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宮腔鏡、陰道超聲對絕經后陰道流血診斷價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3月診治的絕經后陰道流血患者80例,經陰道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并與病理診斷符合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結果 經陰道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并與病理診斷符合率較高,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癌診斷符合率達100%。結論 絕經后陰道流血采取陰道超聲診斷、宮腔鏡診斷均具有較高敏感性,可以作為臨床診斷早期篩查重要方法。
關鍵詞:宮腔鏡;陰道超聲;絕經后陰道流血;診斷價值
絕經后陰道流血(PMB)是老年女性常見的臨床癥狀,許多老年女性惡性腫瘤早期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能夠及早明確絕經后陰道流血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避免出現誤診、漏診延誤治療。我們對陰道超聲及宮腔鏡檢查方式進行觀察,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診治的絕經后陰道流血患者80例,年齡49~68歲,絕經時間1.6~9年;均有不同程度陰道流血,并且排除陰道宮頸、全身器質性等可以引起陰道流血,無應用他莫昔芬類藥物及激素補充治療,無宮內節(jié)育器。所有病例均進行陰道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
1.2方法
1.2.1陰道超聲檢查 采用三維超聲診斷儀(GE V730 型美國GE 公司生產),6.0 MHz陰道探頭頻率,對子宮3個徑線(長、寬、厚)測量及測量子宮內膜厚度(雙層法),同時對盆腔進行觀察記錄并進行超聲診斷。
1.2.2宮腔鏡檢查 于陰道超聲檢查3d后進行宮腔鏡檢查,采用宮腔鏡(外鞘4.0 mm 硬管型,日本Olympus 公司生產),5%葡萄糖液為膨宮介質,壓力控制在80~100 mm Hg;將宮腔鏡置入宮頸口,對宮頸管、宮腔前后壁、宮腔左右壁、宮底、子宮角詳細檢查并記錄,對病變部位范圍、形態(tài)、大小等記錄并進行鏡下診斷。本組所有病例均進行活檢病理診斷。
1.2.3陰道超聲及宮腔鏡診斷標準 宮腔鏡診斷標準依據《婦科內鏡學》[1](夏恩蘭等主編);陰道超聲診斷標準依據《經陰道超聲診斷學》[2](常才主編)。
2 結果
2.1陰道超聲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情況 對本組80例進行絕經后陰道流血患者陰道超聲診斷并與病理診斷比較了解診斷符合情況,見表1。
2.2宮腔鏡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情況 對本組80例進行絕經后陰道流血患者宮腔鏡診斷并與病理診斷比較了解診斷符合情況,見表2。
3討論
絕經后子宮出血陰道超聲診斷具有可重復、無創(chuàng)、簡便方便優(yōu)點,可以對宮腔線、宮腔內占位及病變位置及病變部位肌層分界均能夠清晰地顯示,特別對子宮內膜能夠進行連續(xù)動態(tài)觀察,文獻報道絕經后子宮內膜厚度≥5 mm在超聲診斷中是重要敏感標準[2],超聲診斷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中更有優(yōu)勢,可以作為疾病篩查良好的方法;對由于超聲檢查局限性,缺乏特異性,容易造成診斷失誤。
絕經后子宮出血以往采取診刮術,只能對75~80%宮腔面積搔刮,20~25%被遺漏,使得宮腔疾病診斷中容易出現漏診[3];宮腔鏡通過腔鏡可以直視下對宮腔進行觀察,是診斷異常子宮出血金標準,對可疑病變直視下活檢,避免診刮造成大面積子宮內膜損傷及對病變部位遺漏。但由于宮腔鏡屬于侵入性檢查,帶有一定創(chuàng)傷及風險,并且檢查費用較高,設備昂貴基層醫(yī)院無此設備,使得宮腔鏡檢查!使用受限。
通過對本組病例進行陰道超聲診斷、宮腔鏡診斷與病理診斷進行比較,均具有較高敏感性;對于絕經后陰道流血采取陰道超聲檢查應做為初步常規(guī)篩查,以減少不必要的診刮及又創(chuàng)宮腔鏡檢查,對于陰道超聲發(fā)現異常者并且不能明確的宮內病變時及超聲未發(fā)現異常但臨床癥狀持續(xù)存在時,必須采取宮腔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必要時采集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避免出現漏診。
參考文獻:
[1]夏恩蘭,李自新.婦科內鏡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81.
[2]常才.經陰道超聲診斷學[M].科學出版社,1998,100-105.
[3]陶國仙.陰道B超和宮腔鏡在診斷絕經后子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4,(10):898.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