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信心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一種重要的品質,也是一種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闡述了自信心在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并論述了如何在體育運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提出了讓每一個幼兒感受教師的關心并融入集體中;對幼兒的體育活動做到積極的評價與反饋;讓幼兒感受成功的體驗;創(chuàng)設自由空間,讓孩子有主動探索的機會;用鼓勵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正確運用獎懲等一系列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運動;幼兒;自信心
一、體育活動中影響孩子自信心健康發(fā)展的因素
1.幼兒身體的活動能力
有關研究表明,孩子年齡越小,身體活動的能力就越是其一切行動的基礎,對其自我意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也極為重要。那些身體活動能力較強,能夠完成多種體育活動或體育動作的幼兒,獲得的成功體驗較多,往往會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從而樹立較強的自信心。
2.對孩子表現(xiàn)的評價和反饋
對孩子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積極的評價和反饋是發(fā)展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幼兒的自我評價主要依賴于成人的評價,尤其是孩子心目中最有威信的老師和父母,他們的一言一行、批評或表揚,往往是孩子評價自己的尺度。在體育活動中,教師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能使孩子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得以樹立。
二、如何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1.利用晨間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晨間體育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早晨面對各種各樣的活動器具幼兒都是那么的興奮。在這段時間里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器具、選擇伙伴,自行規(guī)定游戲規(guī)則,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而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幼兒的特點進行正確的指導,不能任其自流。鼓勵他們在自由結伴的游戲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2.讓每一個孩子感受老師的關心并融入集體中
在體育教育活動中,由于小團體的身體練習活動,使教師和孩子、孩子與孩子的心理距離縮小,相互感到親切與依賴,并由此而引起彼此之間的情緒相互共鳴。由于團體的影響力,可促使每個孩子以教師和團體中的樣板為榜樣,努力學習與實踐。
3.讓孩子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孩子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對不同孩子要區(qū)別對待。如,在大班的一次《跳樓梯》體育活動中,我考慮到如果以100厘米的高度來要求能力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們遭遇失敗,失去信心。于是我同時安排了100厘米、80厘米、60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們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
4.給予空間,讓孩子有主動探索的機會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機會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活動器具展示在孩子面前時,應讓孩子自己想出玩的辦法,如“大家動腦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辦法越多越好”“除了這樣玩,還可以怎樣玩”等。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們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認識也會不斷加深,自信心也隨之增強。
5.正確評價孩子的表現(xiàn)
幼兒的自我評價主要依賴于成長的評價。在體育活動中,教師主要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向孩子傳遞贊許和反對的信息,而孩子則通過心理體驗來接受教師的意圖,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利用語言形式對孩子進行評價時應做到:(1)有豐富的評價語。如果孩子的動作做得好,而老師只用“好”或“不錯”來評價,孩子會感到不滿意。如果說“你很勇敢”“你做得真漂亮”,這樣既可以增進師生間的關系,又有利孩子自信心的樹立。(2)用肯定性語句代替否定語句。如,孩子產(chǎn)生害怕心理時,老師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膽小”“不要緊張”更有激勵作用。(3)動作行為。即通過身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4)目光接觸。教師還可以通過視線來與孩子交流,告訴孩子老師正在關注他們。
6.利用家園共育中的體育運動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家庭是孩子獲取知識和能力的搖籃,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合作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該經(jīng)常保持與家長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yǎng)要求和教育策略,盡可能地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
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潑、積極向上。
參考文獻:
徐超.體育活動也要嚴謹.學前教育,2008(02).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機關幼兒園大洋分園)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