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連城訣》,寫盡了人心險惡,反映了很多社會問題??v觀全書,師父沒好人、徒弟沒好人、師兄弟沒好人、父親沒好人,乃至名門正派沒好人。江湖雖極盡然險惡,但正義與善良仍是社會的主旋律,是消滅一切虛偽、惡毒、忘恩負義的利器。
關(guān)鍵詞: 人性險惡 " "《連城訣》 " "金庸 " "武俠小說
倪匡曾指出:“狄云不是大俠,而是一只大苦瓜?!毙≌f《連城訣》描寫的正是人性的險惡,吊句戲文就是“洪桐縣里沒好人”。狄云目之所觸都是卑鄙無恥之人,偶爾一兩個好人如戚芳、丁典、水笙,也都曾把他當(dāng)成奸惡之人。世界之大,但不是壞人就是把自己當(dāng)成壞人的人,根本沒有心地純樸善良的狄云的立錐之地,唯有那片罕無人至的雪谷才是他的生存之地。江湖再險,人情再惡,也會被大雪封蓋,也會被雪崩沖刷,連同狄云心中的不解與恐懼。他真不能明白:一個人世上什么親人都不要,不要師父、師兄弟、徒弟,連親生女兒也不顧,有了價值連城的大寶藏,又有什么快活?狄云自然不能明白,因為他心思不夠靈活,但是像戚長發(fā)這樣的精明人竟也不能明白,像汪嘯風(fēng)這樣的貴公子也不能明白,像花鐵桿這樣的“大俠”也不能明白,像凌退思這樣的大官也不能明白,這就令人難以解索了。貪圖富貴、欺師滅祖、滅絕人性歷來都是聰明人的專利,像狄云這樣的老實人最多是一個被蒙蔽、出賣或利用的對象。
一、師父沒好人
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父是徒弟的再生父母,但父母無可選,師父有得挑。既然能為師,既然能授藝,必有良好師德和驚人藝業(yè)。但《連城訣》中的師父多是奸詐之輩,壞得頭頂生瘡,腳底流膿,其中戚長發(fā)是典型的代表。戚長發(fā)雖然長得像農(nóng)民,但文才武功無一不精,只是藏得滴水不漏,培養(yǎng)出的弟子愚笨不堪,武功差勁之極。明明是“唐詩劍法”卻被他教成“躺尸劍法”,明明劍招的名字都是情趣高雅的唐詩名句,卻被他串改成狗屁不通的低俗之言,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fēng)蕭蕭”,這是何等大氣優(yōu)美的詩句,卻被他教成“落泥招大姐,馬命風(fēng)小小”。由此可以看出,戚長發(fā)的文采確實不錯,能將低俗升華為高雅的人固然是人才,能將高雅化成低俗也不失為大家,試想一個沒有文化的老漢,能想出這么粗俗但貼切的劍招嗎?
戚長發(fā)收狄云為徒,正是看上了他的老實與愚笨,若是心思敏捷之輩,他斷然不會接納。這正像一個傳統(tǒng)的相聲段子,師父拿起酒瓶問這是什么?答曰:“酒。不要!”有一天來了一個小徒,說是馬尿,師父反而高興得了不得,就此留下。師父收徒的邏輯是不識酒者自不會偷酒,戚長發(fā)收徒的目的正和怕偷酒的這位師父相似,之所收狄云這樣資質(zhì)的徒弟,之所以不真心實意傳授武功,正是為了掩飾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后來狄云含冤入獄,他卻置之不理,但后來他在掘?qū)毜赜龅轿ky時,狄云卻救了他的命。結(jié)果,他非但沒有感激之意,反而乘其不備反刺狄云一劍,要不是寶衣護體,狄云早上黃泉路了。
生在同樣的世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狄云認為“金錢如糞土,仁義值千金”,而戚長發(fā)卻認為金錢至上,其他一切人都可以作為追求金錢的墊腳石?!拔也粴⒛?,你就殺我”,這就是戚長發(fā)一生的座右銘,在他的心中從未有過親情,從未有過信任,有的只是挖空心思的算計。
書中的另一位師父萬震山也不是好人,教弟子未能全心全意,招數(shù)次序顛倒,為的就是不至于有更多的人知道“連城訣”的秘密。萬震山招收弟子,不是為了光大門派,傳授技藝,只是為了更好地達到尋寶的目的。
戚長發(fā)和萬震山的師父梅念笙是江南大俠,為人正直,應(yīng)該是好人,可是在徒弟們的眼中,他是最壞的人。放著絕世武功不傳弟子,放著寶藏的秘密不告訴弟子,卻情愿傳給不相干的外人,令徒弟們義憤填膺。
