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題多變的考題,即在本質(zhì)解題思路或數(shù)學解題思想不變的條件下通過變化背景環(huán)境等非本質(zhì)屬性,從而構建出一道新的考題,對一題多變的數(shù)學問題正確總結、歸類,能夠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解題思維,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考數(shù)學;變式;解題思維
一、一題多變題目的內(nèi)容與考查方式必要性
“一題多變”即是將同一個知識點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考查.一般是通過應用題背景的改變,函數(shù)形式的變體,通過已知條件小的變動而應用不同解題思路,命題中增設陷阱等方式將知識點進行“外包裝”,這樣學生做起題來覺得新穎有意思,會更有沖勁去完成題目,同時也能多方位、多角度考查學生的能力.令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筆者結合一道作業(yè)本中的題目,進行了多角度的變式,結合高考題,淺談有效變式.
二、一道作業(yè)題的變式之路
生:已知①②④,求③.(解略)
師:很好(繼續(xù)追問),還有別的變式嗎?
生:老師,這實際上是一個知三求一的問題.還可以有已知①③④,求②;已知②③④,求①.
這樣通過學生教師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三個變式:
變式一:已知①②④,求③.
變式二:已知①③④,求②.
變式三:已知②③④,求①.
這時教師在屏幕上投出了以下兩道高考題,教師做了簡單的分析,學生紛紛議論,原來我們只要稍稍變換一下,就是一道高考題啊!
高考題重現(xiàn):
(2012·課標全國卷)已知a,b,c分別為△ABC三個內(nèi)角A,B,C的對邊,acosC+3asinC-b-c=0.
(1)求A;
(2)若a=2,△ABC的面積為3,求b,c.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可以處理求sinA+sinC的范圍,你還能求其他類似的范圍嗎?
生1:sinA·sinC.
生2:cosA+cosC.
生3:cosA·cosC.
……
師:利用本題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采用合一變換,可以求sinA·sinC,cosA+cosC,cosA·cosC,sin2A+sin2C等等的范圍.
高考題重現(xiàn):
(2010遼寧理數(shù))在△ABC中,a,b, c分別為內(nèi)角A, B, C的對邊,且2asinA=(2a+c)sinB+(2c+b)sinC.
(1)求A的大??;(2)求sinB+sinC的最大值.
(2013·大綱理)設△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a+b+c)(a-b+c)=ac.
(2013·新課標Ⅱ理)△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a=bcosC+csinB.(1)求B;(2)若b=2,求△ABC面積的最大值.
三、變式須遵循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切忌隨意性和盲目性.
2.可行性原則:對一道題進行變式,不要變的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變式題會影響學生的思維質(zhì)量;但難度太大的變式題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難以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將使學生喪失自信心.因此,進行變式時要變的有度.
3.參與性原則:在習題變式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不要總是教師變,學生練.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四、如何變式
如何變式,怎么變,我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尋找其他解法、改變題目的形式、題目的條件和結論互換、改變題目的條件、把結論進一步推廣與引申、串聯(lián)不同的問題、類比編題等.
五、結束語
一題多變,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能力及相關知識點遷移能力,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容量,經(jīng)常做這種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思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面對難題的良好的從容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張永平.一題多變與多題一解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shù)學論壇,2012(1).
[2]季錦成.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江蘇教師,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