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細胞白血?。╟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惡性克隆性造血干細胞疾病,起病緩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3個階段。使用羥基脲等傳統(tǒng)治療方法,其慢性期病程在5年左右,加速期病程6~9個月,急變期病程3~6個月。CML的特征是具有BCR-ABL融合基因,基因表達產(chǎn)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能活化細胞有絲分裂途徑,促進細胞增值,抑制細胞凋亡,導致CML的發(fā)生。
伊馬替尼(imatinib,IM)是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其選擇性抑制BCR-ABL、PDGF受體和c-kit的活性。1998年開始應用于治療CML,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效果。2001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伊馬替尼用于治療CML的一線藥物。2008年伊馬替尼成為NCCN指南推薦的慢性期成人CML患者第一治療方案。同年對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的一線治療地位發(fā)生了變動。但最新研究表明,伊馬替尼雖然可以使CML慢性期(CP)患者獲得較高的血液學和細胞遺傳學緩解,延長患者生存時間,而對于加速期(AP)和急變期(BP)患者療效不理想。本文對伊馬替尼治療CML的療效進行綜述。
1 伊馬替尼治療CML慢性期的療效
IRIS研究伊馬替尼的I期臨床試驗包括83例干擾素耐藥或不能耐受的CML慢性期患者,入組臨床試驗前,平均患病時間為3.8(0.8~14)年,平均干擾素應用時間為8.5個月(1周至8.5年),臨床試驗中伊馬替尼的平均使用時間為310(17~607)d;伊馬替尼劑量大于每日300mg的54例患者中,53例取得了完全血液學反應(CHR);伊馬替尼治療2周出現(xiàn)血液學反應;4周達到CHR;53例患者中位隨訪265(17~468)d,其中5l例患者持續(xù)CHR,主要細胞遺傳學反應(MCR)17例(32%),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CCR)7例(13%);達到最佳細胞遺傳學療效的中位時間為148(48~331)d[1]。伊馬替尼的Ⅲ期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包括1106例初治的CML慢性期患者,中位隨訪19個月,在治療開始后的18個月,伊馬替尼組的CHR和MCR分別為95%和87%,明顯高于干擾素和阿糖胞苷聯(lián)合治療組的69%和22%,并且伊馬替尼組的毒性更低;伊馬替尼組在疾病進展至急變的時間、無病存活期和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方面均優(yōu)于干擾素和阿糖胞苷聯(lián)合組[2]。Ⅲ期臨床試驗伊馬替尼組中位隨訪至54個月時,其CHR、部分細胞遺傳學緩解率和CCR分別為98%,92%和87%;年復發(fā)率由第1年至第5年依次為3.3%,7.5%,4.8%,1.5%和0.9%,復發(fā)率在第4和第5年明顯下降;治療12個月時獲得CCR的患者96%,在54個月內(nèi)未進展至加速期和(或)急變期,治療12個月內(nèi)獲得主要分子遺傳學反應(MMR)的患者100%在54個月內(nèi)未進展至加速期和(或)急變期;在第54個月,隨機分配到伊馬替尼組的患者有超過90%的患者依然存活;使用伊馬替尼達到CCR的患者會長期的獲益,即使是處在Sokal評分高危組的患者;伊馬替尼組達到CHR的時間(3個月時大約有90%)比干擾素組明顯短;與干擾素治療相似,在達到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后,多數(shù)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轉(zhuǎn)錄本持續(xù)下降[3]。生存質(zhì)量分析表明,初治的CML慢性期患者伊馬替尼組的生存質(zhì)量優(yōu)于干擾素和阿糖胞苷聯(lián)合治療組。而且,干擾素組交叉到伊馬替尼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明顯得到提高。中位隨訪至72個月,CHR、MCR 、CCR分別為97%、89%、83%,總體生存率(OS)為88%,由CML引起的死亡率僅為5%。無加速/急變率93%,無事件生存率83%,伊馬替尼治療初治CML-CP疾病進展逐年減少,治療第5-6年加速/急變率為0[4]。國內(nèi)對伊馬替尼治療CML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周勵等[5]治療142例可評估患者接受伊馬替尼治療前疾病分期,慢性期92例,加速期20例,急變期30例,中位隨訪時間41(3~163)個月。結(jié)果慢性期患者累積獲得CHR98.9%,MCyR(主要細胞遺傳學緩解率)82.6%,CCyR(完全細胞遺傳學緩解率)76.1%,CMoR(完全分子學緩解率)29.3%。三年疾病無進展生存為93.9±2.7%。認為IM治療可以使CML 慢性期患者獲得較高的血液學細胞遺傳學緩解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王國蓉[6]等伊馬替尼治療慢粒慢性期滿12個月HCR95.5%,50個月的預期生存率(81.9±8.7)%,認為作為一線治療藥物用于CML慢性期,對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作為替換治療藥物或用于加速、急變期治療,因此伊馬替尼應明確作為首選的一線治療藥物。