整部小說就是這樣,在壞人環(huán)視的武林中,不是“白加黑”,而是徹底地黑白顛倒。古代的師父,現(xiàn)在的老師,都是為人師表的行業(yè),一旦變質(zhì),社會將受累無窮。
二、徒弟沒好人
徒弟,這是一個伴隨人一生的稱謂,一個人做徒弟的時間,遠比做師父的時間長。師父沒好人,影響的范圍廣,而徒弟沒好人則影響的時間長。戚長發(fā)、萬震山不僅不是好師父,更不是好徒弟,他們會同言達平,師兄弟三人一起把他們“吃里爬外”的師父給解決了,從而得到了連城劍譜。
萬震山的八個徒弟,想必平時耳聞目睹了師父的種種“英雄事跡”,為人個個卑鄙齷齪,當(dāng)師門有難時,一個一個都作鳥獸散。
在武俠社會中,師門是一個最重要的組織,背叛師門會為同道不齒。但這些徒弟們卻公然反叛,毫無羞恥之心,反有炫耀之意。即便在當(dāng)今,身為人徒,亦要有敬畏之心,不齒于師門的人,注定沒有多大出息,即使導(dǎo)師只教你一招,也應(yīng)當(dāng)有感恩之心。
三、師兄弟沒好人
《連城訣》中的師兄弟沒有一個好人,先從老一輩的師兄弟說起。萬震山、言達平和戚長發(fā)同出一門,共拜一師,所學(xué)武功相同,就連內(nèi)心的邪惡都十分相似。師兄弟三人合力干掉師父后,搶到了連城劍譜。但劍譜為一,人卻有三,如何處置這本劍譜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遠比殺死師父困難。三人在誅滅師父時顯示出了較強的凝聚力,但在劍譜分配上卻各懷私心,都怕讓對方獨吞。為了消除互不信任之心,三人想出了一個非常絕妙的辦法:將劍譜放入鐵盒,鑰匙投入大江,鐵盒放入抽屜,三個鐵鏈拴著鐵盒,三個人手系著鐵鏈,只要誰有異動,另外兩個人立時便能驚覺。如此布置,劍譜還是不翼而飛,三兄弟大吵大鬧了一場,不歡而散。此后一二十年,萬震山與言達平二人日夜所想都是劍譜哪兒去了,而戚長發(fā)所想的則是劍譜的秘密究竟何在?
萬震山與言達平考慮和調(diào)查了多年,覺得劍譜肯定是老三戚長發(fā)取走了,因為論智商與機謀,他們兩個都不是老三的對手。于是十幾年后,萬震山擺了一場鴻門宴,邀請戚長發(fā)師徒參加,而戚長發(fā)正想從師兄那里得到點什么。宴會的動機本就不純,再加上假扮乞丐的言達平從中煽風(fēng)點火,由雙方弟子門人引發(fā)的爭斗立刻進入白熱化。最終老三被老大巧計扼死,并將尸身砌入自己臥室的內(nèi)墻,此后又出現(xiàn)了老二與老大的無情爭斗,都是下手不留情,對師兄弟的恨竟勝過對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的大仇人。后來老大萬震山發(fā)現(xiàn)了墻上有一塊磚凸起,就此患上了離魂癥,常半夜起來,像個泥水匠一樣砌墻砌得不亦樂乎。這也算是殺害師弟的副作用。
老三戚長發(fā)江湖人稱“鐵索橫江”,哪那么容易死?當(dāng)日與萬震山一戰(zhàn),發(fā)現(xiàn)不敵,閉氣假死,后被砌入墻內(nèi),還是逃跑了,因此墻上有一塊磚凸了出來,為大師兄患離魂癥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人辛辛苦苦二十多年,終于找到了寶藏的所在。結(jié)果,言達平這只蟬被戚長發(fā)這只螳螂吃了,而戚長發(fā)這只螳螂?yún)s又被萬震山這只黃雀啄傷了,要不是狄云來救,戚長發(fā)早就踏上奈何橋,走上地府路了。
這就是同門師兄弟,個個陰險狡詐,最終落得個連環(huán)追尾,全部不得好死。
再說小一輩的師兄弟,即萬震山的八個弟子。這八個小兄弟在萬震山鼎盛時期也曾精誠合作過,干過一些群策群力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陷害狄云,欺騙戚芳一事。最后使得狄云入獄四年,戚芳嫁給了萬奎。但在其他事情上,師兄弟都是各懷機心,恨不得同門師兄弟全部死光光。師兄弟八個,垂涎戚芳美貌,合力設(shè)計將她留在萬府,卻萬奎一人獨享,其他七人無不恨得牙癢癢,可是敢怒不敢言,因為老三萬奎是師父的兒子。
最后,這幾位師兄弟除了吳坎被師父掐死以外,其余都死在寶藏里面了。這樣的師兄弟們在一起,雖然不乏說笑,但絕對睡不了一個安心覺。用唐朝王維的兩句詩來形容,再恰當(dāng)不過。
