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多的矛盾,這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效果,計算機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對此,我們需要在客觀上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圖形、聲音、動畫以及文字等等媒體信息都引入到計算機的課程教學中,找出能夠適合各類學生,并且能夠直觀表達教學的手段,這就需要將多媒體教室逐漸引入計算機教學中,不僅能夠?qū)φn堂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組織,還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室;計算機課程教授;有效應用
當今是信息時代,一切都是在以高速變化,學校的教學模式也是如此??墒窃趯嶋H的操作中,由于計算機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就使得其教學方式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學生學習計算機為的就是要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為今后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能夠使用計算機來解決實際問題。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根本就不可能達到這個效果,所以一定要利用多媒體教室,讓學生親身體驗計算機的操作,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模式
(一)黑板粉筆模式
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中,標志性的物品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老師永遠是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述著理論知識,而計算機的課程都很專業(yè)性的,對于電大生而言,知識聽取老師上課所教授的知識,根本不足以將計算機的操作學會。計算機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若是按照教學目的來確定教學的方法,那就應該是具有直觀操作性,將計算機理論知識蘊含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盡量通過教師的示范來傳達所要教授的知識,而不是語言表述。可是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都是填鴨式的教學,老師只是負責講授知識,根本不管學生掌握了多少,對知識有什么疑問。整堂課老師都只是在灌輸計算機理論概念以及相關的原理和方法,有時一個很簡單的原理都會被老師所表述的專業(yè)性的抽象的術語所代替,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將精神維持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手中的筆一直在做記錄,根本沒有時間思考老師所教授的知識,自己能夠理解多少,這種教學方法嚴重制約了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發(fā)展。
(二)投影儀模式
隨著計算機的逐漸普及,大屏幕的投影儀也已經(jīng)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普遍。應用投影儀已經(jīng)能夠?qū)鹘y(tǒng)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作出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果。投影儀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老師都是在上課之前進行有計劃的備課,對投影儀進行合理的利用,可是這種教學模式對于計算機課程而言,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投影儀教學模式知識一種單向的教學模式,學生沒有實際的操作,還是在被動的接受老師所傳輸?shù)闹R??墒怯嬎銠C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有大量的操作練習才能夠提高計算機水平,若是能夠?qū)⒅v解和練習進行有效的結(jié)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教室在計算機課程教課中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廣播教學,實現(xiàn)“一對多”教學
由于學生自身的眾多因素,因此我國目前針對課堂教學所實行的具體方式為老師課堂授課以及輔助學生自行學習等。老師課堂所進行的相關授課一般屬于強制性的,學生必須要聽老師上課,而上課期間也不能有其它與上課無關的動作與行為,對于這種教學模式可能運用計算機網(wǎng)絡中的“一對多”模式得以實現(xiàn)。老師在進行授課之前,可以事先發(fā)布一條消息,并對于所有學生的鍵盤進行控制,使其不能在上課期間進行其它的無關行為或操作,然后運用一定的技術,將自己的屏幕信息傳遞到每一位學生的電腦屏幕上,這樣使得老師與學生在面對信息時達到了一致性,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滿足對實時性以及強制性等方面的需求,同時還使得老師的教學更加的方便快捷。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課堂中,不但使得學生與電腦所進行交流與熟悉更加的多,而且對于生與生之間,生與師之間的交流更加的有利且具有多向性。從而真正的實現(xiàn)了“一對多”的教學方式。
(二)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遠程輔導,實現(xiàn)“一對一”教學
老師在對于學生所進行的相關輔導是“一對一”進行的,在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對老師提出相關問題,而且老師還可以對于不同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布置相應的問題,對于學生所提出的疑問也要立即給予解答,而這種教學模式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具體可采用“遠程協(xié)助”等功能,即老師可以查看學生的電腦,并對其進行控制,而學生就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了解老師的操作步驟,如果遇到需要大家進行討論的問題時,老師還可以將該學生的操作連接到所有學生的電腦上,以使得大家加深該問題的印象,更好的進行掌握其操作方法。
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老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可以讓老師充分感覺到自己在課堂上是一個管理者以及引導者的身份,而不是以往的單純只是知識傳輸機,學生也感覺到自己在課堂上的重要性,不只是帶雙耳朵來聽就可以了,同時在課堂中,還可以隨時將自己不懂的問題反饋給老師,向老師請教,這不但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進一步的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三、常見的電子教室使用方法
廣播式教學:老師為主,以媒體為輔,可運用教學廣播加以實現(xiàn)。采用網(wǎng)絡功能,使得相關視頻與音頻在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傳送。具體來說,就是將老師電腦中的教學內(nèi)容傳遞到學生的電腦屏幕上,或?qū)⒛澄煌瑢W的電腦屏幕信息傳遞到其他同學的電腦屏幕上,具體可將該功能運用到教學演示以及展覽學生作品等方面。
(二)遠程輔導:老師可以有利用運程協(xié)助功能控制學生的電腦,并解決其問題。同時也可以利用控制機,對于任何一位學生的電腦進行控制,從而全面的實現(xiàn)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對于個別學生進行相關輔助行為。
(三)發(fā)布文件:教師將教學過程中要使用到的文件,先保存在教師機上,然后再下發(fā)到學生的每一臺電腦上,這樣學生對于老師所發(fā)布的任務也就能夠看得更清楚。
(四)收取作業(yè):在電腦上有上傳作業(yè)這個命令,學生可以通過它,把本節(jié)課要完成的作業(yè)提交到教師機上,這樣老師就可以及時指導學生作業(yè)完成的情況。
參考文獻:
[1]丁俊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6(05)
[2]馬占山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及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B].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5(06)
[3]賴文繼.關于多媒體教學新模式的探究[C].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