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硬件的技術發(fā)展和大規(guī)模生產,使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硬件基礎日益堅實。由此,在以計算機為主所構成的硬件系統(tǒng)環(huán)境中,教學活動在硬件技術與條件的支持下,各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有優(yōu)勢也有不足。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利與弊
一、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
(一)在“教師的教”方面
1.優(yōu)勢分析
在傳統(tǒng)的電教媒體中,幻燈投影有像無聲,錄音機有聲無像,錄像電視雖然聲像俱全,但制作需要專門的設備且不符合課堂教學的需要。而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來呈現教學內容,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圖、文、聲、像并茂,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教學內容呈現形式的豐富,自然增加了教學的魅力,使學生能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確保了教學的質量。
2.問題分析
CAI課件的應用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是教師在利用軟件設計CAI課件時,對教學內容呈現形式的設計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有的教師在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時,只是將書本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完完全全地轉移到計算機多媒體設備上;或者,用計算機給出一些靜態(tài)畫面、說明文字以及練習題。簡單來說就是把書抄進計算機里,依舊照本宣科。這種做法只是單純地轉換了教學信息的承載方式而已,沒有從根本上變革教學模式,對于整個教育改革來說,根本就沒有實質意義。
(二)在“學生的學”方面
1.在“學生的學”方面產生的促進作用
據有關測試表明,人類接受的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說明視聽是人類最有效、最重要的獲取信息形式。計算機輔助教學,可充分調動人們耳聞、口述、目睹、手觸等多種感覺形式與計算機交互作用,從視覺、聽覺、體覺三方面來使學習者獲取信息,提高了獲取、處理信息的效率,因此,可以加快學生的學習進程,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習效率。
2.在“學生的學”方面存在的不足
從學生自身智能發(fā)展水平出發(fā),由于青少年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感性經驗型向成熟型過渡的階段,而且自控能力也有限,因此,面對紛繁復雜的計算機網絡世界時,往往因缺乏理性辨別能力,接收了大量的無效信息、垃圾信息,在學習上走了彎路。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起到引導作用,重視信息過濾的重要性。
(三)在交互方面
1.交互方面的優(yōu)勢
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的信息交互過程。傳統(tǒng)教學中,“交互”即指單一的師生間交互。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環(huán)境下,師生的交互建立在了人機交互的基礎上。通過人機交互,師生間的信息反饋更加準確、及時。與此同時,以人機交互為基礎的師生交互使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更易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表現得更加充分,其結果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有序,教學過程處于最佳狀態(tài)。
2.交互方面的不足
當前,虛擬現實技術的廣泛應用,使面向學科的工具型軟件模擬現實的功能更加強大,給學生與虛擬環(huán)境中的各種信息進行交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必須承認這是教學變革中的巨大突破,但是由于諸如此類的高新技術興起,給教學帶來了活力,致使許多教師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盲目地利用新興技術。好像不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就不是多媒體教學,不利用多媒體就不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一樣。對技術的濫用和對計算機過度的依賴,最終造成了“以人機對話取代師生對話”的局勢。
二、建設與對策
有人把“三件”比喻為硬件是軀體,軟件是靈魂,潛件是動力,“三件”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都很重要,因此,對計算機輔助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的建設和對策也主要從這三方面出發(fā):
(一)充分利用硬件系統(tǒng)設施
目前,許多具備條件的學校,在計算機硬件設施的建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從使用情況來看,這些計算機硬件設備多用于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教授,用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上的時間較少。應該改變這種“把計算機作為一個獨特對象來對待”的做法,把計算機有機地結合到日常各科的教學之中,讓各種多媒體硬件設施相互配合,優(yōu)化教學。不具備優(yōu)越硬件條件的學校,同樣應該充分地利用現有的硬件設施,而不是以設備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為借口,忽略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將“課程整合”思想融入軟件應用中
“課程整合”的核心所在是: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各學科教學中;“課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是:使教師把計算機作為自己真正的工具。教師只有將課程整合的思想貫徹到實際的軟件應用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軟件在教學中所能產生的作用。具體落實到實處,就是開發(fā)真正適合教學的,學生樂于使用的CAI課件,來體現技術與課程的整合。
(三)重視“潛件”建設
潛件是相對于硬件和軟件而言的。這里所說的“潛件”指的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教師的計算機意識、計算機應用水平以及學校的計算機氛圍。
硬件和軟件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總是需要資金不斷地充實和更新。而“潛件”具有能動性,它的載體是人,只需要一定的措施支持,具有自我發(fā)展更新的能力,能不斷升值。將這么一種無形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無疑會給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動力。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育質量、推進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成就無法取代或掩飾缺陷。對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呈現出的優(yōu)勢與問題并存局勢,我們應該保持現代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并用敏銳的目光和及時的行動,對待計算機輔助教學發(fā)展中的矛盾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揚長避短。我們最終的目標是保持并促進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為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務。
參考文獻:
魯娟利.淺談高校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利與弊[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08).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清市宏路中學)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