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了解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抑郁特征,在臨床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采用多種相應的護理措施,以緩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緒,從而維持患者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血液透析;抑郁;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的不完全性腎臟替代療法,它不能完全糾正尿毒癥的代謝紊亂,隨著時間的延長還會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如失衡綜合征、低血壓、心律失常等。透析患者不僅要忍受疾病的困擾、長期透析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還要接受來自社會、家庭、經(jīng)濟或其他各方面的壓力。因此他們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都是非常多變的,這些不良情緒可引起患者免疫力下降,導致患者容易發(fā)生感染或其他疾病,從而影響生活質量。
而抑郁是透析患者常見的負性情緒,是人體對現(xiàn)實威脅缺乏對策而處于失望與無助狀態(tài)下的心理反應,是喪失的結果如軀體完整性(需要依賴機器)喪失,家庭穩(wěn)定性喪失,經(jīng)濟保障及生命安全受到威脅[1],通過有效的交流方法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抑郁情緒給予評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給予疏導,以維持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影響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緒的主要原因
1.1知識缺乏 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對疾病相關知識及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安全性的了解程度不同;以及血液透析室陌生的治療環(huán)境,沒有親人陪護及自身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缺乏了解;而生活拮據(jù)、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對需要依賴血液透析治療維持生命將信將疑,常常不聽醫(yī)護人員的正確勸告和治療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藥、偏方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引起患者顧慮重重,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緒[2]。
1.2疾病困擾 長期的血液透析患者要適應2~3次/w,4h/次的長時間血液透析治療,在透析中要忍受因動靜脈穿刺引起的痛苦和透析過程中的不適感;疾病本身引起的各種不適,如胃腸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膚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還有長期透析引起的各種并發(fā)癥,如低血壓、透析失衡綜合征、心律失常等。
1.3飲食習慣改變 透析患者極易因飲食控制不合理,導致水潴留、高鉀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因此,透析患者要改變飲食習慣,嚴格控制水分、鹽、飲食的攝入。
1.4經(jīng)濟負擔 透析治療費用高昂,以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等問題也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2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緒的措施
2.1加強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理人員要經(jīng)常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并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了解患者心理動態(tài)變化,取得患者的信任,進行雙向交流。通過了解患者的家庭、社會及工作情況,尋找原因,解除患者的顧慮。同時也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取得對患者在精神上與經(jīng)濟上的最大支持,使患者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2.2創(chuàng)造溫馨的透析環(huán)境 透析室的環(huán)境布局應讓患者產(chǎn)生舒適感,色調柔和,物品擺放規(guī)范,做到整潔、明亮、空氣清新,醫(yī)護人員著裝整潔,舉止大方,語言和藹可親,對于首次透析的患者,護士要主動介紹血透室的環(huán)境及工作人員,尊重和關心患者,解釋透析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考慮,學會換位思考,給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使患者產(chǎn)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2.3提高護士的自身素質 對于血液透析室護士來說,動靜脈穿刺術是最基本的,也是要求非常高的操作技術,所以要求護士要有高水平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因此,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相關疾病及血液透析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過硬的操作技能,力爭做到每次穿刺都能一次成功,從而大大減少患者的痛苦及不必要的恐懼,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療中的依從性,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同時護士還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及敏銳的觀察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2.4做好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對醫(yī)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通過集中授課、宣傳欄以及單獨交談等方式,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如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及透析的注意事項,飲食指導、血管通路的護理、用藥指導以及自我保健等基本常識。鼓勵患者進行適當?shù)腻憻挘缟⒉?、慢跑等。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鼓勵他們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社會價值感、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盡量保持平和的健康狀態(tài)。
2.5保持快樂心情 情緒不好的患者對什么事情都沒有興趣,生活簡單乏味,對多數(shù)活動失去興趣,常因小事有過激情緒。針對患者的不同情緒變化,要鼓勵使患者盡快適應角色轉變。做好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親屬可能不像患病當初那樣關心體貼患者,患者要體貼家屬,相互給予信心。好的家屬是患者適應生活和戰(zhàn)勝疾病的最有力的保障,有了家庭的關心才能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決心。
參考文獻:
[1]鄭作祥,謝桂蘭,張立蘭.臨床心理護理[M].第1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6:216-218.
[2]申華平,李艷菊,張麗萍.對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調查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2):43-4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