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語文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信息技術。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效率;多媒體
在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適應了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教育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一、以題呈現(xiàn),增大容量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協(xié)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協(xié)作意識、技巧、能力、責任心等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例如,講授《岳陽樓記》一文時,我就大膽嘗試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首先給學生展示關于岳陽樓的幾幅圖片、配套解說、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在學生感受岳陽樓的雄偉壯麗的同時,我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
1.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著重寫哪一方面?有什么作用?滕子京被“謫守巴陵郡”為什么還能做到“重修岳陽樓”呢?他的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可聯(lián)系學習與生活)
2.第二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換成“連”,把“吞”換成“接”好不好?為什么?
(1)指名叫學生口頭翻譯課文第一、二段,然后用多媒體展示幾幅岳陽樓雄偉景象的畫面,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解說。
(2)請劃出描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從空間上描寫洞庭湖廣闊無垠的句子(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從時間上描寫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3.第三、四兩段描寫了洞庭湖哪兩幅畫面?請找出相關語句。然后用多媒體展示洞庭湖陰晴時的畫面,并進行比較。
4.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與“喜”?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5.用多媒體呈現(xiàn)課堂上學生討論的問題:
(1)作者認為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遷客騷人往往因為個人的遭遇或外物的好壞或喜或悲。)
(2)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與什么有關呢?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悲喜感情跟個人的進退、榮辱沒有關系,而是和天下百姓有關。他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這種“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要議論這種也許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為己任,常說“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梢娺@種“先憂后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他力主革除弊政、為官勤政愛民。他借寫《岳陽樓記》,提出了自己的這種理想化的人物,正是為了“假托古人,自寫抱負”,表明自己本來就不為個人的進退、榮辱而喜悲,雖遭貶謫,但憂國憂民之心決不改變;同時也包含著對滕子京的勸勉。文中最后一句自明志向,委婉含蓄。)
針對以上諸多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中或采用板書教學,費時費力,往往事倍功半;或采用學案教學,形式老套,學生無新鮮感。而今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將所有問題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力。這樣無論是學生討論,還是師生交流,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二、以形呈現(xiàn),強化體驗
信息技術為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師可以改變黑板、粉筆、教具等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授課形態(tài),采用更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教學。既可利用現(xiàn)成的教學軟件用于自己的講解,也可用PPT或其他制作工具編制適合自己教學的演示文稿和教學課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關鍵的內(nèi)容或無法看到的現(xiàn)象,幫助學生迅速獲取知識。例如,《春》是一篇景情俱佳,文質兼美的散文。按照傳統(tǒng)教學,無色彩無畫面,教師講得干巴巴,學生聽得無趣味。若是改用多媒體,將朗讀與畫面,想象與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可達到更完美的教學效果。例如,對五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天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的處理,可以讓學生讀一段,播放一個相應的畫面,學生既熟悉又親切,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情感回味,讓學生充分感悟到春天的氣息和一年之計在于春的人生哲理。至此,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教學目標得以輕易化解和順利呈現(xiàn)。
三、以聲呈現(xiàn),突破難點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來源,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智慧的一種動力?!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比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是一首優(yōu)美的借景抒情的詞,內(nèi)容很豐富,閱讀它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藝術的欣賞,而且可以從中受到深邃的人生啟迪。要教好這一課,關鍵在于指導學生朗讀。所以在學習這首詞時,我首先用多媒體播放趙忠祥的配樂朗誦,然后讓學生一起朗誦全詞,注意音準、情熾。
讀完全詞,總體把握。不難看出詞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全詞抒發(fā)了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表達了空前絕后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決心。
結合范讀,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
(1)“千里”“萬里”朗讀時要適當延長,讀慢些,表現(xiàn)出意境的開闊。
(2)“望”字要重讀,“長城”“大河”讀時要適當延長并略加重音。
(3)“莽莽”“滔滔”要能表現(xiàn)出一種雄渾氣勢。
再請學生按指導進行朗讀。
再放一遍趙忠祥的這一段配樂朗誦,讓學生在聽的同時,分三步展開想象:首先勾勒輪廓,把長城、黃河、遠山、高原的形態(tài)勾勒出來。其次化靜為動,北風呼嘯,雪花紛飛,遠山舞動,高原奔馳。最后要讓畫面更細致。請學生將自己想象出來的內(nèi)容口頭上用語言描述出來。
在感悟語言的基礎上,提供范讀可以營造一種濃濃的氛圍,使學生得到一種熏陶。而有關朗讀的指導,則使學生在真正感受詩詞意境的同時掌握了詩詞朗讀的方法。
四、網(wǎng)絡平臺,事半功倍
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網(wǎng)絡教育平臺能為教師實現(xiàn)網(wǎng)絡教學提供良好的備課和組織教學環(huán)境,通過E-Mail、PPT進行學習討論,可以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孔乙己》一課時,首先利用多媒體鏡頭播放身穿長衫的孔乙己的外貌:身材高大、臉色青白、臉有傷痕、胡子亂蓬蓬、長衫臟破。然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在對孔乙己的外貌描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我們從他的外貌描寫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嗎?(例如身材高大,說明他體質好,有力氣。長衫臟破又說明他窮酸潦倒、好吃懶做。)其次再利用多媒體鏡頭播放孔乙己幾次到咸亨酒店的情形。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孔乙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自命清高、好吃懶做,但心地善良最終窮酸潦倒的舊時代的讀書人。)孔乙己所處的社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是一個被封建統(tǒng)治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化了的勢利、麻木、毫無同情心的社會。)這樣教,不僅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
媒體素材的選用是教學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教學資源的選用和設計要符合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原則。多媒體對于語文課堂教學只能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允許它超越它的“職權范圍”喧賓奪主。因此,多媒體的使用要掌握好一個“度”和一個“點”,要恰當、適時、合理地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才能使其真正發(fā)揮為教學藝術增彩的作用。
(作者單位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龍居初級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