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MOOC迅速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世界各大著名高校免費提供的優(yōu)質在線課程,引發(fā)了大量的學習者注冊學習,也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關注。本文介紹了MOOC的起源與發(fā)展,分析了其優(yōu)點與不足,提出了將其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MOOC""" 高職教育""" 英語教學
一、MOOC的起源及發(fā)展
MOOC譯作中文“慕課”,英文全稱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完整的中文翻譯是“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課程定期開課,每節(jié)視頻通常很短,幾分鐘或十幾分鐘不等。在這一平臺上,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學習主題,分享心得,發(fā)表觀點,還能及時練習,獲得反饋,并參加考試獲取證書。
MOOC這一術語誕生于2008年,重要的突破則發(fā)生于2011年秋,當時斯坦福大學推出免費課程《人工智能導論》,引發(fā)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6萬人注冊學習。此后,一大批教育機構開辦了自己的MOOC,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知名高校在內,掀起了一股MOOC熱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平臺機構是Coursera,Udacity和edX,它們被譽為MOOC的“三駕馬車”。
二、MOOC的優(yōu)點
1.教育資源多,質量優(yōu)。MOOC聚集了許多享譽世界的大學,開放課程幾乎都是在本校內受歡迎的課程,教授也幾乎都是在相應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中國方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均已加入MOOC平臺。
2.課程輻射人數多。學習者只要有電腦和網絡,有學習能力和意愿,無需付費,無需任何入學考試,就可以在線學習。以Coursera平臺為例,短短一年多,全球共有81所高校或機構加盟,共享386門課程,注冊學生超過400萬。這樣的學習規(guī)模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是難以想象的。
3.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MOOC賦予學習者更多的自主權利,學習者可以從個人的興趣和需求出發(fā),在信息化工具和輕松學習氛圍的支持下,根據自己的需要制訂學習計劃,自組學習群體,積極主動地構建認知結構,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自由展開學習。
4.碎片化的知識點處理方式。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一般以45分鐘為一節(jié)課,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學習效率。MOOC的教學視頻一般為8分鐘~10分鐘,將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處理,有利于學習者通過移動終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更符合人腦的注意力集中規(guī)律。
三、MOOC的不足
1.課程完成率低。根據2014年1月麻省理工和哈佛發(fā)布的《MOOC工作報告》,2012-2013年期間,在edX平臺開設的17門課程中,有43196名注冊者學完課程獲得證書,有35937個注冊者雖然沒有取得證書,但是學習了一門課程中的一半或者更多單元,有469702名注冊者學習了不到一半的課程內容,還有292852名注冊者沒有觀看過學習內容。絕大部分注冊者只是簡要地瀏覽了課程,真正完成課程的學習者只占總人數的5%左右。
2.普及率不高。MOOC學院與POWER教育、Coursera于2014年7月聯(lián)合進行針對中文用戶的“MOOC學習者大調查”(以下簡稱調查)發(fā)現,學習者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教育發(fā)達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州等。
3.影響觀看視頻的因素較多。調查發(fā)現,47%的學習者反映在觀看視頻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語言,MOOC課程絕大多數是英文的,我國的英語學習者接觸的大多是通用英語,對專門的學術英語鮮有涉及。26.6%的學習者反映的問題是某些海外網站無法觀看,例如承載edX課程的視頻網站YouTube在大陸是被封鎖的。另外,19.8%的學習者反映視頻卡影響學習。
四、將MOOC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MOOC有諸多優(yōu)點,同時存在自身的缺陷,教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MOOC并不能完全取代現行教育。我們可以將MOOC引入現行教育中,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輔助與補充手段。以下是筆者對于將MOOC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1.利用優(yōu)質資源,構建在線課程平臺。MOOC不僅為學習者提供了優(yōu)質的開放網絡課程資源,更為學習者提供了持續(xù)的學習服務。我們可以參照MOOC的教學理念,對現有的精品課程或傳統(tǒng)的在線課程進行提升優(yōu)化,構建高效優(yōu)質的在線課程平臺。MOOC的許多優(yōu)質資源都可用來充實在線課程內容。
2.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完善課堂教學平臺。MOOC是一種完全自主的學習模式,某些學習者并不具備自我調控的能力,當學習中遇到困難或興趣減退時就會中斷學習。我們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由在線課程平臺提供在線課程資源和學習服務,供學習者預復習,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重點、難點和答疑。通過課堂提問檢查和給予一定學分的方法形成外部動機,促使學生登錄教學平臺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對學習的成果的認證和肯定,促使學習者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持久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課堂教學平臺。
3.提供學習指導,提升教學服務平臺。在線課程不是簡單地將一門課程放在互聯(lián)網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課程質量,完善教學服務。我們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資源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重視學習者的學習反饋,在線答疑要及時準確。另外,網絡上海量的信息容易令學習者感到無所適從,教師的參與和教學服務平臺的提升可以彌補在線課程和其他網絡學習方式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曹繼軍,顏維琦.“慕課”來了,中國大學怎么辦[N].光明日報,2013-07-16(006).
[2]王曉彤,解繼麗.從OER到MOOC:單純的資源到以人為本課堂的轉變[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VOL28(11).
[3]李福厚.大腦喜歡什么[J].聰明泉EQ版,2007(1):36-37.
[4]王文禮.MOOC的發(fā)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