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靜配中心(PIVAS)藥物調配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方法 回顧總結我院PIVAS調配工作細則及體會。結果 靜脈藥物集中調配后,調配差錯、藥品損耗、風險事件均明顯減少,在提高藥物調配質量的同時,保證了用藥安全性。結論 PIVAS開展靜脈用藥集中配置,提高了藥物配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值得深究推廣。
關鍵詞:PIVAS;調配工作;質量和效率
靜脈藥物調配中心(PIVAS)是在符合國際標準下,依據(jù)藥物特性設立的潔凈間內,由專門培訓的護理人員、藥學人員及其他技術人員,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技術行靜脈滴注藥物調配的場所[1]。衛(wèi)生部于2010年頒布《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guī)范》,強調建立PIVAS,實行藥物集中調配供應的必要性。相較于傳統(tǒng)靜脈用藥配置的環(huán)境、差錯、職業(yè)危害等安全隱患,PIVAS配藥不僅明顯降低了各安全隱患,還顯著提升了藥物調配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確?;颊哂盟幇踩訹2],現(xiàn)總結我院PIVAS藥物調配工作細則及體會如下。
1藥物調配前期準備
收到醫(yī)囑先由審方藥師行合理性審查,包括藥品的名稱、規(guī)格、用量、濃度、穩(wěn)定性、溶媒選擇及藥物配伍等;醫(yī)囑審查合格后,由護士打印成輸液標簽,不同科室以不同顏色標簽區(qū)分,或是用不同顏色藥筐放置藥品;核對藥師依據(jù)輸液標簽擺放藥品,核查并由雙人簽名后,將藥筐送入傳遞窗。
2藥物調配相關操作
2.1配置前準備 配置藥物前30 min,先開啟凈化裝置,生物安全柜用消毒劑全面消毒,然后打開柜內照明燈;配置護士接受藥筐后,需再次仔細核對藥品。
2.2 除西林瓶蓋、切割安瓿 所有操作在工作臺內沿8~10 cm、外沿20 cm,距臺面至少10 cm的區(qū)域內完成;除西林瓶蓋前,先用75%酒精消毒瓶膠塞,在生物安全柜側壁處打開;打開安瓿前,先輕敲其頂部和頸部,用75%酒精擦拭頸段,砂輪切割(小于頸段1/4 w)后再次擦拭[3],再于生物安全柜側壁處打開。
2.3溶解藥物 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及針頭,操作前將注射器可活動部件嚴格固定;在溶解藥物時,溶媒需沿瓶壁緩慢注入,待瓶內藥粉浸透后方可行振動;為在保證充分溶解下加快速度,對有特殊要求藥品需采用不同措施;某些藥品需注入適量溶媒,對美洛西林粉針劑,溶媒需>10 mL方可完全溶解;某些藥品需選用合適震蕩方式,如哌拉西林粉針劑,若采用橫向震蕩,藥粉因粘在瓶壁較難溶解,若改用豎式震蕩,可在提高溶解速度的同時,減少泡沫產生。
2.4抽取藥液 若為安瓿,先傾斜安瓿,再將針頭斜面靠近開口,若為西林瓶,盡量使針頭的斜面與瓶塞成直角插入,抽取藥液不宜超過針筒長度3/4,抽取后立即使針頭向上,對于西林瓶配置至少需兩次針頭插入,后幾次應盡量插在第一次插入處。
2.5 排放藥液 若是安瓿,排氣時需戴上針帽后再排,若是西林瓶,盡量使針頭的斜面與瓶塞成直角插入,立即將針筒垂直;若針筒內仍有空氣,應分次注入瓶中;瓶裝量超過5 mL時,最好選用不沾水的過濾針頭,先注入少量的空氣;操作過程中剩余藥液,需及時棄于密閉且有標識的容器內。
2.6成品檢查及發(fā)放 核查藥師根據(jù)輸液標簽,逐項核對成品輸液外觀質量、空安瓿和西林瓶的名稱、規(guī)格、用量等符合情況,確認無誤后注明存放條件,再由傳遞窗送出;由專員打包核查后的成品輸液,并置于周轉箱,按科室、病區(qū)裝車發(fā)放。
3藥物調配后期處理
做好藥物配置結束后的清場與消毒工作:每一份成品輸液調配完成后,需及時清理生物安全柜的臺面廢棄物,分別用水擦拭,用75%酒精消毒;每日配置工作結束后,需徹底清場,并打開回風槽道的外蓋,用水和75%酒精擦拭清潔并消毒;將配置過程中使用的針筒、針頭,立即丟置于帶蓋、防刺、防漏容器內,其余手套、紗布、輸液器、吸水墊等棄于密封聚氯乙烯塑料袋內,再置于有警示標識的帶蓋、防刺、防漏容器內[4]。
