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它不利于進行有效學習,要求物理教師能有效調整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出深入淺出、妙趣橫生、淺顯易懂的課堂設計,讓學生能從談“物”色變轉變到喜“物”愛“物”。
關鍵詞:物理學習;課堂設計;教學處理
物理在很多人的眼中是非常難學的科目,以至于很多人多會談“物”色變。對于高中學生雖然是到了高中才進行物理的學習,但往往會自帶產生一種思想:物理很難學,我學不好物理,我還是放棄吧!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在學生還未開始學習,已處于心理弱勢,在心理暗示自己是學不好物理的、物理是很難學的、我在物理學習的方面沒有優(yōu)勢、學習物理沒有特長、我的學習不如男生……一查學生產生了這樣的心理作用,并在這樣的各種心理的作用下對其接下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非常不利。那作為物理教師如何才能積極地面對學生的這種心理挫敗感,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物理學習環(huán)境就顯得至關重要。那就要求物理老師要上好物理課、簡化物理課、創(chuàng)新物理課;要想能做到以上幾點,那就對物理教學有了最基礎的幾點要求。
一、課堂知識全面化
課堂學習是所有學習的一個基礎,對任何一門學科多至關重要,多有“課上45分鐘,課下兩小時”之說,也就是說上課即是對知識的濃縮和精華。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的知識,教師在上課之前就應做以充分的準備,包括知識的內容、知識的連貫性和例題的針對性都要做以充分的準備。在講課時除了講到以上內容外,還應對本課中的難點和重點強調指出講解,對學生在平時中的易錯點做以及時糾正。并且上課時注意學生問題的“生成性”,即我們不是為上課而上課,學生才是我們的主角,我們可以采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在做題時出現的一些常見性錯誤和典型性錯誤,通過學生的自我指正,或者生生之間相互找錯誤來加深印象,再通過分析講解對這些問題和疑惑及時解決和糾正。
二、課堂設計感知化
有人說過聽力的感覺是最抽象得,全靠想象,而眼睛的感覺則在這個上面更進一步,讓我們加深印象,在所有的感知中能讓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觸摸,那將帶給人以最真實的感觸。但有很多老師因為硬件原因或者因為一些其他原因,將可以做的實驗變成了視頻來代替,或者直接變成在黑板上做實驗,口頭做實驗,但這種實驗留給學生卻只能是一個淺皮層的記憶,一方面學生容易忘記,另一方面學生學習的是純理論知識,一旦進入實戰(zhàn)則漏洞百出,以至于經常會有老師講,這個問題我教講了N多遍了你們怎么還犯錯,也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一味地報怨學生,而應反思我們的教學有無問題。因此,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應奉行學生能做的我們不做,我們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驗都讓學生自行參與,自行感知,自行發(fā)現問題,自行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只有做到如此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到學習的角色,才能體會到在學習中的樂趣。
三、課堂教學多樣化
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偏重于理論化,作為一門理論性的知識講解,自然會讓老師和學生都覺得異常的乏味,以至于老師講得沒興致,學生學得沒興趣。那么,如何才能使一節(jié)枯燥的課變得生動,這就要有效地利用我們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設備。物理是一門實際應用性的學科,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很多時候都能讓生活中找到技術應用的實例,如何我們在課堂上能多給學生講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覺得能學以致用,才有助于提升其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原子核的聚變和裂變》時,能給學生放一下原子彈爆炸的視頻,在教學《圓周運動在生活中的應用》不要純講理論,可以設計題目讓學生求我們如何對鐵軌設計有助于提升其安全性,鐵軌拐彎時的限速分別為多少?讓我們的知識能有用武之地。
四、講題練習生活化
物理為何如此之難,因為我們有些老師在物理課時講得過于高深,聽起像專家講座,學生聽得云里霧里,高深難懂。試問:這樣的物理課有幾個學生會愛聽,又有幾個學生會覺得好學。在這種課堂不懂的不斷積累下,如果再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過程和方式,容易讓學生產生自我放棄。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就注意將問題簡單化、生活化。從生活出發(fā),從實際出發(fā),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當物理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而知識的應用又常見于生活,講題時盡量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生的生活感知相聯系,能有效地進行知識的遷移和知識的類比。讓學生覺得物理的學習是有用的,是平易盡人的,是貼近生活的。學生通過對生活知識的現積累和感悟再來學習物理,就會覺得知識容易理解,從而產生想學愛學的心理作用。
如果物理課都變得生動有趣,淺顯易懂,那么物理的學習也就容易接受,學生也易轉變自我心理,從原來的談“物”色變變?yōu)橄病拔铩睈邸拔铩薄?/p>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白象中學)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