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觀察,探討小兒麻醉中嘔吐反流誤吸的發(fā)生原因和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來入院治療的,符合診斷標準的39例小兒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患兒進行臨床分析,并對研究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在麻醉誘導時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的有11例(28.21%),所有患兒中,發(fā)生在全麻皮囊加壓吸氧誘導時7例(17.95% );在術中滲血液吸引刺激和操作探查時,患兒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11例(28.21%);由于術中外科操作錯誤3例(7.69%);術畢氣管導管拔管時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的患兒有7例(17.95%)。結論 針對小兒麻醉中的反流誤吸的治療,關鍵在于早預防,應始終以及時發(fā)現(xiàn)、綜合支持治療。另外,在此臨床研究基礎上,有選擇性地應用一些其他療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臨床效果,這對于改善患兒病情,提高預后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小兒麻醉;嘔吐反流誤吸;臨床分析
小兒患者麻醉期胃內(nèi)物反流誤吸、嘔吐,是手術麻醉工作中遇到的相對嚴重的并發(fā)癥,同時小兒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是肺部術后嚴重并發(fā)癥。嘔吐誤吸是患兒死亡的原因之一[1,2]。在嘔吐反流誤吸患者中,小兒多為呼吸問題,而成人多為循環(huán)問題。小于4歲大于1歲的患兒,長時間手術(超過6h) 、急診手術危險性增高;小于1個月的新生兒一旦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最易發(fā)生危險,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主要來源于外科疾病或新生兒疾病。因此,必須采取藥物及時有效的控制小兒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改善各種并發(fā)癥狀[3]。小兒麻醉中嘔吐、反流誤吸的治療原則主要在于早日采取治療措施,及時、足療程以及綜合性實施,除此之外還應時刻注意患兒的病情變化,并及時對癥處理。本研究采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小兒麻醉期嘔吐、胃內(nèi)容物反流誤吸患兒39例,并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以增強大家對此癥狀的防范意識。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來入院治療的 39例小兒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患兒,并對研究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年齡6h~9歲,其中男21例,女18例,所有患者均為發(fā)病初期。其中6h~1歲14例;1~3歲13例;3~9歲12例,其中小于1歲有20例,平均年齡2.3歲;手術種類包括:5例行腦外傷手術,2例會陰部外傷清創(chuàng)縫合術,3例膿腫切開引流術,12例耳鼻腔手術(扁桃體、耳道異物、鼻息肉),13例行腹部手術(嵌頓性瘡、闌尾炎、腸套疊、腎積水),4例食道異物取出手術。
1.2方法 麻醉方法包括:12例選擇氣管全麻插管,7例選擇全麻插管加連續(xù)硬膜外阻滯,8例選擇基礎加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行鼻部手術,12例選擇基礎加臂叢神經(jīng)阻滯;39例患兒術前應禁食充分,5例隱瞞進食史,3例飽胃,20例平診手術,16例急診手術,3例行門診手術。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在39例嘔吐反流誤吸患兒中,在麻醉誘導時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的有11例(28.21%),所有患兒中,發(fā)生在全麻皮囊加壓吸氧誘導時7例(17.94% );在術中滲血液吸引刺激和操作探查時,患兒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11例(28.21%);在本組39例患兒中,由于術中外科操作錯誤3例(7.69%,腸閉式減壓時向胃端擠壓);術畢氣管導管拔管時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的患兒有7例(17.95%),本研究中患兒的嘔吐、反流誤吸情況都被醫(yī)護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進行救治,見表1。
3討論
全麻狀態(tài)下,患兒的不合作性,決定了小兒麻醉手術大多需在完全安靜的環(huán)境下進行,待患兒入睡(基礎麻醉)后才能順利完成,而本研究中,患兒在基礎麻醉狀態(tài)下,身體機能的保護性的排痰、咳嗽、吞咽等反射往往會短暫性的消失或減退;除此之外,加上手術麻醉等刺激性操作,小兒麻醉手術最容易發(fā)生嘔吐、反流誤吸等并發(fā)癥。有相關文獻報道,小兒嘔吐、反流誤吸發(fā)生的風險率約為成人的2倍以上[4]。本研究對我院39例小兒麻醉中嘔吐、反流誤吸的樣本進行分析,常見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3.1不夠妥當?shù)穆樽矸绞竭x擇,增加了小兒嘔吐、反流誤吸風險發(fā)生率[5]。如對于入院治療的腹脹狀況明顯的腸梗阻病人,行剖腹探查術時,由于胃內(nèi)壓升高、腹脹致腹內(nèi)壓,如果選擇基礎加硬膜外麻醉,術中醫(yī)務人員操作不當,則極易刺激患兒腸胃,導致小兒反流誤吸的發(fā)生。
3.2醫(yī)務人員操作方式錯誤、而直接引起嘔吐反流誤吸。麻醉中,快誘導全麻插管,醫(yī)務人員未將患兒的下顎托起至適合高度,或托起不當,氣體經(jīng)擠壓進入患兒胃內(nèi),則有可能導致大量氣體擠入體內(nèi),致使患兒胃內(nèi)壓驟增而引發(fā)反流誤吸。
