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信心護理對擇期子宮肌瘤手術患者手術配合度及術前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選取6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再給予患者信心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術前狀態(tài)以及手術配合度。結果 觀察組手術配合度(100%)高于對照組(8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術前1h的應激狀態(tài)指標(血壓、心率、血糖、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擇期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進行術前信心護理,能有效降低術前應急性,提高患者的手術配合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擇期子宮肌瘤手術;信心護理;手術配合度;術前狀態(tài);影響
子宮肌瘤是中青年女性最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一般臨床多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但由于手術部位為子宮,該器官是女性最為重要的生殖器官,因此,很多患者難免出現(xiàn)手術恐懼癥,擔心手術會對性功能、女性特征、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造成不良影響,由此易產(chǎn)生緊張、焦慮、煩躁、恐懼等不良情緒,在這些不良情緒的影響下,會降低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不利于手術的開展,且易出現(xiàn)術后感染[1]。因此,術前對患者進行信心護理十分必要,其在整體護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凸顯,成為臨床護理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我院對60例擇期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進行信心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擇期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符合以下條件:①術前不存在免疫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惡性腫瘤病史、全身嚴重感染、明顯心血管等疾??;②疾病均經(jīng)病理和手術證實,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③患者的聽力良好,能正常交流和溝通;④排除患有心、肝、腎重大病癥以及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例,年齡24~46歲,平均年齡(39.4±5.4)歲;其中,19例多發(fā)肌瘤、11例單發(fā)肌瘤;部位:13例漿膜下,15例肌壁間,2例黏膜下。對照組30例,年齡23~47歲,平均年齡(38.9±6.2)歲;其中,18例多發(fā)肌瘤、12例單發(fā)肌瘤;部位:12例漿膜下,17例肌壁間,1例黏膜下。兩組患者的年齡、肌瘤類型、肌瘤、肌瘤位置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如術前準備、常規(guī)檢查、飲食指導、基礎護理、病癥監(jiān)護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再給予術前信心護理,具體如下。
1.2.1認知護理 術前多與患者交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子宮肌瘤手術的相關知識,包括手術的注意事項、配合要點、手術的過程、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護理要點等。為使患者熟知以上知識點,可為患者播放手術錄像、發(fā)放自制宣傳冊等加深印象。另外,明確告知患者手術對身體的影響小,只要積極配合手術,注意相關事項等就能順利完成手術,且手術成功后不會對生育、性生活等產(chǎn)生影響[2]。以此提高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手術。
1.2.2心理護理 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至關重要,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說出內(nèi)心的困惑,耐心傾聽患者訴說,理解其難以言狀的苦衷。并通過得體的言行對患者表示理解和關懷,如站在朋友的角度給予其安慰和鼓勵,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交談中注意言辭應穩(wěn)妥,不傷害患者的自尊心,語言宜輕柔,真誠,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3]。為更好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可建議患者傾聽輕音樂,進行適當?shù)膽敉饣顒拥?,以轉移注意力。
1.2.3鼓勵家屬支持 鼓勵家屬多關心患者,在給予患者認知療法時,也對其配偶進行該療法,使其從心理上、生活上都能給予患者鼓勵和安慰,使患者深切感受到被愛,提升對手術治療的期望值和迫切性,并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愛人、家庭、社會。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的術前狀態(tài),包括生理和心理應激狀態(tài),其中,生理應激狀態(tài)包括檢測患者的血壓、心率、血糖指標。心理應激狀態(tài)則主要自制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狀況進行評定,其中,低于50為無焦慮癥狀、50~59為輕度焦慮、60~69為經(jīng)常焦慮(中度焦慮)、70以上則為重度焦慮[4],比較兩組SAS評分的平均值。
另外,比較兩組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并分為良好、尚可、差三個等級:①良好: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心率、血壓的波動程度均處于耐受范圍內(nèi),手術順利完成;②尚可:患者需要在其他人的督促下才能配合手術,心率、血壓的波動程度處于耐受范圍內(nèi),手術順利完成[5];③差:患者表現(xiàn)出抗拒現(xiàn)象,不配合手術進行,心率、血壓的波動程度較大。手術配合度=(良好+尚可)/總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3.0軟件,用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t檢驗,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P<0.05表示差異較大,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前生理和心理應激比較 觀察組血壓、心率、血糖、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手術配合度 觀察組患者對手術的配合度為100%,對照組為80%,觀察組的手術配合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子宮肌瘤女性常見病、多發(fā)病,約占良性腫瘤的25%左右,且以中青年女性多見。一般子宮肌瘤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手術部位是女性最為重要的生殖器官,因此,患者在面對手術時常表現(xiàn)出緊張、恐懼、焦慮等心理問題,在心理重壓下,患者往往對手術表現(xiàn)出不配合,甚至出現(xiàn)抗拒心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且易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影響預后。因此,對患者術前進行信心護理非常重要。信心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發(fā)揮出越來越突出的優(yōu)勢,、該護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其認知護理、心理護理等,以此激勵患者的行為,調(diào)動其內(nèi)在的力量,使其能最快地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平穩(wěn)地度過圍術期的一種護理方法。
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再進行信心護理,結果顯示該組患者術前應急狀態(tài),包括生理(血壓、心率、血糖指標)以及心理焦慮程度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術前應急狀態(tài)比較輕微。除此之外,該組的手術配合度為100%,也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
可見,信心護理滿足了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對疾病狀態(tài)改善的功能訴求,有利于患者重塑治療的信心,減少術前應激,能以最好的心理和身體狀態(tài)接受手術,保證手術的順利、安全進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曉娜,郗艷.自我效能感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前焦慮及手術配合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978-979.
[2]許慧燕.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手術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z4):188-189.
[3]花立敏,孫艷芳,王繼紅.子宮肌瘤手術護理體會[J].2010,8(08):118.
[4]王世萍.優(yōu)質(zhì)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02):259.
[5]孫玉芳.子宮肌瘤手術臨床護理路徑效果分析[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1,09(12):258.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