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噎食主要相關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法對167例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中噎食患者具體原因進行分析。結果 167例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4例發(fā)生窒息,其中3例死亡,1例搶救成功。結論 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容易發(fā)生噎食,而且病死率高。護理的關鍵是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加強進食的觀察,采取正確的體位,正確選擇食物,加強患者和陪護人員健康教育。
關鍵詞:腦血管疾?。灰?;護理干預
老年人因本身年齡因素,機體各項機能呈現衰退跡象,加上患有腦血管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吞咽障礙,使得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發(fā)生噎食的幾率大大增加。并且窒息發(fā)生突然,搶救困難,病死率高,亦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本文對167例住院腦血管疾病患者發(fā)生噎食情況進行相關因素的分析,并提出干預措施,加強老年患者的飲食護理,確保飲食安全。
1臨床資料
2011年1月1日~2013年6月31日期間,我科收治的老年腦血管疾病患者167例,年齡65~89歲,平均年齡為78歲,146例老年住院患者除患腦血管病外同時患有高血壓、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病、冠心病等其他兩種以上疾病。采用回顧性調查法收集資料,包括一般資料、原發(fā)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相關情況,以及噎食發(fā)生的具體情況等。
2結果
167例患者中發(fā)生噎食共計4例,搶救成功員1例,死亡3例。噎食發(fā)生率2.4%,噎食病死率75%。
3噎食的相關因素分析
3.1 167例患者中,4例發(fā)生噎食,其中3例死亡,1例搶救成功。老年患者機體機能衰退,多種疾病伴發(fā),支配吞咽的神經和肌肉功能減退、失調,咀嚼功能降低,咽反射遲鈍。進食引起的噎食窒息是威脅老年人生命的急癥之一,一旦發(fā)生病死率高,搶救成功率低。
3.2發(fā)生時間 4例噎食患者中,2例發(fā)生在晚餐時,1例在下午15:00進點心時。窒息發(fā)生時患者饑餓感強,進食速度過快。
3.3食物的性質 1例為胡蘿卜,1例為湯圓,1例為蛋黃派,1例為稀飯,所進食物塊大、粘性大。
3.4吞咽障礙程度 2例輕度吞咽障礙,1例中度吞咽障礙,1例重度吞咽障礙。輕度障礙患者能自行進食,沒有引起患者家屬及醫(yī)護人員的足夠重視。
3.5疾病因素 2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1例老年癡呆,1例腦萎縮。
3.6咀嚼功能 2例牙齒部分脫落,2例牙齒全部脫落。
4護理干預
4.1進食風險的評估與識別 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識別噎食的高?;颊?,對其現存的與潛在的進食風險進行分析,并在床頭卡上給予防警示標示,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并行動態(tài)性評估,及時調整干預措施。
4.2患者進食的觀察 在護理患有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時,注意患者既往有無吸入性肺炎、嗆咳、缺齒和義齒是否合適等,患者進食時注意觀察的面部表情、軀體姿勢、呼吸狀態(tài)、嗆咳是誤咽的表現,但老年患者反射遲鈍不一定發(fā)生嗆咳。本組就有2例未出現嗆咳現象而表現為突然昏迷。
4.3食物的選擇 護士應了解高?;颊咭蝗杖偷氖澄锴闆r,輕度吞咽障礙的患者可以進食稠粥、爛面、燉蛋等,但要避免進食易發(fā)生噎食的食物,如湯團、年糕等黏性大食物以及大塊食物,水果和蔬菜最好打成糊狀。中、重度吞咽障礙的患者的所有食物都應成糊狀喂食或鼻飼。
4.4進食的體位 進食時段,護士應加強對患者的巡視,觀察其進食狀態(tài)及體位,盡量讓其采取坐位,上身向前傾斜15°,臥床患者進食時要抬高床頭≥45°,以利咽下運動,減少誤吸的機會[1]。
4.5 進食的速度 喂食時要緩慢、耐心,每次喂食量要適度,并注意觀察患者反應。
4.6宣教 加強患者家屬防噎食相關知識的宣教,強化對患者家屬關于飲食護理知識,如食物的選擇、進食時的體位、進食速度,以及一次進食量等內容的宣教與培訓[2]。
5結論
老年患者噎食窒息發(fā)生突然,病死率較高[3]。防止老年患者噎食的關鍵在于預防,在老年患者的進食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的基礎上,對噎食高危患者進行重點干預、重點控制,加強進食的觀察,采取正確的體位,加強患者和陪護人員的健康教育,從而減少噎食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雅靜,趙曉燕,趙春媚.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嗆咳的護理[J].現代護理,2007,13(5z):1352-1353.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