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腰椎骨折圍手術期的護理進行分析,探討護理效果。方法 對130例腰椎骨折患者實施術前心理護理、術前適應性鍛煉、術后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并發(fā)癥的預防、指導功能鍛煉等多種護理措施。結果 患者均骨性愈合出院,肢體功能恢復良好。結論 腰椎骨折圍手術期細致、周到地護理可有效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腰椎骨折;優(yōu)質護理;分析
腰椎骨折是脊柱損傷中較常見的損傷性疾病,骨折后引起椎骨與軟組織損傷較嚴重,合并脊髓損傷的可能性大,因此,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以盡早解除脊髓壓迫,恢復脊柱的穩(wěn)定性[1]。腰椎手術后采用正確、合理、周到、細致的術前術后護理不僅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還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12月130例腰椎骨折患者,男68例,女62例,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44.5歲?;颊哒J知能力正常,意識清醒,沒有精神障礙,無其他合并癥,選取患者采用開放性手術(不包含微創(chuàng)手術)。
2方法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腰椎骨折均因意外事故,如墜落、壓砸、交通事故等引起,患者突然受傷,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臥床休息,加之對術后恢復不了解,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心理。這些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患者舒適度和恢復效果,因此,患者自入院后,護士應及時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加強與患者溝通,給予心理支持,向患者細致講解疾病的發(fā)展和預后,告訴患者手術的優(yōu)點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
2.1.2指導患者正確翻身 患者住院后應平臥硬板床,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為防止發(fā)生畸形或進一步損傷,指導患者正確翻身,翻身時保持縱軸身體一致,使頸、腰椎在一條直線上,嚴禁軀體扭曲、旋轉,開始由護士在患者同側臀部及肩部同時用力將患者翻向對側,隨著病情的穩(wěn)定,患者在護士的正確指導下,自己掌握翻身方法,嚴禁軀干旋轉、扭曲。
2.1.3適應性的功能鍛煉 腰椎骨折后患者一般需要臥床休息1~3個月,指導患者臥床進食,防嗆咳、防窒息;訓練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協(xié)助患者正確使用便器,不能強行推、拿便器,以防劃傷皮膚。
2.1.4做好術前準備 術前做好皮膚清潔準備,更好清潔衣褲;囑患者禁食12h,禁水6h;術晨給予清潔灌腸,留置導尿;切皮前30~60min給予抗菌藥物可以有效預防傷口感染。
2.2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 術后護士要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各引流管是否通暢,觀察傷口是否有滲血,及時記錄出入量,發(fā)現異常報告醫(yī)生。
2.2.2傷口引流管的護理 術后嚴密觀察傷口引流管的情況,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量及顏色,一般術后48~72h引流量明顯減少,引流物的顏色為血性液體,如出現引流量多、稀薄、色淡,患者自述頭痛,可能腦脊液漏出,應及時采取低枕平臥,報告醫(yī)生。
2.2.3術后飲食護理 合理的膳食護理能夠促進骨折的早期康復,受傷2w內宜進清淡、易消化和高營養(yǎng)食物,忌油膩、生冷、辛辣等食物,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能夠刺激胃腸蠕動。受傷2w后給予富含高蛋白和微量元素的食品。
2.2.4預防潛在并發(fā)癥 ①切口感染:保持切口周圍皮膚清潔、敷料干燥,監(jiān)測體溫變化,若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②墜積性肺炎:指導床上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時霧化吸入。③泌尿系感染:指導多飲水,保持會陰部清潔,插管者早日拔出導尿管。④壓瘡:協(xié)助患者翻身,翻身時要保持頭部、頸部、與身體成直線做軸線翻身,骨突處加以墊圈并結合酒精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
2.2.5指導功能鍛煉 術后第1d指導患者做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囑家屬對患者進行關節(jié)和肌肉按摩,幫助患者屈曲下肢,促進靜脈回流,防止關節(jié)僵硬及肌肉萎縮,1w后開始腰背肌鍛煉,按三點支撐法、五點支撐法和四點支撐法的順序,根據患者情況循序漸進練習,活動度從小到大,力度適中,不可過急過猛,以防加重損傷。
3討論
腰椎骨折多見于中青年,是臨床骨傷科中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屬于嚴重致殘性損傷,嚴重影響當事人的生活質量,可引起骨折平面以下運動感覺障礙,甚至癱瘓[2]。腰椎骨折術后護士通過及時有效地溝通、病情的觀察、飲食指導、并發(fā)癥的護理及指導功能鍛煉等護理措施提高手術質量,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患者術后得到有效康復。
參考文獻:
[1]譚紅蕾.腰椎骨折術后的護理與康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552-553.
[2]童玲,楊巧燕.AF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護理體會[J].中醫(yī)正骨,2013,25(8):632-634.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