃芩能瀉實火,除濕熱,用于肺經(jīng)火熱,上焦實熱之咽喉腫痛,具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梔子用于邪熱入里,郁結腸中,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胖大海質(zhì)輕宣散,善于開宣肺氣、清瀉郁火,適用于肺氣閉郁之咽喉腫痛。五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解毒消腫、利咽止痛之功效。
藍芩口服液具有較好的抗菌、抗病毒、消炎、鎮(zhèn)痛以及增強免疫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慢性咽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且無明顯毒副作用,適合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張宏.藍芩口服液對慢性咽炎患者IL-2、TNF-α、免疫細胞亞群及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125-127.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