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就研究了老年期的心理特點并結合自身經(jīng)驗對老年期的心理的一些護理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老年期;心理特點;護理措施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425-01
1 引言
隨著現(xiàn)代社會不斷進步和經(jīng)濟逐步發(fā)展, 人口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 我國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 因此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也是老年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最后時期。這一時期隨著生活適應能力的下降、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產(chǎn)生各種心理障礙。因此, 在關注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同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2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標準
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有益于增強體質(zhì),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樣的心理狀態(tài)才算是健康呢?有關學者制定了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1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2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3充分的安全感。4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5充分地了解自己。6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7生活目標切合實際。8有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9與外界環(huán)境保持接觸。10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3 老年人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
進入老年,隨著生理上的逐步衰退,心理上也逐漸表現(xiàn)出老年特征。相關研究表明, 老年人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心理問題:
3.1 依賴心理 由于衰老及疾病纏身, 自理能力部分或全部喪失, 往往需要他人照顧, 老年人常會感到自身毫無價值, 會被社會拋棄, 從而成為家庭的累贅, 這樣容易產(chǎn)生一種依賴心理。
3.2 敏感多疑與固執(zhí) 由于多年來有一定的生活習慣,進入老年期后會不但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 而且順從性差,從而會產(chǎn)生固執(zhí)的情緒。同時由于老年人腦組織萎縮、腦細胞減少、腦功能減退而導致智力水平下降,記憶力減退等,這會讓老年人產(chǎn)生敏感、多疑、愛絮叨等表現(xiàn)。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句無心的話語, 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 進而加重其心理負擔。
3.3 焦慮感和恐懼感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不斷增長,自身軀體各器官功能衰退,容易患許多慢性疾病。同時由于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 會擔心患病,因此會導致心理負擔加重, 容易產(chǎn)生焦慮感或恐懼感。再次,當老年人看到自己同齡的同事、朋友相繼離開了人世,會覺得自己也要不久于人世,就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恐懼感,以致惶惶不可終日。
3.4 孤獨感和失落感尤其是缺少家庭溫暖的老年人在情感上缺少溝通和慰藉, 孤獨感和失落感表現(xiàn)得尤為嚴重。老年人退休后面臨社會角色的改變, 大多數(shù)老年人從退休前的整天忙忙碌碌到現(xiàn)在的每天無所事事, 失去了與昔日同事共同學習的機會, 同時他們總認為自己年齡大了,成了社會、家庭的負擔。再加上身體及其他諸方面的原因導致行動不方便等原因導致人際交往的減少, 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產(chǎn)生一種從未有過的孤獨感和失落感。
3.5 抑郁 情緒失調(diào)和心理失調(diào)是老年期抑郁常見的表現(xiàn)。根據(jù)有關研究報告, 正常人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10% — 23%, 而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抑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正常人。
4 針對老年人的心理問題, 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
對于老年期的心理護理我們要綜合考慮醫(yī)療護理、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調(diào)節(jié)因素,利用多種手段對老年人心理護理,幫助老年人能夠度過一個平安幸福的晚年生活。
4.1 幫助老年人過好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睦幸福的家庭生活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礎。家庭環(huán)境對老年人心理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F(xiàn)實生活中,希望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和照顧,希望享受兒孫繞膝之樂,這些是每個老年人的愿望。作為子女們應當經(jīng)常與老人進行心理和生活方面的溝通,在遇到事情的多與老人進行商量,讓老年人感覺到他們得到了應有的尊重。一些喪偶老人獨自生活,他們時常會感到寂寞,子女就應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為,以滿足老年人的愿望。
4.2 鼓勵老年人多參加社會活動 老年人離退休后, 人際交往減少, 空閑時間增多, 易感到空虛寂寞。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中, 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幫助老年人走向社會, 積極與他人交往。比如跑步、結伴旅游、打太極拳、打球等體力運動,或者下象棋、打牌等腦力運動。這樣,既鍛煉了身體, 增強體質(zhì), 又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還能有效地延緩記憶力的減退、思維能力和精力等高級心理功能的減退、延緩其大腦功能的衰退。
4.3 幫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 在老年人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當幫助他們適應并安排新的生活,讓他們能充分的與自然、社會和人接觸。這樣不但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愉悅自己的心情,又可以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老年生活。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他們走向社會保持與他人的交往,可以讓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價值,找到生活的動力,擺脫孤獨感和失落感,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滿樂趣。
4.4 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自我, 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 我們首先應該指導老年人認識到衰老的事實, 讓老年人充分認識到自己年齡大, 身體方面再也不與年輕時同日而語, 因此不必過分關注自己生理上的變化, 應當放松心情, 盡情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其次要讓老年人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 積極面對人生, 要學會挖掘自身的快樂和豁達。只有老年人都能擁有豁達、樂觀的心態(tài), 善于自我調(diào)適, 才能使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和人生價值就會有更大的提高。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 針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問題, 我們應當遵循其心理特征, 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 我們不但要在物質(zhì)上給予老年人關愛更要從心理上給予他們關愛, 同時我們還應當幫助他們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在他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他們多各種活動鍛煉自己,才能幫助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從而提高生存質(zhì)量和健康水平,從而健康愉快地度過晚年。
參考文獻
[1] 陳水萍.老年期的心理護理初探.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2(1):172—173
[2] 楊梅,王寧莉,覃世峰.老年人心理問題與有效護理措施探討.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207-224
[3] 賈赫.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