2 伊馬替尼治療CML加速期急變期的療效
基于前述的I期臨床試驗,IRIS進一步研究了伊馬替尼對CML急變期和Ph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療效。58例CML急變和Ph染色體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位年齡為48歲,伊馬替尼的劑量為每日300~1000mg;38例髓系急變CML,2l例(55%)有血液學反應,4例(11%)達CHR,12例(32%)患者骨髓中的原始細胞小5%;其余的CML急淋變和Ph陽性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70%有血液學反應,20%達CHR,55%患者骨髓中的原始細胞小于5%;在所有的58例患者中,7例(12%)獲得MCR,5例獲得CCR,反應率與劑量關(guān)系不密切;CML髓系急變有血液學反應的21例患者中,9例復發(fā),中位復發(fā)時間84(42~194)d;CML淋系急變的患者,除l例外,均復發(fā),中位復發(fā)時間為58 d[7]。伊馬替尼的Ⅱ期臨床試驗包括CML急變期(260例)、加速期(235例)和干擾素耐藥或不能耐受的慢性期患者(532例)。根據(jù)其2004年更新的數(shù)據(jù),CML髓系急變的患者CHR、MCR和CCR分別為52%,16%和7%;CML加速期的患者CHR、MCR和CCR分別為34%,24%和17%;CML慢性期患者CHR、MCR和CCR分別為96%,66%和55%;在伊馬替尼治療后的36個月,55%的加速期患者和14%的急變期患者仍然存活,慢性期患者3年的無病存活率和總存活率分別為80%和88%[8]。楊國華[9]等用IM治療19例急變患者,1個月后評定療效,患者血液學緩解3例,白血病癥狀消失9例,返回慢性期4例。血液學緩解率63.2%,有效率84.2%,其它血液學緩解15.8%,細胞遺傳學緩解率15.8%,維持緩解中位時間7.2個月。中位生存期明顯長于常規(guī)化療,但維持緩解的中位時間只有7.2個月,最后因而耐藥治療無效死亡,認為IM治療急變期患者近期療效佳,但遠期療效不理想,建議在慢性期使用,對于找到適合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為首選。呂亞莉[10]IM治療12例急變患者2例獲得血液學緩解,8例獲得部分血液學緩解,1例未緩解,1例表現(xiàn)無應答。認為近期療效可,但在使用3-12個月出現(xiàn)耐藥而死亡,觀察12例無一例能長期獲得緩解。呂曉毅[11]等治療Ph+進展期CML患者,CHR率42%,總有效率83%,原發(fā)耐藥16%,繼發(fā)耐藥8%,主要細胞遺傳學緩解率25%,急變期CHR率20%,總有效率55%,原發(fā)耐藥45%。田紅[12]等治療加速或者急變期CML患者,加速期4例,2例CHR、2例PHR,急變期14例,1例CHR、PHR3例、1例回慢性期,隨防中位時間11個月,各組中位存活期9月,13例死亡,總體血液學反應率44.4%,10例死于疾病進展,采用加大IM治療量也無法克服耐藥。高秋英[13]等使用IM治療加速期急變期CML27例,加速期患者血液緩解率37%,急變期患者血液緩解率22.2%,血液學總緩解率59.3%,原發(fā)耐藥40.7%,繼發(fā)耐藥44.4%(12/27),死亡率44.4%(12/27)。周勵等[5]治療CML加速期20例,5例發(fā)生疾病進展,中位疾病進展時間為10(3 ~ 34)個月,均為血液學復發(fā);4例對伊馬替馬治療無效;隨訪終止時5例患者死亡。急變期30例,15例發(fā)生疾病進展,中位疾病進展時間為6.5(2 ~ 30)個月,其中9例血液學復發(fā),4例細胞遺傳學復發(fā),2例髓外急變;9例對伊馬替尼治療無效;隨訪終止時21例患者死亡。也認為伊馬替尼對加速期和急變期患者療效不理想。王國蓉[6]等治療CML加速期10例、急變期19例,加速期組伊馬替尼治療后12個月70%患者獲得CHR,10%獲得MCyR,治療后12、24和36個月預期生存率分別為(63.0±17.7)%、(15.8±14.3)%和(15.8±14.3)%。急變期組伊馬替尼治療后6個月57.9%患者獲得CMR。治療后12、24個月預期生存率分別為(40.6±12.3)%和0。認為伊馬替尼治療加速期和急變期CML也能獲得一定血液學、遺傳學療效,延長患者生存期。
3 伊馬替尼聯(lián)合化療CML的療效
