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索提高急診科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多種方法的理論培訓和操作培訓。結果 低年資護士的理論知識、急救能力和醫(yī)生滿意度、患者滿意度都有明顯提高。結論 對急診科低年資護士應定期加強急救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社會滿意度。
關鍵詞:急診科;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
急診科是醫(yī)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重地,急診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醫(yī)院的形象。急診患者病情急、變化快,病情重且復雜,如心臟驟停、心肌梗塞、急性呼吸衰竭、腦疝等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急診科護士還承擔院前急救任務。這就要求急診科護士具備較高的素質,應急能力強、敏捷的思維、健康的體魄和過硬操作技能。低年資護士工作時間短、經(jīng)驗不足、心里素質差,導致在工作中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失誤,不能與患者有效溝通,特別是搶救危重患者時,顯得不自信,心理緊張,無從下手,嚴重影響了護理工作質量,導致護患糾紛的發(fā)生。因此,加強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1 培訓對象
急診科5年以下的注冊護士。
2 培訓方式
2.1成立培訓小組 由急診科護士長任組長,下設1名專業(yè)組長任副組長,負責制定培訓計劃,擬定培訓方案,由經(jīng)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主管護師、高年資護師5名和急診主治醫(yī)師1名擔任培訓老師,培訓小組負責培訓前后考核,培訓期間督促檢查培訓計劃落實情況。
2.2培訓方法 利用晨會、交接班、業(yè)務查房、業(yè)務學習等時機對護士進行提問,提高理論知識,將急救技能融合于業(yè)務學習、查房和考核中,培訓護士的應急能力,提高護士急救技能靈活應用[1]。
3 培訓內容
3.1理論培訓 包括集中講座培訓和臨床工作中的培訓。內容包括每周定時學習,內容包括心肺腦復蘇、急救藥品的使用及管理、急救護理記錄、洗胃法、相關的法律知識培訓、學習《急救護理學》[2]和《急危重癥護理學》[3]搶救預案和程序等;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情景模擬、提問式學習等;每次學習低年資護士必須參加,不得缺席,讓低年資護士帶著問題學習,仔細查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2急救護理思維(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3.2.1心理素質培養(yǎng) 急診科的患者病情復雜、危重,這要求護士要沉著、冷靜、隨機應變,還具有強韌的耐受力和較好的自控力,不能把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哪怕患者辱罵自己都應忍讓、寬容和理解患者,不與患者爭吵,可采取冷處理[4]。
3.2.2對患者病情的判斷思維 護士要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需要立即采取的措施,從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瞳孔等情況,并結合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致死性與非致死性,從重到輕的判斷思維過程;判斷的技巧:\"急\"當先,看、聞、問、摸、測同步到位。在個體護理中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識別,作出合理判斷,為患者搶救獲得寶貴時間,避免意外發(fā)生[1]。
3.2.3 搶救器材和搶救藥品的應用與管理 要求低年資護士參與急診科\"搶救車\"管理,由有經(jīng)驗的高年資護師進行傳、幫、帶。搶救藥品、器材做到\"五定\"(定數(shù)量和品種、定位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班班交接、清點,增強急救意識,要求低年資護士掌握每一種急救藥品的位置、劑量、作用與副作用以及各種搶救設備、器材的使用、保養(yǎng)、消毒與登記記錄,護理部不定時抽查,搶救藥品、器材完好率達100%[5]。
3.2.4病情觀察 急危重癥患者的病情觀察絕大部分由護士完成,但病情觀察不應限于對生命體征或相關體征的觀察,應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生活習慣、睡眠情況、思維特點甚至家庭背景以及用藥后的療效觀察等,都包括在觀察范圍內。然而對病情觀察尤其是對病情發(fā)展有一定預見的思考后的病情觀察,的確是整個搶救治療過程能否順利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生活護理思維的含義。
3.2.5加強急救護理記錄,提高法律意識:加強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規(guī)范護理行為;急救記錄要及時、準確,護士長和專業(yè)組長要定時抽查各種護理記錄并進行指導。
3.3急救技能培訓 護士快速、敏捷的應急能力和熟練的搶救技能是確保搶救成功的基礎。可根據(jù)教學計劃分2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由高年資護師示范搶救技能,再有低年資護士操作,由高年資護師或主管護師糾正分析,然后低年資護士自己訓練,相互糾正,再考核;第2階段由護士與急診科主治醫(yī)師進行搶救模擬演練,小組分工,醫(yī)生下達口頭醫(yī)囑,實施搶救,護士根據(jù)自己的角色執(zhí)行自己的搶救項目[6]。急救技能的培訓項目有:徒手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機的使用、簡易呼吸囊的使用、電擊除顫、氣管插管術的配合、心電監(jiān)護儀的使用、洗胃機的使用、呼吸道的階梯化管理、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及醫(yī)護的有機配合等。
4 考核
4.1綜合能力考核 按照《急危重癥護理學》、《急救護理學》及《2010心肺復蘇指南概要》[7]制定考核標準,培訓小組考核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后急救理論知識、綜合搶救技能。即搶救心跳驟?;颊叩耐绞中姆螐吞K術、心肺復蘇機的使用、簡易呼吸囊的使用、電擊除顫、氣管插管術的配合、心電監(jiān)護儀的使用、洗胃機的使用、快速建立靜脈通道、醫(yī)護的有機配合以及遵醫(yī)囑應用搶救藥物及整個過程所用的時間。
4.2問卷調查 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后,發(fā)放對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的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調查醫(yī)生、高年資護師對低年資護士的滿意度,滿意率達95%以上。
5 效果
5.1培訓前后考核平均成績比較表(表1)[6]
通過對表1的分析,表明低年資護士從理論知識、急救操作技能、護理記錄書寫方面以及綜合能力在培訓前后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5.2培訓前后工作平均效率值比較表(表2)[6]
通過對表2中的綜合技能搶救時間、醫(yī)生滿意度、搶救成功率、患者滿意度進行分析,這表明低年資護士在培訓前后存在著顯著差異。通過對低年資護士進行規(guī)范化培訓,加強急救理論知識和急救技能的學習,提高急救技能,以減少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社會對醫(yī)院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秋菊.探討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個人急救能力培訓方法[J].臨床合理用藥,2011,8(4):171.
[2]王庸晉.急救護理學[M].上??萍汲霭嫔?,2007.
[3]周秀華.急危重癥護理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4]洪珍香,林玉珍,等.急診科新護士培訓[J].醫(yī)學信息,2011,24(6):377.
[5]鄧輝,李曉霞,等.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的探討[J].中外醫(yī)療雜志,2011,23:93.
[6]許樂芬,王茂桂,等.醫(yī)護合作培訓臨床護士急救技能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48.
[7]古洪文,黃儉強,等.2010心肺復蘇指南CPR流程的變化要點[J].護理管理,2011,4(9):12.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