白首相知猶按劍,
朱門早達笑彈冠。
就現(xiàn)在的同門師兄弟來說,反目者多,和睦者少。雖然沒有他們那樣狠毒,但要精誠合作非常困難。因為同門師兄弟同出一門,共有一師,所學(xué)相近,所從事的行業(yè)相同,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怎能不是冤家對頭?歷史上的李斯與韓非子,孫臏與龐涓,蘇秦與張儀皆為同門,但都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古之亦然,何況今朝。
防著師兄弟的做法仍是一種小人心理,不是成大事者應(yīng)有的風(fēng)范。厲以寧教授那一年來我校演講,通過龜兔賽跑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共贏”一詞。其實,師兄弟之間既有成冤家的基礎(chǔ),又有實現(xiàn)“共贏”的條件,一旦合作,就將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能夠更好更快地實現(xiàn)目標。
四、父親沒好人
世界上能給一個人生命的除了母親之外,就是父親。父親應(yīng)該是女兒最敬重的人,女兒應(yīng)該是父親最心疼的寶,但在《連城訣》中,竟然連這一點基本的親情都保不住。戚芳是父親戚長發(fā)一手拉扯大的,按說父女二人應(yīng)該有更深的感情,但實際上是女兒對父親有極深的感情,而父親對女兒清淡于水,甚至有些殘忍。戚長發(fā)由墻內(nèi)脫險以后,也不管女兒的死活,任由女兒墜入萬家的魔窟。原來他發(fā)現(xiàn)女兒偷了他的劍譜藏于山洞之中,認為女兒不是什么好人。其實,劍譜確實也是戚芳拿走了,但她自己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劍譜,只認為是一本很普通的《唐詩選輯》,恰巧那時剪紙沒地方放,就順手拿了放到山洞,那個山洞是她和師兄狄云幽會的地方??蓢@戚長發(f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工于心計,以為天下人都工于心計。
另一位險惡的父親猶勝戚長發(fā),他是身為知府大人的凌退思。為了逼丁典說出連城訣的秘密,凌退思以女兒凌霜華為誘餌,用盡了各種卑鄙手段。當(dāng)年,梅念笙被三個徒弟重創(chuàng)以后,受過丁典的幫助,因見丁典為人不錯,遠勝自己的三個不肖弟子,就此將連城訣的秘密傳給了丁典。但秘密是最害人的東西,知道得越多,麻煩越大,死亡的危險越高。武俠小說中常說,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活人是靠不住的。因此,帶著這個重大秘密的丁典,被凌退思關(guān)入大牢,百般折磨。本來以丁典的武功,越獄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為了透過牢窗看凌霜華,而情愿受此折磨。凌退思忙了幾年,始終未能獲得絲毫信息,失去耐心的他竟將女兒活著就塞進了棺材,并在棺材上撒下劇毒,因為他知道丁典遲早是要來的。果然如其所料,丁典來了,但也中毒不治。后來,萬震山等三兄弟之所以能找到寶藏,是狄云故意讓他們知道的,狄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合葬丁典和凌霜華時,發(fā)現(xiàn)棺蓋上竟有用指甲劃下的連城訣秘密。
這兩位喪盡天良的父親,都是為了寶藏而害了女兒。這兩位女兒,一位是因為無意拿走了父親的寶貝,另一位是有心不告訴父親寶藏的秘密。假若戚長發(fā)疼愛女兒,那本記載著寶藏的秘密怎會落入萬震山的手中,若是凌退思對女兒仁慈一點,則怎會得不到寶藏的秘密?即便是良心發(fā)現(xiàn),打開女兒的棺材看一看,也會有重大發(fā)現(xiàn)??梢娛У勒吖阎?,一生費盡心機追求的東西,其實就在眼皮地上,但總是由于內(nèi)心的污濁而與之失之交臂。
五、名門正派沒好人