4藥物調配體會
為了進一步提高藥物調配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本組總結配置經驗如下:①減少殘余液,可通過增加西林瓶內壓、控制空氣推入瓶內力度和速度等方法,減少泡沫產生;使用斜面針頭時,插入瓶內應將斜面朝下,保證抽吸完全;②減少輸液微粒產生,對于安瓿,盡可能不用砂輪,若必須用,先用75%酒精擦拭,注意盡量在安瓿原有的劃痕上劃割<1/4 w頸長,再用酒精擦拭除去碎屑;掰斷時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分別置于劃痕下面和藍點位置,以減少破碎;砂輪越靠中心處,硬度降低,切割時留下許多細砂,較難擦拭干凈,應及時更換;③減少西林瓶塞碎屑,雖然斜面針頭抽吸完全,但側孔針頭可減少插入時的瓶塞碎屑,對于>10 cm針筒選用側孔針頭,<10 cm的選用斜面針頭;盡量使針頭的斜面與瓶塞成直角插入,二次插入時,盡量在原有針孔處,可減少碎屑產生;④提高配置速度,同種藥品可選擇易掰開安瓿供應商,縮減使用砂輪的幾率和時間;根據(jù)不同藥物的不同溶解要求,實施相應配置操作,如合適溶媒的選擇、注入量的掌握及震蕩方式選擇等,提高配置安全性,節(jié)省時間。
5討論
靜脈藥物實際配置過程中,本組發(fā)現(xiàn)某些針劑需特殊配置方式:①對粉狀物較多的西林瓶針劑,如阿洛西林粉針,粉狀物量多,加入溶媒后藥液通常在上方,若即刻震蕩,藥粉因粘于瓶壁難以溶解;本組發(fā)現(xiàn),應在注入溶媒前,將西林瓶搖晃幾下,使藥粉松散,注入溶媒同時轉動瓶身,可加快溶解,或是加入溶媒后,先用力搖晃西林瓶,待其內藥物松散分布于液體后,再置入震蕩器。②對負壓的西林瓶粉針劑,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直接抽取時因負壓常會自動抽吸,需拔出再次抽吸,易致瓶塞;本組發(fā)現(xiàn),針筒內除液體外,加存3 mL左右空氣再行溶解抽吸,便可一次完成,提高工作效率。③對含易產氣敷料的西林瓶針劑,如頭孢替安粉針,其內含碳酸氫鈉緩沖劑,若按常規(guī)抽取方法,可造成藥液噴出,甚至彈出注射器活塞;本組發(fā)現(xiàn),用30 mL針筒先抽約5 mL輸液注入,立即抽出大半筒氣體,待溶解后再30 mL針筒按原針孔抽吸藥液,殘存微量氣體不至將針栓推出。
6結論
靜脈藥物調配中心(PIVAS)的設立,改變了傳統(tǒng)藥物配置工作流程,不再處于開放條件下,對靜脈用藥進行集中配置后,為患者提供了安全、無菌、高效的靜脈用藥[5],也降低了對醫(yī)患人員的職業(yè)危害,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調配差錯、風險事件顯著減少,同時減少了藥品浪費,降低了醫(yī)療成本。
參考文獻:
[1]廖鴻,等.淺談護士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作用及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8):390-391.
[2]李建華.靜脈藥物調配技巧對質量和效率的影響[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290.
[3]張英.細胞毒性藥物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標準操作規(guī)程的探究與展望[J].中國醫(yī)藥,2012,7(1):123-124.
[4]王杏飛,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在細胞毒性藥物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1):980-981.
[5]歐陽仲毅,等.靜脈用藥調配中心運行前后藥品質量管理缺陷的對比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4):113-114.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