IM治療CML-CP療效顯著,但對加速期、急變期效果差,有學者用IM聯(lián)合化療藥治療CML,汪繼發(fā)[14]等使用IM+VDP+L-ASP治療3例急淋變CML患者,40天后達到CHR,1例合并CNSL,予以化療使骨髓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達CR,服用6個月查Ph染色體轉(zhuǎn)陰,BCR-ABL基因檢測陰性。孟凡義[15]等使用IM聯(lián)合小劑量三尖杉酯堿,3個月后評估,結(jié)果加速期、急變期患者CHR100%(CP 14例、AP 5例、BC 18例),主要細胞遺傳學反應率84.3%,18例BC患者HCR38.8%、HPR27.7%,總有效率66.5%,主要細胞遺傳學反應率10%,BM抑制率90%,CML-CP、AP患者的HCR和細胞遺傳學主要反應率明顯高于CML-BC(P<0.001)。提示IM聯(lián)合化療藥治療CML較高的HCR和細胞遺傳學反應率,CML-CP早期效果最好,BC療效最差,與HA聯(lián)合的毒性可耐受。
IRIS研究明確地回答了以下幾個問題,在血液和細胞遺傳學反應、無病存活期、副反應、耐受性和生存質(zhì)量幾個方面以及在長期療效方面明顯優(yōu)于干擾素聯(lián)合小劑量阿糖胞苷。目前體內(nèi)外的研究表明,伊馬替尼對處于靜止期的BCR-ABL陽性的干細胞無效,在停用伊馬替尼后,這部分細胞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fā)。目前,伊馬替尼治療CML仍然是要終生服藥。
IM聯(lián)合異基因骨髓移植(ALLO-PBSCT)治療CML療效
有學者應用IM聯(lián)合ALLO-PBSCT治療CML取得不錯療效。劉利[17]等應用IM聯(lián)合非清髓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加速期、急變期CML7例,均獲得不同程度的嵌合(FC>95%),4例獲得44-95%的混合嵌合。認為非清髓造血干細胞移植前、后聯(lián)合IM治療CML,具有降低移植前白血病細胞抑制殘留白血病細胞增殖,促進供血完全嵌合狀態(tài)的轉(zhuǎn)變,增強GVL效應的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李惠民[18]等應用IM治療CML后獲得PR,聯(lián)合ALLO-PBSCT后+16天,bcr/able融合基因轉(zhuǎn)陰,+40d時完全轉(zhuǎn)為供白血型,顯示植入成功,隨后240天患者無不適,血象,BM象正常,外于血液細胞遺傳及分子生物學的完全緩沖狀態(tài)。羅依[19]等治療9例CML患者,在移植前,經(jīng)IM治療后獲得完全血液學緩解(HCR),移植后并發(fā)Ⅰ/Ⅱ度GVHD3例,CGVHD4例,無早期死亡,移植30天9例患者均得CCR,STR檢測供者髓完全植入,4位隨訪31(7-34)月,1例死亡,其它均獲得完全分子學緩解(CMR),總體無病生存率88.9%。認為:清髓性并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前,后聯(lián)合IM治療CML,是一種完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推廣。龍軹[20]等IM聯(lián)合異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急變期CML 2例,均移植成功,無嚴重并發(fā)癥,提示ALLO-PBSCT對CML-BP患者有效,而且減少了BP期直接進行移植所帶來的嚴重并發(fā)癥,但2例均短期內(nèi)復發(fā),緩解后持續(xù)時間短。
小結(jié)
自從1998年伊馬替尼應用于臨床治療CML后,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效果。2002年歐美已將其作為治療CML的一線藥物。對初治CML慢性期患者獲得較高的血液學和細胞遺傳學緩解,在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無病存活期、副反應、耐受性和生存質(zhì)量幾個方面以及在長期療效方面明顯優(yōu)于干擾素聯(lián)合小劑量阿糖胞苷。但伊馬替尼對處于靜止期的BCR-ABL陽性的干細胞無效,在停用伊馬替尼后,這部分細胞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復發(fā)。因此伊馬替尼治療CML仍然是要終生服藥。伊馬替尼對于加速期和急變期患者療效不理想,且長期療效不滿意,一年內(nèi)大部分患者發(fā)生疾病進展,另外對于髓外急變患者基本無效。而對于加速期和急變期患者應在伊馬替尼基礎(chǔ)上,聯(lián)合化療以及異基因骨髓移植可獲得較好療效,尤其異基因骨髓移植療效更顯著,因此對于有條件的加速期和急變期患者,在IM治療同時應積極尋找配型及早進行異基因骨髓移植。
參考文獻
1.Deininger MW. Management of early stage disease[J].Hematol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2005,174~182[Pubmed-in process].
2.O'Brien SG,Guilhot F,Larson RA,et a1.Imatinib compared with interferon and low-dose cytarabine for newly diagnosed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N Engl J Med,2003,348:994~1004.
