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患者多因足部保護不當導致病發(fā),重者可導致壞死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通過應用高壓氧對糖尿病足的患者進行治療,同時結合臨床藥物、飲食等治療,以期探索治療糖尿病足的更加經濟有效的方法?;颊甙凑针S機原則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藥物、飲食、徹底清創(chuàng)等治療,并結合有效的健康指導及正確的足部護理,1個月為期,觀察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應用高壓氧治療糖尿病足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
關鍵詞:糖尿病;糖尿病足;高壓氧
糖尿病足發(fā)病機制一般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認為高血糖和低血糖都可能導致糖尿病神經病變;其次是微血管病變導致。另外,必需脂肪酸代謝異常、神經生長營養(yǎng)因子調節(jié)失常、C肽、神經軸突運轉異常、自身免疫因素等均可導致該病。但是至今臨床尚無確實可靠的治療方法,探求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是當前治療該病的主要研究方向。高壓氧是在高壓力下吸氧直接提高血液中氧容量,對改善微血管病變有明顯作用。
課題采用高壓氧對糖尿病足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來源于我院住院糖尿病足患者86例,男女比例51/35,平均年齡(57±12.3)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經臨床降糖、抗感染、飲食療法、營養(yǎng)神經、外用胰島素、徹底清創(chuàng)等治療,并結合有效的健康指導及正確的足部護理。治療組給予高壓氧治療1次/d,共2個療程,10d 1個療程,休息3d后再行第2療程。
對照兩組患者1月后治療效果。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入選標準 根據(jù)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糖尿病癥狀,F(xiàn)DG≥7.0mmol/L,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1.4判定標準 患者足部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為治愈,好轉為足部感染明顯控制,創(chuàng)傷面明顯變小,無效為足部感染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1.5用Excel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以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1月后高壓氧治療組患者足部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患者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壞疽,稱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如果治療不及時常常引起患者的截肢甚至死亡。然而,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目前并無確切的治療方法。大多醫(yī)院僅僅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知識教育,待患者發(fā)病后再給予治療。而這時往往已經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糖尿病初期就教給患者足部護理知識、飲食知識十分重要,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足部有感染一定早期治療,不可盲目自行處理。
足部護理包括保持足的清潔,用中性香皂洗凈,水溫不超過37℃, 避免泡腳,用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擦干,避免指縫間的皮膚擦破,干燥的皮膚應適當使用潤滑乳液或營養(yǎng)霜,修剪指甲要學會正確的剪趾甲的方法,經常檢查足部是否有破裂、水皰、紅腫、疼痛、雞眼、足癬等。經常觀察足背動脈,如發(fā)現(xiàn)有搏動減弱或消失、皮膚溫度降低、肢端發(fā)涼,提示局部缺血、缺氧,需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及早處理。
高壓氧治療效果早在多年前已發(fā)現(xiàn),但由于高壓氧治療的不便性和醫(yī)護人員對該病的輕視阻礙了該項治療的實施。課題中可見,高壓氧對于該病的治療十分有效,希望臨床對于糖尿病足患者及早實施積極治療,避免導致患者最后的截肢。
參考文獻:
[1]葉任高.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06-808.
[2]杜桂芹.循證護理在糖尿病足局部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原醫(yī)刊,2005(14) .
[3]姚小珠,陳蔚.中藥泡足聯(lián)合局部換藥治療潰瘍性糖尿病足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7,22(5):42.
[4]Apelqvist J,Bakker K,van Houtum WH,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J].Diabetes Metabolism Reviews,2000.
[5]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Report of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1997.
[6]APELQVIST J,LARSSON J.Wha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incidence of amputation in the diabetic foot[J]. Diabetes Metabolism Reviews,2000.
[7]Boykin JV Jr.The nitric oxide connection: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becaplermin and diabetic ulcer management[J].Advances in Skin and Wound Care,2000.
[8]Boulton AJ.The diabetic foot: a global view[J].Diabetes Metabolism Reviews,200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