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數學家龐加萊認為“邏輯起始于直覺”,而直覺往往是受思維主體的審美情感所支配的.在解題訓練中,如能運用美學觀點考察對象和思考問題,就會形成數學思維的美學方法和解題策略.美學觀點一旦與數學問題的條件和特征相結合,思維主體就能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產生審美直覺,而數學審美直覺孕育著解題思路,有啟迪解題靈感的作用.
數學美的表現(xiàn)形式是簡單的、和諧的、對稱的.對學生來說,數學的審美直覺對他們的思維活動影響是潛在的、不被覺察的,但這種審美情感卻是驅動學生直覺思維的一股強大的力量.
一、簡單審美直覺的指向性
簡單性審美直覺是優(yōu)化解題策略的內驅力因素之一,簡潔美不僅揭示了數學理論的高度抽象性,同時包含著數學解題思維方法的敏捷性.對于一道題目,如何盡快地從各個方面選擇新的信息,并有效地聯(lián)系已知信息,進行組合、編碼,獲得最佳解題方案,簡單性審美直覺有著明確的指向性.
片段一:已知a是實數,函數f(x)=6x2-(6+a)x+3a-a2,若函數y=f(x)在區(qū)間[-1,1]上至少有一個零點,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對于此題,在實際操作中思維主體一般直接聯(lián)系“函數的零點存在定理”解決該題,在推導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越推導越復雜,此時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考慮到思路是否正確或可能不當,此時審美直覺就告訴我們應該另辟蹊徑
數學的簡潔美不僅表現(xiàn)在它的公式、定理、符號的表述之中,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數學理論基礎的邏輯簡單性上.在解題過程中需將不同的認知結構與具體題目內容結合起來,共同組成精確化、具體化的情境,同時,在推理過程中往往需要提取新的認知結構,改變新的解題情境,再提取認知結構的循環(huán)往復,最終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
二、和諧審美直覺的統(tǒng)一性
和諧性美感是促使解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美的意識力越強,發(fā)現(xiàn)和辨認隱蔽的和諧關系的直覺也就越強.”一個嚴謹的數學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各部分之間具有和諧性.但是,這些和諧關系和外部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甚至是繁雜的.我們擬訂解題計劃時要善于運用審美直覺洞察其內在的、隱蔽的相依關系,從“繁雜”中區(qū)分簡潔明了的、實質性的東西,從而發(fā)現(xiàn)解題途徑.
片段二:對于函數y=f(x),若存在區(qū)間[a,b],當x∈[a,b]時f(x)的值域為[ka,kb](k>0),則稱y=f(x)為k倍值函數.若f(x)=lnx+x是k倍值函數,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本題中思維主體面對的條件有兩個:“值域”,“k倍值函數”.根據具體的數學情境本題可以將條件具化為整體印象:“方程lnx+x=kx在[0,+∞)有兩個相異的實根.”在擬訂解題計劃時我們需要完成兩個部分的感知:如何將根的個數與k的范圍聯(lián)系起來?如何判斷此方程的根的個數?對于第一部分,思維主體面對的是“聯(lián)系方程的根的個數與k的范圍”,此時思維主體能選擇的有“函數零點存在定理”與“分離參數,化歸為圖像交點個數”,即畫出函數y=與函數y=k的圖像,尋找其交點個數.對于第二部分,思維主體面對的是“判斷方程根的個數方法”這個認知結構.此時,結合第一部分的感知及通過“回視”題目條件lnx,思維主體通過甄選,自然會聯(lián)系起“導數的應用”這個認知結構.
在現(xiàn)實解題中,甚至會出現(xiàn)有些數學題的條件與條件、條件與結論之間的和諧關系不夠明顯,需要我們憑美的意識去發(fā)掘.直覺的感知是在對問題獲得認知的整體后完成的.感知中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為了獲得感知的整體性,就需要通過不停的“回視”,聯(lián)系各個關鍵情境,從而尋找出最恰當的認知結構來聯(lián)系題目,同時通過反復的“回視”尋找前后關系來甄別直覺的感知,從而使得后續(xù)的思維可以得以繼續(xù)并趨于完整.
三、對稱性審美直覺的創(chuàng)造性
對稱美是創(chuàng)造解題策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數學對稱包括狹義對稱、常義對稱與泛對稱等,內容十分豐富.狹義對稱可分為代數對稱(共軛根式、共軛復數、對稱多項式、輪換對稱多項式等)與幾何對稱(軸對稱、中心對稱等);同時,對稱又上升為一種解題的數學思想方法,即在解題時,充分利用問題自身的某些對稱性,“對稱性地處理具有對稱性的問題”,或積極構造問題的某些對稱性,簡練靈活地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對稱性,體驗數學美.
四、結 語
通過對近幾年的中學生在數學解題中遇到的問題的分析,應重視對相關知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定理、基本方法的復習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應用美的手段去揭示數學美,創(chuàng)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參與美的創(chuàng)造,進行數學加情感加美感的教育.由于認知過程的感知,表象屬于形象思維的低級形式,只能給學生以快感,而理性階段的概念、判斷、推理,才屬于邏輯思維過程,是認知各種數學內容,體驗各種數學美的認知過程.為引發(fā)學生學習需要,誘發(fā)學習動機,要利用數學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啟動學生邏輯思維,使之逐漸在解題中體驗到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