3.3患兒麻醉鎮(zhèn)靜、鎮(zhèn)痛不完善,不適感或疼痛刺激過大,導致小兒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6,7]。此種情況最常出現(xiàn)在基礎麻醉加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術過程中,進入腹腔后,其手術區(qū)域體表鎮(zhèn)痛相對較為完善,但由于腹膜刺激、探查操作所引起的疼痛或不適感致使小兒胃內(nèi)壓增加,從而導致嘔吐反流誤吸;有研究表明,嬰兒的誤吸發(fā)生率最高。此研究結論,主要與新生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身體機能薄弱,保護性反射能力相對較弱,胃液相對量較多,腹部膨脹,以及呼吸管理難度相對更高有關。
另外,麻醉用藥不當,如阿托品會延遲胃排空,進食內(nèi)短期內(nèi)進行麻醉誘導會因胃未排空而產(chǎn)生嘔吐情況等等。麻醉誘導時氣管阻塞也往往引起反流誤吸。
小兒嘔吐、反流誤吸常發(fā)生于麻醉結束階段、全麻誘導期、腸梗阻、剖宮產(chǎn)和急診飽胃搶救手術等患者[8,9]。近幾年來,有文獻已經(jīng)證實在小兒死亡原因中,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并發(fā)癥占有重要地位。觀察組39例患者中,38例經(jīng)過我院積極有效的處理而痊愈。有研究表明,麻醉中的嘔吐、反流誤吸與小兒口鼻科手術術后恢復狀況直接相關。小兒在麻醉中發(fā)生嘔吐、惡心等狀況,嚴重損傷后會導致小兒死亡。如果在此過程中能找到中斷嘔吐,誤吸的干預因素,則可及時減輕小兒身體機能的損傷。最理想的治療方案為確保小兒呼吸通暢,醫(yī)務人員將小兒頭部后仰,及時清理患兒分泌物,防治刺激到小兒喉嚨,處理動作要穩(wěn)而輕,在選擇吸痰管時,要注重吸痰管的舒適度,吸痰過程更要輕而快,減少小兒嘔吐癥狀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小兒嘔吐、反流誤吸常常是嚴重疾病的早期表現(xiàn)或并發(fā)癥,患兒頻繁嘔吐,除了酸中毒、產(chǎn)生脫水等代謝紊亂的癥狀,還會直接影響小兒營養(yǎng)的吸收。嘔吐常是吸入性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直接原因。因此,對于小兒的嘔吐、反流誤吸,明確其最根本的病因最為至關重要的。針對小兒麻醉中的反流誤吸的治療,關鍵在于早預防,應始終以及時發(fā)現(xiàn)、綜合支持治療。同時堅持\"三對癥\"、\"三維持\"的基本治療原則[10,11]。另外,在此臨床研究基礎上,有選擇性地應用一些其他療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臨床效果,這對于改善患兒病情,提高預后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華勤學.小兒麻醉蘇醒期常見的并發(fā)癥及防范措施[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09:69.
[2]張宇,周全紅,焦志華.全憑吸入誘導維持麻醉在剖宮產(chǎn)手術的應用進展[J].上海醫(yī)學,2010,02:174-177.
[3]Gallagher TQ,Hill C,Ojha S. Perioperative dex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 and risk of bleeding following tonsillectomy in childr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2,(12):1221-1226.
[4]汪麗娜,張溪英,朱詩利,等.喉罩在小兒心血管內(nèi)科介入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2,06:331-333.
[5]Czarnetzki C,Elia N,Lysakowski C. Dexamethasone and risk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after tonsillectomy in children:a randomized tria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0,(22):2621-2630.
[6]李彬.神經(jīng)外科昏迷病人鼻飼反流誤吸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臨床護理雜志,2011,06:35-36.
[7]Pareek N,F(xiàn)leisher DR,Albell T. Cyclic vomiting syndrome:what a gastroenterologist needs to know[J].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12):2832-2840.
[8]何秋娟.淺談小兒麻醉并發(fā)癥及防治措施[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04:489.
[9]孫桂蓮,江靜雅,姜琳.46例小兒周期性嘔吐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01):67-70.
[10]Cardoso MM,Leite AO,Santos EA.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on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vomiting and pain after caesarean section: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trial[J].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2013,(03):102-105.
[11]Safavi M,Honarmand A,Habibabady MR. Assessing intravenous ketamine and intravenous dexamethasone separately and in combination for early oral intake,vomiting and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in children following tonsillectomy[J].Medicinski Arhiv,2012,(02):111-115.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