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 本文是山東省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課題,項目編號2012zcj158“基于銜接理論的高職公選課影視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和黑龍江省教育廳201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計劃,項目編號12532193課題“銜接理論框架下英語影視對白多層次銜接模式的動態(tài)研究”階段性成果
【文章摘要】
銜接理論可有效提高影視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針對現(xiàn)今高校影視英語教學現(xiàn)狀,詳細闡述了在影視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銜接理論,以電影《七宗罪》為例,從電影語篇的顯性和隱性層面來分析其銜接手段,可以使學生在英語影視欣賞過程中掌握電影對白的銜接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探索語言的銜接模式和手段,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和讀寫的綜合能力。
【關(guān)鍵詞】
影視英語;七宗罪;隱性銜接;顯性銜接
【Abstract】
Cohesive theory can improve movi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While teaching movie English, implicit and explicit cohesive devices of Seven Deadly Sins are analyzed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recognize cohesive devices of movie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using English.
【Key Words】
movie English ;Seven Deadly Sins; implicit cohesion;explicit cohesion
1 英語影視教學現(xiàn)狀
英語影視包括具體的人物、事件和故事情節(jié)展示真實的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身臨其境的英語語言及文化學習的環(huán)境。因此,許多院校紛紛開設(shè)該課程作為選修課借此來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和交際能力。然而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理論體系指導,加之影視英語信息量大,社會背景知識復雜,理解難度高,學生自身的學習目的不是很明確,導致在實際的教學中,英語影視課程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往往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影視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運用銜接理論來研究英語影視并且教會學生識別銜接手段能夠提高英語影視教學有效性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將銜接理論引入影視英語教學
20世紀60年代初,韓禮德提出了銜接理論,他認為語言的銜接不僅僅存在于語法的層面上,從詞義上講,所有的結(jié)構(gòu)都應該是銜接的。1976年他和哈森出版了《英語的銜接》一書,該書一出版立即對學術(shù)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響,學者們紛紛從各個角度闡述銜接理論。彭宣維在《英語語篇:系統(tǒng)與結(jié)構(gòu)》導讀中提到從韓禮德和哈桑的銜接理論發(fā)展出兩條支脈,一是澳大利亞馬丁以韓禮德和哈桑的語篇銜接理論為出發(fā)點,通過探討語篇語義系統(tǒng)及其結(jié)構(gòu),來發(fā)展經(jīng)典理論的語義層和語境層,提出了自己有關(guān)語篇生成的資源模式。二是英國的邁克·候易的詞匯銜接理論,他采用矩陣方法,探討了語篇中相鄰和非相鄰句子之間,近義性成分是如何發(fā)揮銜接作用,從而將整個語篇組織起來的[3]。以電影《七宗罪》為例,從電影語篇的顯性和隱性層面來分析其銜接手段。在銜接理論視閾下來分析電影口語語篇的銜接手段,教會學生在英語影視欣賞過程中掌握電影對白的銜接方式并且培養(yǎng)學生識別及運用銜接手段的能力。
3 電影《七宗罪》簡介
電影《七宗罪》是由美國導演大衛(wèi)芬奇執(zhí)導的電影,在1995年上映捧回多項大獎,是犯罪心理學經(jīng)典電影。故事講述的是正當經(jīng)驗豐富的老探員薩默塞特還有一個星期要退休時,兇案發(fā)生了,罪犯在現(xiàn)場分別留下了“貪婪”、“暴食”等字樣,這正是《神曲》中所講的“七宗罪”。一切罪行都是一個名叫多伊的男子所為,他將米爾斯妻子的頭割下,憤怒的他開槍射殺了多伊,并最終完成了“七宗罪”兇殺。 “暴食”、“貪婪”、“懶惰”、“淫欲”、“驕傲”、“嫉妒”和“暴怒”這七項原罪貫穿了整個影片,但擔任審判者的卻是個變態(tài)殺人犯,他這個連環(huán)殺手妄想充當上帝來審判世界,自己卻同樣走向滅亡。
4 銜接理論的運用
4.1 電影《七宗罪》對白中的顯性銜接手段的運用
顯性銜接手段主要是指韓禮德和哈桑在《英語的銜接》中所提到的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兩大類。語法銜接包括照應(reference) 、替代 (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連接(conjunction),韓禮德和哈桑認為“銜接在任何語言中都有,是用來將語篇的一個部分與另一個部分連接起來的一套語言表達手段。
4.1.1照應
照應指的就是文章或會話當中的相互參照。例如:
I’m sending the driver out on foot, he’s headed north along the road.
He 所指的就是上文的 the driver這種照應關(guān)系叫做人稱照應。
4.1.2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一個替代詞取代語篇中的某一個成分。例如:
Mills: Right now he’s probably dancing around his room in a pair of his mommy’s panties, singing show tunes and rubbing himself with peanut butter...
Somerset: No,I don’t think so.
用替代詞(so)來代替名詞性小句,這屬于小句替代。
4.1.3連接
連接是一種運用連接成分體現(xiàn)語篇不同成分之間具有何種邏輯關(guān)系的手段。例如:
They can’t use the information directly, but it’s a useful guide. It might sound silly, but you can’t get a library card without I.D. and a current phone bill.
句中的 “but” 用來表示語義的的轉(zhuǎn)折,轉(zhuǎn)折連詞使句子更加連貫。
4.1.4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是篇章中的一個明顯的現(xiàn)象并在篇章連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邁克·候易認為,詞匯銜接是在篇章中構(gòu)成多種關(guān)系的唯一的銜接手段,是構(gòu)成篇章的主要模式。
例1:Mills :How is this legal?
