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方法:對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并配以一定的心理疏導,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情況。結果: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均得到改善,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結論: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作用明顯,能促進患者痊愈,并對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冠心病伴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12-0015-01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性病變而發(fā)生的血管腔狹窄或者阻塞,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的心臟病[1]。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不良生活方式、肥胖、社會心理因素等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2]。在其長期的病程中,患者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心理反應,本研究對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2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齡45-76歲,平均(63.5±6.4)歲,病程5-10年,觀察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48-73歲,平均(65.5±6.4)歲,病程6-1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冠心病的診斷標準[3],均有存在一定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長短等各個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給予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普及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并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冠心病的發(fā)病的癥狀及體征、注意事項及禁忌癥等,并給予患者飲食指導,選用低鹽、低熱量、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糖飲食,多食雜糧、粗糧、水果和蔬菜。定期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調節(jié)患者的不良情緒,培養(yǎng)建立患者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使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減輕其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用真誠及愛心幫助患者,消除病人的不安及焦慮心情,觀察患者的精神及情緒狀態(tài),給予病人一定的精神安慰及鼓勵,為其創(chuàng)造舒適、愉快的生活環(huán)境。
1.3 評價指標
選擇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的SDS及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詳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而導致的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冠心病的患病率城市為 1.6%,農(nóng)村為0.5%,合計為0.8%,近年來呈上升趨勢[4]。臨床表現(xiàn)為因情緒激動、體力活動等誘發(fā),突然感覺心前區(qū)疼痛,多為壓榨痛或發(fā)作性絞痛,也可有憋悶感。常見的危險因素有:血脂異常、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不合理膳食、吸煙、過量飲酒、缺少體力活動,以及社會心理因素等,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均是多年形成,因此要通過綜合性護理、系統(tǒng)化指導來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因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現(xiàn)焦慮、情緒低落等心理反應,甚至悲觀厭世,產(chǎn)生放棄治療的想法,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在臨床上除了對疾病的專項治療,還要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慕】到逃靶睦硎鑼?,健康教育關鍵在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理念,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心理疏導是指護理人員應當開導患者,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加強溝通,提高治愈率。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治療前比較,b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的SDS及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由此可見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作用明顯,有益于患者的進一步治療 [7]。參考文獻
[1] 陳雪,陳瑰麗.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1214-1216.
[2] 洪榮梅,陳冬梅,梁蘭霞,等.心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C):151-152
[3] 戚志萍,宋紅偉.淺談應用奧勒姆自理理論護理冠心病患者的優(yōu)越性[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3):281-282.
[4] 許麗.評價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J].醫(yī)藥前沿,2013,27(16):1072-1074.
[5] 劉熔雪,梁婷,江小燕,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健康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2):l6-18 .
[6] 符岸秋,程世蓉.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9):126-127.
[7] 米斐,劉建敏,葛建云.心理于預對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1):2558-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