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針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實施早期的高血氧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得74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而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高壓氧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如:治療效果、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結果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參照組,同時試驗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的MMSE與ADL評分情況明顯高于參照組,兩組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 針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早期高壓氧治療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高壓氧;早期
高血壓性腦出血在神經外科中是比較常見的合并癥,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血壓突然升高引發(fā)腦血管破裂而導致腦出血情況發(fā)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致殘率與發(fā)病率[1]。因此,筆者針對患有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實施早期高壓氧的臨床效果進行探析,詳細報告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拾的高血壓腦出血的7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選取標準:①均是自愿參加治療,并簽署同意書;②患有精神障礙或精神家族史的患者除外;③意識障礙與語言障礙的患者除外;④不配合治療的患者除外。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參照組患者有37例,其中男性患者為19例,女性患者為18例,;年齡42~89歲,平均年齡(63.2±3.5)歲。試驗組患者有37例,其中男性患者為17例,女性患者為20例,;年齡41~86歲,平均年齡(61.1±3.1)歲。兩組患者從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對患者實施開顱手術、有效的控制血壓、預防感染發(fā)生法、降低顱內壓、預防癲癇、營養(yǎng)神經、預防并發(fā)癥等操作,并且還要及時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在加上對患者進行康復綜合治療,如:作業(yè)療法、運動療法、心理療法等。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進行早期高壓氧,試驗組患者首先進行5d的常規(guī)治療后,再對其實施早期高壓氧,采用的是我院指定的氧艙進行治療,壓力選取0.2MPa,加壓為20min,患者穩(wěn)壓吸氧持續(xù)80min,間隔休息的時間為10min,減壓的時間為20min,進行1次/d,使用6次/w[2]。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子來治療6個月后,分別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其中將治療效果分為三個階段:顯效、有效、無效。然后在對患者的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進行判定,分別采用MMSE(簡易智能狀態(tài)檢查量表)與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進行評分[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分析處理,計數(shù)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參照組,試驗組患者的顯效率為56.76%(21例),有效率為29.73%(11例),無效率為29.73%(1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6.49%。參照組患者的顯效率為32.43%(12),有效率為18.92%(7),無效率為37.85%(14),治療總有效率為51.3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MMSE與ADL評分 試驗組患者治療前的MMSE評分情況為(14.23±3.12)分,治療后MMSE評分為(25.34±5.23)分,參照組患者治療前的MMSE評分情況為(14.43±3.34)分,治療后MMSE評分為(17.65±3.43)分。兩組患者治療前MMSE評分情況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的MMSE評分情況要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而試驗組患者治療前的ADL評分情況為(14.62±5.2)分,治療后的ADL評分為(61.21±11.21)分,參照組患者治療前的ADL評分情況為(15.32±5.8)分,治療后的ADL評分為(32.21±8.23)分,兩組患者治療前ADL評分情況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的ADL評分情況要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
3討論
患者在出現(xiàn)高血壓性腦出血時,腦血腫的四周或遠隔區(qū)域會出現(xiàn)局部腦血流不足或腦灌注壓降低的情況,最后導致患者腦周圍或者是更遠的區(qū)域受到缺血性損害。其中早期的高血氧治療不僅可以將組織中的含氧量提高,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腦缺血。由于近幾年來高壓氧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不單純應用于腦梗塞,也適用于腦出血的治療中。
臨床上認為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實施的高壓氧需要選擇在出血靜止期進行,同時患者的腦出血疾病不容易康復,產生的后遺癥較多。當患者顱內血腫形成后,會在出血灶四周和正常的腦組織存在的可逆功能較低,如果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會增多此區(qū)域的壞死細胞,同時遺留的后遺癥也會很嚴重。本次研究在患者進行相應的常規(guī)治療后給予高氧壓,治療后患者的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顯著效果,因此證明早期進行高壓氧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
總之,針對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患者實施早期的高壓氧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呂安,陳治標,陳治軍,等.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7(5):273-275.
[2]李金林.早期高壓氧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3,24(23):3537-3538.
[3]陳曉明,張志強.高壓氧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3(81):766-768.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