Somerset:Legal... illegal. These terms don’t apply. I don’t applaud it.
其中l(wèi)egal是簡單重復而legal和illegal又構(gòu)成互為反義,這使兩句話很好的連接起來互相連貫。
例2:Somerset’s suitcase is now on the window seat. Somerset has moved to the aisle. He is reading his book. He looks up from the book and rubs his eyes, then looks back to continue reading, not once looking out the window.
Reading在這里是簡單重復而look up 、look back 和look out 構(gòu)成了部分重復短語,rub his eyes 是同現(xiàn),這個句子中的詞匯銜接構(gòu)成了詞匯銜接鏈把整個段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例3:Somerset carries his suitcase outside the train station. The city demands attention: cars screeching, people yelling, sirens blaring.在這個句子中我們看到,carries his suitcase 、cars screeching、 people yelling和 sirens blaring也是同現(xiàn)關(guān)系使電影語篇能更好地連貫起來。以上實例可以看到在句中或跨句出現(xiàn)的詞匯搭配聯(lián)系上下文的一條紐帶,對電影對白語語篇的整體描繪烘托作用。
4.2 電影《七宗罪》對白中的隱性銜接手段的運用
4.2.1文化銜接
包惠南曾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土壤,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總是生長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弊鳛檎麄€語言系統(tǒng)的社會環(huán)境的語境稱為文化語境。
(1)《神曲》
《神曲》是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所著,詩人以自己為主人公,假想他作為一名活人對死人的王國的一次游歷?!渡袂饭卜譃槿考础兜鬲z》《煉獄》《天堂》。其中《煉獄》共七級,生前雖然犯有罪過,但是已經(jīng)悔改的靈魂,按人類七大罪過,分別在這里修煉,而后一層層升向天堂。電影《七宗罪》講述的正是《神曲》中的一部《煉獄》所提到的七大罪過。因此《神曲》在影片中起到了文化層面的隱性銜接作用使電影能夠有序地展開。
(2)數(shù)字7的銜接作用
“七”在西方文化中是一個神圣的數(shù)字,它對西方文化甚至世界文化都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在《圣經(jīng)》里七是個完全的數(shù), 《創(chuàng)世紀》中提到,“上帝用六天創(chuàng)造世界萬物,第七天休息,一周共有七天”。七象征完善,代表了神跡、對上帝的敬拜、完滿、遵守和安息。因為它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所以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神有“七大禮物”:智慧、理解、忠告、毅力、知識、正義和畏上帝,而人有“七宗罪”:驕傲、發(fā)怒、嫉妒、肉欲、貪吃、貪婪和懶惰。這七宗罪是電影的題目也是電影的主題,是一個罪人對犯下這七宗罪的人的審判,也引導著Somerset 和Mills來破案。在電影《七宗罪》里,除了有七宗罪以外,還有七次懲罰和七次下雨以及故事發(fā)生在七天甚至最后的結(jié)局也發(fā)生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時,數(shù)字七在影片前后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使整個影片前后連貫起來。
4.2.2隱喻
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是人們對抽象概念認識和表達的強有力工具, 是以一事物描寫或替代另一關(guān)聯(lián)事物的重要的思維和認知方式”。隱喻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實現(xiàn)語篇的銜接。
(1)顏色隱喻
由于人類文化的相通,不同民族對某一種顏色都有類似的象征意義。紅色象征喜慶;綠色象征生機;黑色象征著死亡。而《七宗罪》這部電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黑色的世界,正如導演費徹所說:“這是一部描述處于完全失控狀態(tài)的世界的電影”,是一個被“涂黑”的世界。這部影片揭示了世界的骯臟和黑暗,也揭示了人性的罪惡。黑色的格調(diào)和氣氛作為隱性銜接手段為七宗罪行向前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使影片更加連貫。影片也仿佛帶領(lǐng)我們進行了黑暗世界的旅行,看后發(fā)人深省,影片也似乎在提醒早已麻木的人們在這滿了黑暗和丑陋的世界里要反省自己除掉冷漠更多地關(guān)愛周圍的人,世界才會更美好。
5 總結(jié)
通過運用銜接理論對電影《七宗罪》的顯性銜接手段和隱性銜接手段進行舉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到詞匯銜接和語法銜接是構(gòu)成電影語篇連貫的有形的網(wǎng)絡而文化語境及隱喻等隱性銜接手段則是使影視英語口語對白連貫的無形網(wǎng)絡,隱性與顯性銜接手段不僅幫助了英語學習者對電影語篇的深入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忱同時也提高了影視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運用銜接理論來學習影視英語,可以使學生在英語影視欣賞過程中掌握電影英語語篇的顯性銜接手段隱性銜接,幫助學生建立詞匯銜接網(wǎng)絡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文化銜接意識也提高了學生在聽說讀寫的各項技能中熟練運用銜接手段的能力。
【參考文獻】
[1]M.A.K.Halliday and Hasan 英語的銜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 J. R. Martin.英語語篇:系統(tǒng)與結(jié)構(gòu)(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邁克·候易.語篇中的詞匯模式(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4]包惠南.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1
[5]陳曦.中世紀的一盞明燈—《神曲》導讀[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6] 研讀版圣經(jīng)(M).環(huán)球圣經(jīng)公會有限公司,2008.
[7]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8]李彬.把世界涂黑:談影片《七宗罪》中的幽暗意識[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2(2)
注釋:
①文章中引用的英文電影對白臺詞均來自電影《七宗罪》的電影字幕。
【作者簡介】
陳捷, 碩士,日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