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科臨床中我們常見的感染癥狀基本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現(xiàn)在我們還沒有研制出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干擾素的問世填補了這一項的空白,干擾素被證實具有廣譜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作用。重組人干擾素a-1b是一種采用健康人白細胞來源的干擾素基因克隆和表達的基因工程干擾素,由于其療效顯著、副作用低、不易產(chǎn)生中和抗體等優(yōu)點,近年來已逐漸在臨床上得到了應用。目前我國嚴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疾病使用干擾素,可以減少濫用抗生素,在兒科有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綜述干擾素在兒科常見幾種病中的應用。
關鍵詞:干擾素;上呼吸道感染;兒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將 2014年1月~5月間住院治療的145例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5例,對照組70例,治療組75例患兒中,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齡2.9歲;對照組70例患兒中,男 35例,女35例,平均年齡3.1歲;患兒入院前病程均控制在3d以內(nèi);兩組患兒臨床表現(xiàn)均有發(fā)熱、流涕、咳嗽;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及咽后壁可見濾泡增生;咽腭弓可見皰疹破潰;部分上腭可見潰瘍等癥狀。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上差異均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人選標準 ①年齡在4個月~12歲;②急性起病病程<3d,體溫≥38℃,并伴有咳嗽、流涕、鼻塞、噴嚏等癥狀,部分年長兒還可訴有頭痛、頭昏;③體格檢查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部分患兒咽后壁可見濾泡增生,咽腭弓可見皰疹破潰;部分上腭可見潰瘍;④周圍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在正常范圍或分類中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稍高于正常值,部分血常規(guī)中含有1~2%變異淋巴細胞。
1.3方法 按常規(guī)應用止流涕、止咳、高熱時口服布洛芬退熱,不應用抗生素,囑患兒多飲水或增加補液量。治療組:按患兒年齡差異給予不同劑量的干擾素(商品名:賽若金,由深圳科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肌注重組干擾素a 1b 10 萬u·kg-1·d-1療程根據(jù)患兒病情輕重情況治療3d。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利巴韋林注射液 重慶迪康長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10~15mg·kg-1·d-1,加入葡萄糖靜滴,1次/d,連用 3d。
1.4療效評價 本試驗中觀察指標為發(fā)熱天數(shù)、咳嗽時間、扁桃體腫大分度、口腔咽腭弓皰疹及皰疹恢復情況和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療效判定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診斷標準:顯效:用藥 12~48h后體溫恢復正常,咳嗽、流涕、咽腭弓皰疹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或消失;有效:體溫48~72h內(nèi)恢復正常,咳嗽、 流涕、咽腭弓皰疹等臨床癥狀好轉(zhuǎn); 無效:體溫在72h內(nèi)仍未恢復正常,咳嗽、 流涕、咽腭弓皰疹等癥狀無改善。
2結(jié)果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 1。
治療組顯效率 66.9%,對照組顯效率 23.1%,兩組顯效率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值均<0.001) , 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在治療組的75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第一次肌注干擾素后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發(fā)熱,體溫在38.5℃以上,經(jīng)對癥處理后體溫恢復正常,其余未見毒副作用。
3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診斷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也可統(tǒng)稱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有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干擾素是人體在外源性或內(nèi)源性有生物作用下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低相對分子糖蛋白,不能直接滅活病毒,而是通過誘導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發(fā)揮效應。干擾素首先作用于細胞的干擾素受體,經(jīng)信號轉(zhuǎn)導等一系列生化過程,激活細胞基因表達多種抗病毒蛋白,實現(xiàn)對病毒的抑制作用??共《镜鞍字饕?′-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鏈的合成,使病毒復制終止,同時可以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以及細胞生長和分化,所以抗病毒效果比一般藥物強而持久。
本資料顯示,治療組經(jīng)重組人干擾素a1b治療,和對照組相比,患兒平均退熱時間、咽充血及咽腭弓皰疹消退消退時間均有明顯縮短,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01)。在治療期間未見明顯副作用,故我們認為重組人干擾素a1b治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比較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3.1兒科抗病毒治療 病毒可以引起兒科多種感染性疾病,嚴重威脅小兒健康。我國已采用預防接種來減少病毒性感染的流行,如甲乙型肝炎、麻疹、 風疹、水痘、 腮腺炎等發(fā)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特別是乙腦疫苗的開展,大大減少患兒的患病率及死亡率。近幾年來又不斷出現(xiàn)新的病毒,如冠狀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對小兒的健康和生命帶來新的威脅,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性十分明顯 。
3.2 從小兒發(fā)病率來看,其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中病患率最高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是主要病原,在兒科疾病治療中抗病毒治療就顯得極為重要?,F(xiàn)目前我國濫用抗生素情況比較普遍,盲目大量使用抗生素,忽略抗病毒治療。據(jù)調(diào)查資料:90%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是病毒,但98.5%的門診處方使用抗生素,其中80%使用的抗生素沒有明確指征或根本不是適應證,僅有1/3是單獨或合并使用抗病毒療法。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嚴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疾病使用干擾素,可以減少濫用抗生素,在兒科有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梅.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源學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11(2):117-118.
[2]蔡曉紅.兒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3,21(6):341.
[3]趙曉東.重慶醫(yī)科大學兒童醫(yī)院1996~2001年抗生素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兒科雜志,2002,40(8):467.
[4]陳亞民,武建國.重組人干擾素-αIb滴鼻治療新生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西北藥學雜志,2007(06).
[5]段竹梅,夏麗萍.重組人干擾素-αIb超聲霧化治療新生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14).
[6]黃東,林俊鴻.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體會[J].中外醫(yī)療,2009(06).
[7]羅翌,李際強,鄭丹文,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學調(diào)查及臨床特征的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17).
[8]王福霞,劉麗利,任劼,等.重組人干擾素α1b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9(05).
[9]張國有.156 例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診治分析[J].求醫(yī)問藥,2012(06).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