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詞匯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師關注探討的領域,很多學生通過為單詞標注拼音或漢字相近音的方式記憶單詞,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埋下隱患,造成發(fā)音不準、拼寫問題嚴重等問題,這在農村小學尤為常見。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三種小學中年級英語詞匯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詞匯教學""" 策略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要根據單詞的音、形、義學習詞匯,避免死記硬背,在小學畢業(yè)時掌握二級基本詞匯。因此,幫助學生有效記憶單詞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一項艱巨任務。我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談談三種詞匯教學方法,這三種方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
一、依托文本語境,呈現(xiàn)生詞,了解詞義。
心理學中提到的語境通常指由上下文或前言后語形成的語言環(huán)境。心理學家Tulving和Gold認為,語境是影響單詞識別的一個重要因素[1]。新課標指出,要在具體的語境中習得英語單詞,所以在教授單詞時,教師要結合所學單元的主題教學單詞。
On the farm這一單元主要講劉濤帶著邁克參觀爺爺的農場。圍繞“農場”這一主題,我將文本分為兩大塊,帶領學生先后參觀農場上的“畜牧場”和“果園”。在畜牧場學習動物類詞匯cow和pig,在果園學習水果類詞匯apple和pear,層次分明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對單詞進行了分類歸納記憶,觀看動畫、模仿動物叫聲、閱讀繪本等直觀形象的方式,讓學生明晰了詞意,并通過問題“What’s this/that?”到“What are these/those?”學習單詞的復數形式,圖片個數的增加,幫助學生了解了復數概念。有了大語境的依托,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投入,學習活動更加完整有意義,他們認為自己是在參觀農場,而非看圖片學單詞。學生的輸出語言更加豐富自然,看到動物會發(fā)出“How lovely!”等感慨,看到水果會表述“It’s red/green.”等,而不是簡單的句型問答。當學生能夠用語言描述所看到的,那他已經在記憶目標詞匯了。
“詞匯語境教學法”是強化英語詞匯教學效果的一個突破口,是改革英語詞匯教學的一個新思路[2]。孤立地教詞已經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生詞更能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推測判斷能力,在英語閱讀等其他方面大有益處。
二、借助自然拼讀,掌握單詞的音、形、義。
英語自然拼讀法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學生閱讀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學習方法[3]。它強調“音形對應關系”,其核心是建立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與語音之間的對應關系,使學生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學習效果[4]。
在學生剛接觸英語時,不要用枯燥復雜的音標嚇退他們,也不要任由他們用漢字拼音標注單詞種下“病因”。我們可以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意識,慢慢地滲透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例如之前提及的生詞cow,pig,apple,pear等,我在教讀單詞時會帶讀p,p,/p/,i,i,/I/,g,g,/g/,由/p/I//引導學生拼出/pI/,繼而自己發(fā)出/pIg/的讀音。Cow這個單詞涉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但同樣可以讓學生自然拼讀出來,c,c,/k/,ow,/ɑ?尬/,/k//ɑ?尬/,/kɑ?尬/。同樣的方法教授apple和pear,起初學生只是無意識地跟著老師讀,他們并不知道這些音長什么樣,只覺得讀起來跟拼音差不多,拼起來比較順口,但久而久之,他們會記住字母c有/k/這個音,字母p在單詞中經常發(fā)/p/,潛移默化地慢慢了解到一些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看到簡單的單詞試著自己拼讀出來,做到“見詞能讀”,聽到單詞的發(fā)音能反過來推測單詞中的字母及字母組合,做到“聽音能寫”,將單詞的音和形對應結合記憶。當然,在教授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音準問題。
實踐表明,自然拼讀法是學習英語單詞最快、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5]。在語境中明詞義,在拼讀中記音形,由此學生從單詞的音、形、義牢牢掌握英語單詞。
三、通過詞匯復現(xiàn),加深印象,幫助記憶。
應用語言學家Kachroo曾經在印度一所學校,就英語教材中的詞匯重復率對學生掌握詞匯的情況做過一個實驗,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在該教材中出現(xiàn)七次以上的單詞,但不能掌握僅出現(xiàn)一兩次的單詞[6]。由此可見,詞匯復現(xiàn)對學生掌握詞匯有很大影響,對于課堂教學中的詞匯復現(xiàn)方式,我將其分為兩種:
1.多種方式的簡單復現(xiàn),強化記憶。
在本單元詞匯教學結束后,我設計了一個Quick response的環(huán)節(jié),將新授詞匯以圖片、單詞、詞組等方式快速閃現(xiàn),讓學生大聲說出來,通過再現(xiàn)所學單詞,加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類似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讓學生根據圖片快速地說出對應的單詞,檢驗學生對單詞音形義的整體把握情況,或者可以編寫chant,如These are apples.Those are oranges.They’re nice and sweet.并配上伴奏一起唱一唱。此外圖片、歌謠等視聽直觀的資源都有助于學生的認知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創(chuàng)設新語篇情境,復現(xiàn)和運用詞匯。
我們提倡在語境中教授詞匯,同樣,詞匯的復習與運用不能脫離相應的語境,孤立地重復單詞只能增加學生的負擔,降低他們的積極性。在本單元的鞏固拓展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新情境:邁克帶著弟弟蒂姆去參觀劉濤爺爺的農場,請學生同桌合作,分別扮演邁克和蒂姆,展開一段對話表演。提供學生對話的模板,作適當的留白,詞匯在這樣的對話式語篇中復現(xiàn)和運用,是低年級學生樂于接受的,能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抑或創(chuàng)設另一種語境:邁克參觀完農場,寫了一篇日記,如果你是邁克,你會怎樣介紹農場呢?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選詞填空,挖空的文本式語篇降低學生的難度,考查學生詞匯的準確運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復述能力。
詞匯教學重在扎實有效,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語境中理解與運用,在拼讀中有效記憶。我們要關注起點,著眼未來,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靜,李文巖.基于Logogen Model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3).
[2]章波.語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學術月刊,2009(4).
[3][5]張俊淼.自然拼讀法——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好方法[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09X).
[4]郭鴻雁,馬曉燕.拼讀法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2).
[6]陳松林.如何在語篇情境中復現(xiàn)和運用詞匯[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