3.Druker B,Guilhot F,O'Brien S,et a1.Long-term benefits of imatinib(IM) for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CML-CP):the 5-year update from the IRIS study[J].Proc ASCO,2006,24:6506.
4.Hochhaus A et al,Blood.2007;110,11.Abstract 25.ASH 2007oral presentation
5.周勵 王愛華 王黎,等. 依馬替尼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151例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中華血液學雜志[J]. 2008 ,29(1)13~17.
6.王國蓉 趙耀中 錢林生等。伊馬替尼治療95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遠期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華血液學雜志[J],2008 ,29(1)18~22.
7.Druker BJ,Sawyers CL,Kantarjian H,et al.Activity of specific inhibitor lf the BCR-ABL tyrosine kinase in the blast crises of chronec myeloid leukemia and acute lymphobblastic leukemia with the Philadelphia chromlsome [J] N Engl J Med,2001,344:1038-1042.
8.Silver RT,Talpaz M,Sawyers CL,et a1.Four years of follow-up of 1027 patients with late chronic phase(L-CP),accelerated phase(AP),or blast crisis(BC)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 treated with imatinib in three large phaseⅡtrials.Blood,2004,104(Supll):11.
9.楊國華,沈云峰,毛玉文,IM治療19例CML急變期患者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yī)學雜志[J],2006(10)85-86
10.呂亞莉,IM治療CML急變期[J],中國中醫(yī)現(xiàn)代醫(yī)程教育,2008(6)1249-12
11.呂曉毅,朱娟,李艷等,STI治療PH+進展期CML,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J]2005,24(7),542-545
12.田紅,陳捷,吳穎等,依馬替尼治療加速期和急變期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臨床研究.第二軍醫(yī)大學報[J],2007,28(8):928-929.
13.高秋英、朱煥玲、劉霆,IM治療加速期急變期CML27例臨床報道 .四川醫(yī)學[J]2007(28):626-627.
14.汪繼發(fā),金鳳祥,肖明敏等,STI治療CML的療效觀察,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07,21(12),942-943
15.孟凡義,劉曉力,徐兵等,IM治療Ph陽性CML療效分析,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4,24(11),686-687
16.劉利、劉強、陳任安,等。7例格列衛(wèi)聯(lián)合非清髓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加速期、急變期CML的臨床觀察。中國腫瘤臨床,2006,34:1008-1011。
17.李惠民、石嵐,湞柏平,等。格列衛(wèi)聯(lián)合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急變期慢粒1例,Journal of Leukemia Lymphoma,2004,13:192
18.羅依,潘杰、施繼敏,等。格列衛(wèi)聯(lián)合清髓性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36:343 - 347
19.龍軼、張學美、聶波,等.格列衛(wèi)聯(lián)合異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急變期CML2例。臨床血液學雜志, 2007,2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