名門正派的大旗是“仁義”,很有迷惑作用,就像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一樣。所謂的名門正派多有無恥之徒,有些甚至不如以做壞事為榮的血刀老祖來得正大光明。世界上不怕惡貫滿盈的強盜,就怕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菜根譚》中的一段話最能說明問題:“好利者,逸于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于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貪圖錢財?shù)娜?,大家都能看得出來,最多上一次?dāng)也就知道了,因此不會造成太大危害;貪圖名譽的人,戴著道義的帽子,干著齷齪的事情,輕易是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的,所以危害極深,會使很多無辜的人不自覺地墜入轂中。小品《賣拐》與《買車》反映的就是這個問題,大忽悠之所以能忽悠人就是穿著道義的外衣,以為對方著想為煙幕彈進行欺騙。
江南武林,自梅念笙死后,便以“落花流水”為首,這四個字代表四個人,是諧音過來的,分別是陸天抒、花鐵桿、劉乘風(fēng)和水貸。四人一路追殺血刀老祖直到藏邊,血刀老祖利用地利與之周旋。首先是花鐵桿誤殺了劉乘風(fēng),其次是陸天抒中計被殺,最后是水貸又被打傷在地不能動彈,這時只有花鐵桿毫發(fā)無損,尚可出戰(zhàn)。但是他被血刀老祖的威勢所攝,竟屈膝投降,其實此時的血刀老祖已經(jīng)力竭,伸根手指頭都能將他打倒。這一投降,數(shù)十年的威名付諸東流,因此就此破罐子破摔,無恥到底。如奉承狄云、吃義兄的尸體、誣陷狄云和水笙的清白等。雪谷之中的數(shù)月,他極盡卑鄙無恥之能事,但出得了雪谷,卻一派仁義形象,將狄云打死血刀老祖的功勞歸在自己的頭上,將屈膝投降、生啖兄弟等事情略過不提,將狄云與水笙說得如此不堪,以致他們無法揭露自己的丑行。
江南四奇本為江南武林領(lǐng)袖,如今四死其三,再加上手刃學(xué)到老祖的光榮事跡,花鐵桿成了當(dāng)之無愧武林盟主。但是沒有人敢說他的不是,在巨大光環(huán)的籠罩之下,揭發(fā)他等于往自己頭上扣屎盆子。
書中還有一人也不是好人,名叫汪嘯風(fēng),是水笙的表哥,江湖上合稱他兩為“鈴劍雙俠”。本來兩人是很合適的一對兒,但是當(dāng)水笙被兩個淫僧(一個是血刀老祖,一個是狄云)劫走之后就情況大變。起先,汪嘯風(fēng)為救表妹十分瘋狂,便邀江湖好手,在積雪融化后,他也是第一個踏進雪谷的人。表妹是救出來了,但是一想到她曾和那個小淫僧同處一谷數(shù)月,怎么能再保清白?汪嘯風(fēng)死不足惜,但以后怎能在江湖上立足?水笙雖一再解釋,但汪嘯風(fēng)始終不信。錢鐘書在《圍城》中寫道:“兩個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謠言,正如兩根樹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掛網(wǎng)?!比绱藖砜矗┕葦?shù)月,謠言像雪片一樣的飛來,就不那么奇怪了。這就是正人君子的作風(fēng),能將一個人捧死,也能將一個人詆毀死。連最信任的人都不信任,水笙還能指望其他武林同道,叔叔伯伯嗎?
名門正派無好人,將一個敗類奉承為大俠,將一個大俠詆毀成淫僧,將一個冰清玉潔的姑娘譏諷為蕩婦。我們生在當(dāng)今盛世,光明占了一大半,細微的黑暗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比起《連城訣》中的人心,我們只能暗自慶幸。
《連城訣》一書有太多殘酷,為名、為利皆能沒覺人性??讘c東對該書評價為“生命中總有一種委屈”,那主要是針對狄云而言的,此外還有戚芳、水笙、丁典、凌霜華等。好人生命中總有一種委屈,壞人生命中全是殘暴,這就是《連城訣》。
基金項目:塔里木大學(xué)高等教育教學(xué)研究項目(TDGJ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